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天猫借助“时间胶囊”引领科技消费趋势

   时间:2017-03-30 15:56:39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时间胶囊,是西方文明中一种古老的习俗。最早出现在古埃及和巴比伦,在重大活动发生或重要建筑物奠基之前埋入一些物品,如谷物、报纸、钱币等,用来向不确定的未来发送某种信息。后来埋存物品的概念被扩大,代表人类知识和成就的物品也会被埋入地下,留待数千年后开启。

最著名的时间胶囊是在1939年的纽约世博会前夕埋下的,里面装着不同的金属、种子、布料,和电动剃须刀、电话、丘比特娃娃、万宝路香烟等日常用品,以及各种书籍、杂志、图片和缩微胶片,还有爱因斯坦写给未来人类的一封信《致后人书》。地点就埋在纽约世博会场馆的弗拉兴草坪下面15米深的花岗岩洞内,并在地面的石碑上注明:直到5000年后才能打开。

可是,5000年太久,最近30年的科技进步就足以让这个世界变得“面目全非”,30年前,有谁能想到今天的人们会成为整天抱着手机的低头族?何止30年?如果5年前告诉你以后可以不带钱包出门,你都不敢相信,如今在各大城市不带钱包现金,仅仅手机支付就能应付几乎所有的日常消费,智能手机早就成了每个人的标配。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机器人一定是研究室里的东西,如今扫地机器人也是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智能科技正在以令人意想不到的速度,改变着这个时代的消费趋势。而在这个进程中,作为引领智能消费趋势,帮助中国消费者走在全球智能化最前沿的平台——天猫,也推出了一个名为“锦囊喵计”的计划。天猫邀请了5家顶级硅谷实验室和10家著名国际科技品牌公司,一起选出11款代表智能新趋势的消费品放入一个时间锦囊,埋在杭州云栖小镇,约定20年后开启。

你或许会问,为什么是天猫带头干这个事情?

1490857853899191.jpg

2016年10月,杭州云栖大会在云栖小镇召开,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做了一个影响深远的演讲,首次提出了“五个新”的概念,即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和新能源。他说,“电子商务”这个词很快就被淘汰,未来有“五个新”将深刻地影响所有人,对各行各业造成巨大的影响,成为决定未来成败的关键。

以新制造为例,过去的制造,讲究规模化、标准化,未来的制造一定是智慧化、个性化和定制化,也可以理解为C2B。按照马老师的预测,未来的机器吃的不是电,而是数据,原来的B2C的制造模式将会彻底走向C2B的改造,也就是说按需定制。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改革自己适应市场,改革自己适应消费者。如果不从个性化和定制化去着手,任何制造行业一定会被摧毁,所以从零售以后开始的第二次巨大的技术革命,那就是IOT的革命,就是所谓的人工智能智慧体系。

众所周知,天猫的商业模式一直被定义B2C,而未来,天猫一定是C2B。怎么理解?过去的产品,都是由品牌方推出,消费者购买,在产品设计生产环节,消费者几乎是零参与。未来一定不是这样,天猫作为媒介要让消费者也深入参与到智能消费的前期。

如何参与呢?这就要讲到阿里的大数据优势了。这也是马老师讲的“新能源”概念。过去100年人类历史的发展是基于石油和煤,而未来技术的发展基于新能源是数据。不是有句话嘛,天猫比你妈更懂你。说的就是阿里的大数据,数亿人的消费数据,它知道你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这是任何一个品牌商和制造企业最最愿意得到的数据资源,有了这些数据,设计生产制造环节也就都有的放矢,效率倍增。

所以,一边连接消费者,一边连接品牌商,天猫是最适合做新零售、新制造的“摆渡人”角色了。天猫此次的“锦囊喵计”计划,通过和国际智能前沿的品牌及实验室的合作,既可以引进新品、锁定首发,提前介入研发和供应链环节,又能引领智能消费的大趋势。天猫的优势显而易见:1.对国外智能新品和新技术引入的全套支持;2.通过大数据支撑对智能新品的研发;3.通过消费者试用实现C2B模式的验证;4.通过新品首发、超级品牌日等活动支持品牌商家;5.通过天猫国际可引进全球最具前沿的智能科技新品;6.近水楼台的中国制造的供应链支持。

1490857875274928.jpg

所以,表面看来,“锦囊喵计”计划是和硅谷实验室、品牌方合作签订新品天猫同步首发协议,深层意义则是提前通过大数据、试用、天猫硅谷体验师等介入产品研发改良过程,并且提供新玩法和引进的支持,从而实现智能消费新品能让天猫消费者在第一时间成为最早受益者。

这么看来,天猫在云栖小镇埋下的时间胶囊,不只是当今这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智能科技产品,更是一个纪念。从现在开始,未来的智能科技产品甚至于一切产品,都将进入到新零售和新制造的循环,亿万消费者的需求数据将成为引领时代发展的真正动力和主宰。天猫,在这个过程中,也必将成为引领新科技消费趋势的桥头堡和风向标。这,或许才是这可时间胶囊的真正意义。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