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细思极恐,共享单车产业可能会有哪些灰色收入

   时间:2017-03-27 16:58:42 来源:蓝鲸tmt 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春天来了,共享单车更加火爆了!

周末出行时,发现满大街的共享单车在流动,越靠近旅游景点,共享单车越多,于是更加明白了这并非泡沫,而是真正的刚需,而且是VC眼中最热门的刚需——简单、高频、量大,共享单车的春天,已经开始了。

共享单车从去年开始火爆,一直火爆到现在,一方面是资本层面的不断加持,一方面是应用越来越广泛,可以说,虽然共享单车面临的问题不少,但这种模式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未来的工作只是看谁能笑到最后,谁能率先盈利。

我们今天不分析共享单车这种现象,不分析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以及背后的投资逻辑。我们只分析共享单车这种“重”模式之下,可能存在哪些灰色收入,文中仅仅是分析可能性,并不具体针对某个公司,某个投资人,看客不必对号入座。文章的重点在于,这些灰色收入如果在将来存在很大的可能性,监管部门应该如何进行监管,投资方应该如何进行监控,而创业者应该如何进行自律。

1、采购的猫腻

共享单车无疑是一个“重资产”的行业,他根本不是“共享”,而是采购+运营的重资产模式。按照某供应链人士的估计,不含智能锁和GPS的单车,每辆单车的采购单价是300-500元之间,部分单车的采购价在200元左右,如果某公司共计投入100万辆,按照300元的成本计算,那么这个单车的采购总额就将达到3亿元!而如果某某单车车身成本是2000元,按照100万辆的投放数量,那么采购总额将达到惊人的20亿!如果这个数字是1000万辆呢?如果这个数字是3000万辆呢?!

小商帮无意用恶意来揣摩人性,但这么高的采购量,真的所有共享单车的创始人,投资人都没有猫腻吗?搞过制造业的人都知道,一辆自行车,而且是我们能看到的这种并非黑科技加持,材料并非什么航空材料特种钢,内部并没有什么特别值钱的零部件的,几千块的成本是说真的吗?就算第一辆车研发成本很高,但是平摊到10万辆以上的级别时,边际研发成本是非常低的,就目前来看的所有共享单车,有的公布的采购价就200多,有的说要好几千,实际上,光车身而言,成本能过500的就已经是质量很好的了。我们这里不讨论维修、损耗等成本,也不说运营,推广等成本,因为那个在财务上也是单独计算的,我们只说采购时的单价。

再看所谓的智能锁,这个玩意的成本就忽高忽低的难易捉摸了,A单车说智能锁成本是500,但是小B单车说他的车子+GPS+智能锁成本是400,C单车说我的智能锁牛逼,技术高大上,所以成本要好几千。还是我前面那句话,量产之后,边际成本并不高,GPS+智能锁在10万辆以上的时候,成本会高于1000元?我读书少,不懂这些,那么目前为止已经在量产的最高大上的GPS+智能锁当量产到10万+的时候,成本就当成是1000吧,而普通的呢?小B单车的车身+GPS+智能锁的采购价公布出来才400。所以,这里的价格是非常混乱的,到底真实的采购价是多少,恐怕只有公司创始人或者紧密跟踪的投资人知道了。目前单车上用的最牛的GPS加上最牛的智能锁,加上目前看到共享单车中最牛的单车的那副身板,10万+的单车成本会是几千?而如果是普通的自行车+普通的锁,各种成本加上来,10万+的单车采购成本会超过大几百?有懂行的人,可以来分析一下,共享单车的真实采购价到底能是多少。

投资机构投资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将来能够退出。不管是第几轮退出,还是IPO退出,还是并购退出,只要能退出就可以。但对于具体的投资人而言,投资的目的主要有两个:第一,赚钱,第二,口碑。大家都知道,绝大部分的基金中,资金池子都不是投资经理自己的,而是有各种所谓的LP的,对于像共享单车这种现象级的明星项目而言,我们不分析其盈利模式,这个以后再说。但聪明的投资经理都知道,未来共享单车领域一定是能做成功的,可能是一个生存下来,也可能有几个生存下来,所以,对于投资人而言,这个时候只要能够让自己投的单车生存下来,在未来的市场中要么独树一帜,要么接受并购重组,最后都能获得名利双收的结局,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加码投资和造势,把获得投资少的一些单车先给干掉。对于投资界而言,很久没有看到这么有前景的项目了。

所以,对于投资人而言,既然这是一个名利双收的项目,那么接下来就是策略的问题了,投哪家,怎么投,投多少,投哪里。那么这个时候,其中部分有私心的投资经理和创业者当然会心照不宣的瞄准“返点”的问题,而为了能够在将来的市场站稳脚跟,1000万辆是起步数,5000万辆不是事,国际化发展中1亿辆也是有可能的。

小商帮假设A单车是高大上的,成本价达到了1000,共计要投100万辆,每辆的采购价是1500,那么采购过程中的“损耗”就是5亿元!成本与采购价之前的差额越大,猫腻越多!哪怕差额只有10%,只要量大了,都是非常恐怖的数量级。如果真的有不良的创始人与投资人合伙来做这个生意的话,采购量到达千万以上,采购单价到达几千以上的时候,这个黑洞可能是巨大的。小商帮假设将来某共享单车公司的创始人与投资人合作吃回扣,单车成本800,采购价1000,那么每辆单车的差价就是200,该单车做到了1000万的投放量,那么回扣总共就是惊人的20个亿!

那么对于投资公司而言,如果因为回扣太高导致项目失败了怎么办呢?实际上,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有很多种,光单车而言,小商帮来计算一个不考虑盗损的理想模型:每辆单车成本800,每天用5次,每次1元,那么理想情况下160天就能收回一辆单车的成本。而对于小O单车这样,采购价低于250元的,按照这个模型,50天就能回本了。那么如果800的车子拿完回扣,成本变成1000了呢?回收期就变成了200天,也就是多了1个多月而已。所以,这个回扣并不会显著影响企业的盈利,只是延缓了盈利的时间而已。

很多吃瓜群众担心共享单车盗损率太高,公司最终收不回成本。实际上,问题的关键在于骑车的频率,而盗损率只要能够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仍然是可以盈利的。假设盗损率很高,摊到每辆单车上成本增加了50%,但骑行率一直能维持在每天5次,每次1元左右。那么以单车原来成本1000元计算,加上盗损率的均摊,其采购成本实际上就是1500元,即便这样,300天也就回本了,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骑行率、投放数量以及盗损率的数学模型,这个找精算师算算,在很多城市都不会有问题的。

与采购成本动辄几个亿几十个亿甚至上百亿的情况相对应的,还有资本的疯狂投资,2017年第一个月,共享单车领域的投资就接近了40亿元,如果加上之前的投资,几百亿人民币已经投入到里面了,这些钱都会干干净净的用在正事上,你能确保一个项目100个亿的投资,其中10%不会被挪用?大家联想一下之前神奇百货的95后少女王凯歆,这么多知名投资机构加持的项目,王凯歆却能用于给自己每天买各种奢华用品?为什么对于王凯歆个人对投资的钱大肆挥霍无法控制呢?风控和投后管理真的这么有效?

当吃瓜群众还在担心哪家共享单车会倒闭,投资人会不会血本无归,某某单车的运营成本有多高,谁又会是做公益的时候,或许其中某些人正在偷着乐呢!还有什么生意比这更好呢?所有共享单车的创始人和投资人都经得起这个诱惑吗?对于极少数创始人和部分投资人而言,哪怕失败了又如何?你原来是一个屌丝而已,做个共享单车一下子有几个亿,几十个亿,甚至将来有几百个亿的截流进账,而且是免税的,有多少人能经得起诱惑?而明面上,大家都是伟光正的。

以上分析纯属喝多了臆测,我相信绝大部分创始人和共享单车的投资人都是正直、无私、高大上的,他们有一整套非常牛逼的人性丑恶防范技术和防节流制度,上述的分析只是纯粹的假设,所以,这个可能是个假的分析,他发生在瓷器国而并非中国,请各位共享单车的参与者不要对号入座。

2、押金的诱惑

押金方面其实讨论的很多了,我们简单说说。其实押金这门生意并非一门新生意,而是已经被玩烂了的生意,但真正的高手实际上是政府部门,比如说北京市的交通卡,巨大的押金收入实际上是一个谜。再比如说很多房产中介会把房源拿过来,然后租客的押金就交给房产中介,最后他找各种办法不退给你,如果是个大公司,全国每年不退的押金数量也就非常惊人了。

为什么政府部门做押金生意好做呢,这里实际上有个公信力的问题。同样的,有大机构背书的共享单车做押金生意,也会比小机构要好做的多,这里面同样有一个信任程度的问题。可问题是人家是风险投资,并非政府部门或者银行,何况政府部门和银行也会赖账。不过,政府和银行的债务还不上,还能搞一个资产证券化,然后打包卖,时间拖一拖,说不定以后就皆大欢喜了。可是风险投资如果失败了,押金有多少能兑付呢?大家可以看到之前互联网+金融热的时候,多少P2P号称是政府站台或者国企站台的,倒闭之后投资人从政府或者国企拿到过多少钱呢?

近日,知名财经评论家叶檀跟摩拜单车CEO王晓峰的一场专访里算了一笔账,摩拜单车每名用户299元的押金,总额共计28.7亿元,押金去哪儿了?王晓峰解释了为什么收押金、为什么是299元,而对于叶檀反复追问的押金用途问题,却始终未作正面回应,最终的回答是去问招商银行。事实上,哪怕共享单车的巨头摩拜和OFO,以目前的融资额度来看,要支撑起几千万的单车数量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对于押金的语焉不详,正证明了部分媒体的猜测——押金被挪用了。

而与摩拜和OFO这种知名的单车比较起来,更多的单车名气并没有那么大,这些押金究竟都到哪里去了?小商帮给大家算一笔账,假设真的如各个单车们所宣称的,2017年共享单车的规模达到8000万辆——我们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内+国外达到这个数量,以每辆单车200元押金来计算,光押金规模就可以达到160亿元!这是个非常恐怖的数值,一旦共享单车出现管理混乱而纷纷倒闭,这些钱中的大部分将通过各种手段进入个人的腰包。这并非危言耸听,P2P乱象时,有多少老板携巨款潜逃了?投资者有多少钱被追回来了?这些老板中不乏很多看上去高大上的人物,高学历或者社会头衔多的人比比皆是,不乏明星投资公司和政府、国企站台的项目。所以,与其让巨额资金来考验人性,不如让政府部门赶紧制定相关的措施,确保押金池不出现问题,不被挪用,否则,押金问题将会在2017年到2018年频频爆发。

即便押金不被个人挪用,但很难确保这些公司不会用于其他用途,投资、理财、购买单车、运营、推广等等,一旦监管不当,庞氏骗局的问题不可不防。

那么,对于像某爸爸投资的Y和O单车,只要有信用积分,不需要押金的情况,除了做信用的生意之外,又能做什么灰色生意呢?

3、大数据的背后

近日,百度云就宣布即将利用“天工”智能物联网平台技术,为摩拜单车提供精准定位的服务。百度当然不是慈善家,他看重的是背后的“大数据”生意。

对于不懂技术的人而言,大数据是一个高大上的词汇,很少有人会将它与灰色产业联系到一起,甚至,不少创始人在讲解单车生意时,也都要讲到大数据,当然,投资人能听懂,但普通人并不了解。

我们来看看摩拜的胡炜炜给大家展示的“摩拜在深圳的一天”:

这个图像是多么美好的一天啊,共享单车的大数据,让人看到了城市的脉动,看到了密度,看到了峰值,政府部门对此是非常欢迎的,因为可以接入交通管理系统和城市规划系统进行分析和梳理。可是,大数据真的这么美好吗?美丽的数据流之后,隐藏着多少肮脏的东西呢?

中国信息协会大数据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文金言曾经对媒体说过,“大数据已经悄悄地进入到了个人隐私的灰色地段”,“借助大数据技术,每个人都被数字化了,你的所有活动都处于外界掌控之下,甚至还可以借此预知你的未来行为。”

华夏时报的马维辉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能感受到,每当安装一个手机客户端时,软件都会要求读取联系人、通话记录、短信和彩信等,要么就是请你同意它获取手机位置、打开摄像头、使用话筒录音。如果你曾经买房,在房产中介登记过个人信息,还会没完没了地接到陌生电话,询问要不要贷款、买房、装修之类。

而在业内人士看来,以前那种小范围的数据交易和应用只能叫做“小数据”,因为它只是各个公司在自己内部对数据的开发。亚信集团大数据高级咨询顾问王维表示,大数据要真正实现价值必须做到“互联互通”,即让政府、运营商、银行、网站等各方数据实现跨界和共享。文金言表示,如果实现这一目标,大数据将成为一个新的“权力”。一旦它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通过其牟利,或者攻击他人,就有可能产生极大的危害。

这并非危言耸听,刚刚被曝光的京东数据泄露事件,虽然是一个“没转正”的技术人员做的,但你的信息被充分泄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你想想看,如果一个超大型公司连一个刚入职,没转正的人员都能把50亿条信息进行泄露的话,那么是不是每个技术人员都有这个能力?面对这种能力,有多少人能经得起巨额利润的诱惑?我们每个人每天收到的骚扰电话,骚扰短信,都告诉你你的信息被泄露了,甚至你刚生完小孩,就有人给你推销奶粉,你刚买好机票,就有骗子给你发短信取消。

具体到单车上来,为什么BAT都要加入到共享单车的战斗中呢?因为这里面不仅仅是共享单车这一种商业模式的战斗,大数据、支付、广告、社交、保险等等,都有可能在共享单车的战斗中打响,谁也不想掉队!当然,这个层面的分析我们以后再说,今天只说说灰色的部分。

我们设想一下我们是怎么用单车的,早上起床后,你在家里打开APP,查找到附近的单车,然后你骑着单车去了地铁口,到站了之后你可能还要找一下附近的单车,然后骑着单车去公司。下班后你可能要骑着单车去吃饭,然后周末你可能会骑着单车去买东西,去旅行。你到了外地,会骑着单车去办事,去旅行。所有这些场景,都会被你的软件所记录,10天,100天,1000天,数据将比你自己更了解你自己,然后10万个人,100万个人,1000万个人,甚至一亿个人都被记录了,这些人的种种行为都会被计算机描绘出一个个侧像。数据达到十万,百万,甚至千万以后,就是非常有用的数据,我们往好的方向去想的话,某个公司购买了上千万的用户数据,然后做精准的广告推送,1个用户1毛钱,这些数据也值上百万,而这些数据可以被贩卖多次,如果是上亿条数据呢?如果还有数据间的关联分析呢?甚至不同人之间的数据关联分析呢?这就是灰色产业链中大数据的价值。正是因为大数据值钱,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来贩卖你的数据。当然,我们不是说BAT会贩卖用户的数据信息,但他们会利用用户的数据信息为自己的业务服务那是一定的事情。

可以预见的是,如果将来共享单车的公司只剩下1,2家,那么他们的大数据将会非常的值钱,他们可以通过大数据交易平台进行合法的交易,也可以通过一些灰色的方式与各个行业进行“合作”,共同分享你我的数据,并从中获得稳定的,超额的利润,而这个上下游的产业链,甚至可能达到千亿的规模。这仅仅是没有加工过的数据,如果加工过的数据,把每个人的全景都描绘出来的数据,会是怎么样呢?

你平时喜欢在电商购物,你的上网行为已经被电商牢牢抓住了,喜欢买什么,频率多少,价位多少,你的用户形象已经被他们勾勒出来了,你看什么新闻,某头条将对你进行精准的行为分析,然后对你进行推送,当然,背后记录的是你的使用行为和浏览轨迹,然后你现在骑共享单车,用共享汽车,你的出行轨迹和习惯也被记录下来,以后随着5G的发展,所谓的新零售、物联网等技术出来,加上个人健康的智能硬件在云端的监控,你生活的所有点点滴滴都会被记录,吃穿住行的所有数据,都被存在了某个终端。到了那个时候,你还有隐私吗?甚至你上个厕所,都有智能马桶把你的数据传到云端。你这个人所有的特征,习惯,喜好,健康状况,甚至你自己都没关注过的习惯和细节,都将被数据化,在虚拟世界里,你就是一个“数据人”。

成为“数据人”之后有多可怕?你碰到的一切可能都是假的!都可能是商家通过大数据分析之后精心设计的圈套,你的大部分行为都会被提前预见到,并且被商家精准埋伏。甚至,由于灰色产业链的存在,你的“数据人”被不法分子精确掌握,你想要购买房子的念头刚刚出现,就会有人给你打电话推销,而且正是你想要的那种,你的竞争对手可以利用这些数据来精准打击你,你的个人财产会在一次精准的骗局中被骗走,跟你“邂逅”的美女,可能只是一个失足女,而她可能一天会“邂逅”不同的人十几次。而如果大批的“数据人”被不法分子获悉,将可能产生群体性的灾难,一旦某些群体的行为被精确分析和预测,将会对社会造成巨大的潜在威胁。

想想看,美好的大数据背后,是怎么样可怕的人生。在不久的将来,AI技术与大数据进行了结合,机器将比你更懂你,你的亲朋好友会落入可怕的陷阱吗?甚至,人类在未来,会落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可怕陷阱吗?

4、洗钱

这个说法跟第一个说法一样,是纯猜测,只是一种可能会发生的状况,各位看看就好,不针对某个公司和个人。

由于共享单车行业符合洗钱行业的特点:拥有充裕的现金流,成本可大可小难以查证,拥有巨额的押金和数量巨大的来源,且有自己的银行账号可以提现,因此,某些共享单车如果在将来成为洗钱的工具也一点都不奇怪。

我们举个例子:某A是自行车零配件提供商,他自己或者他的朋友有一笔1000万的款是非法收入,比如说是卖毒品得到的收入,现在某A要把这1000万元洗白。

现在某A和共享单车的创始人某B是朋友,某A跟某B说,你帮忙洗白这笔钱,给你100万的佣金。于是某B虚构了1000万的共享单车的销售收入(可以通过后台修改数据或刷单得到),并将某A的非法收入1000万元通过刷单工具打入B所在公司的账户。而某A则虚构了一笔与某B的1000万元自行车零配件销售合同,并开具正式的发票,某B再从账户中把1000万资金打给某A,当做是采购款。这样,这笔非法资金通过两个虚拟交易,成功的变成了合法的销售收入。某A将这笔收入变成合法收入之后,私下给某B个人100万的好处费当做洗白的费用。这种模式,既可以增加某B公司的销售收入用以和竞争对手撕逼,又可以让某B得到相应的巨额回扣,还能够让某A的资金快速洗白,而且非常的隐蔽。假如某A和某B每个月都做这样的生意,真假掺杂着做,在大额的资金流水之下,实际上是很难被查证的。

还有一种洗钱方式就是通过押金。

比如某国企领导希望能够给员工和自己发发奖金,但在目前的情况下很难把钱直接弄出来发。那么这个时候通过与共享单车签订协议,为公司10000个人办理共享单车的福利,每个人押金222元(可以跟多家公司签约办理同一项共享单车押金业务)。办理之后,某国企与共享单车约定在某个时候退款,同时承诺退款时可以给共享单车相应的手续费,但这些款因为是以个人形式存在的押金,所以都被退到个人的账户上面,假设每个人退了200元,22元作为手续费被平台截流或私下当成好处费给了平台负责人。由于是押金,并没有相应的发票存在,在做账时借方是其他应收款,贷方是库存现金,如果共享单车不倒闭,那么可以一直放在账上不体现,而如果共享单车倒闭了,则可以作为坏账来处理。

这样,通过共享单车这样的渠道,直接实现了钱从国有转到个人账户的目的。而如果公司以10000个人的名义办理的押金,实际上收款的个人有5000个是国企领导相关的账户时,万一碰到检查,还有5000个名额可以拿出来给别人看。这笔款就顺理成章的转入了国企领导的个人腰包,而且光看账目根本没法查证款项已经被挪用。这种模式实际上跟寿险领域的洗钱方式是非常相似的。

由于共享单车每日的资金流水巨大,而且购买整车、零配件等相关的支出额度巨大,押金现金流巨大,额度零散且单价以小额为主,洗钱行为将极难查证。而且一旦形成相对垄断之后,这方面的流水将更大,别说1000万,几个亿,几十个亿,甚至几百个亿也能洗出来。所以,共享单车领域很有可能会被不法分子渗透,形成一个巨大的洗钱池子,应该引起监管部门的足够重视,从制度上来规避可能的洗钱行为。

除了上面提到的灰色收入之外,共享单车衍生出来的灰色产业链还有很多,比如刷单的公司,造假数据的公司,贴假二维码的公司等等,我们不再一一展开。

结语:

共享单车作为共享经济中最热门的部分,深受年轻人的喜爱,虽然共享单车发展的过程中很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总体而言,共享单车是一种方便群众,有利绿色经济,有非常好的推广价值的经济现象。我们列举了几个可能会成为灰色收入的方向,并不是鼓励有人这么去做,也不是影射某个共享单车公司或者投资人,而是希望通过这种可能性的分析,让监管部门引起足够的重视,让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监督机制,让共享经济在未来能够良性发展,更好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