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曾经的PC霸主,多年的IT领军企业,如今的日子过得有些艰难。
根据IDC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在全球PC市场,惠普的总出货量计1310万部,而联想总计1230万部,落后80万部。这是自2013年以来,联想成为世界第一PC厂商之后,首次落后于自己的竞争对手,痛失霸主地位。
不仅如此,联想集团的其他业务主要业务也面临巨大考验。
联想的2016/17财年中报显示(联想财年为当年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其主要三个主营业务同时下跌:个人计算机和智能设备业务,收入同比下跌8%,移动业务同比下跌10%,数据中心业务收入同比减少4%。最新的三季报显示,虽个人计算机和智能设备业务收入止跌微升2%,但是移动业务和数据中心业务同比分别下跌23%和20%,呈加速下滑之势。根据联想2月底公布的,截至2017年3月底止的第三季业绩,净利润只有0.98亿美元,同比大幅下跌67%。
收入下滑,市场萎缩,使得联想集团在整个大联想的业务重要性,也在逐步下降。4月6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联想集团母公司——联想控股的掌舵人,柳传志这样评价当下的联想集团:“从去年业绩来看,联想集团仅是联想控股旗下贡献不到三成凈利润的子公司。”
2016年11月,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在内部信中提到,联想的战略就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种着田里的。”所谓“碗里的业务”就是个人电脑业务;“锅里的业务”是指移动和数据中心业务;“设备+云”则是“田里的业务”。
如今,碗预净、锅将干,而田未孰。曾经联想,为何落到如此地步?
移动业务之殇
联想集团取得现在的成绩,很大程度得力于在PC市场上的成功。
2004年,已经在亚洲市场取得25%的份额的联想,突然对外宣布,收购IBM的PC业务。这个在当时被称为“蛇吞象”的收购,在其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在经济学课堂上被当做一个反面案例来介绍。理由是,出于安全担忧,美国政府开始限制使用并购后的IBM电脑。更重要的,因对中国产品质量的一贯担心,美国的普通用户也开始纷纷转向戴尔等其他美国品牌。当时的惠普CEO梅格?惠特曼表示:“联想收购IBM x86业务四个月来,惠普已经从IBM手上赢得六百多个订单。每天惠普的利润都在不断增长。”
不过当时的联想并没被所动,而志在高远。通过多年的努力,2013年,联想成了无争议的全球PC老大,并保持至今。更重要的是,联想PC通过IBM的收购一举打开欧美市场,完成了联想全球化布局。
模仿总能成为成功的最短路径。PC模式的成功,使得联想自然而然的想在移动业务上再次重演。但是这一次,并不顺利。
联想移动业务也曾辉煌过。2012年,联想手机的国内市场份额从前一年的4.1%猛增到11.0%,2013年,这个数字进一步提升到12.41%。当时的联想手机在国内,座二望一,仅仅排名三星之后。杨元庆把当时联想移动誉为:“最有希望挑战三星和苹果,是最有希望的联想业务”。
和PC业务一样,在国内战场取得成功之后,联想移动把目光转向了国际市场,方式依然利用国际大公司作为成功的跳板。这一次联想的目标是通信巨头——摩托罗拉。
2014年,在收购IBM PC业务整整10年之后,联想花费29亿美元从谷歌手中买下摩托罗拉移动公司。联想预复制PC的成功,但结果不甚理想。
2014的摩托罗拉早已经失去王者地位,市场份额早已少到可怜的地步。 在全球手机生产商中只排16位,占市场的份额只有1%,几乎到了被挤出市场的地步,即便在美国本土,摩托罗拉占有率也很低。数据显示,2014年,摩托罗拉在美国市场占的份额只有6.8%,远远落后被苹果的42.5%和三星的29%,甚至排在LG、HTC之后。很显然,联想借此进入欧美市场的希望落空。
重要的,斥巨资29亿,连摩托罗拉手中最重要的王牌——专利技术都没有拿到。收购之后,谷歌依旧拥有摩托罗拉的专利,而联想只是拥有使用许可而已。
落后的根源
开拓国际市场受阻,而国内市场又翻了天。
2014年,正在联想为海外事业困惑不已的时候,国内移动的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当时国内市场,运营商对于渠道有绝对把控权,七成以上的手机由运营商卖出。以联想为代表的,红极一时“中华酷联”,因与各大运营商的良好的合作关系,轻松占据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
过于轻易的成功,让联想松懈了对于市场的判断和创新的努力。
当时,国内用户已经完成了功能机的普及教育,正向高性能、高体验的智能机转变。一批以小米、OPPO、vivo为首的新兴力量正在兴起,而联想对此的反映明显滞后于市场。时任中国移动终端公司总经理的穆家松对此评价:“联想在这场转换中几乎没有任何准备。”
市场是残酷的,麻木带来后果是,联想移动从2014年以后大幅度下滑,到2016年,销量排名已经排到了十名开外,仅仅卖出手机300多万台。这其中,还包括为数不少老旧机型。有媒体报道,联想S920——这款款2013年上市的手机,依然在联想的京东旗舰店售卖。
即便在PC领域——安身立命之本,联想的创新也显得扭扭捏捏。收购IBM PC13年来,Thinkpad还是那个Thinkpad,小红点依然是那个小红点,除了惯例的升级硬件,联想好像更多的满足于软件微创新带来的安全感。后果就是,市场逐渐被Macbook、微软 Surface、 Dell xps等等蚕食。虽有联想 Yoga试图努力挽回颜面,但是对于整个市场的影响力正越来越小。
有数据显示,联想过去十年累计研发投入为44.05亿美元,不及同为“中华酷联”华为2014年一年的投入。其中仅2015财年研发占比收入达到2.6%,其余年份均低于1.9%。创新,正在逐渐成为联想集团落后的根源。
试图转变
面对困境,联想试图转变。
2016底,杨元庆宣布了联想新的战略目标:短期内将加大PC产品研发力度,为PC加入智慧和云服务的新元素,形成“PC+云”的新常态。中期目标是移动业务和数据中心业务。长期目标是,打造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和云服务的新型智能终端,发力“设备+云”领域。
也就是说,未来的联想准备在即将到来的万物互联时代再次一试身手。其实说到底,联想在中国互联网的前两次大潮的征战中,战略上一直高人一筹:PC时代无可非议的一哥,移动互联网时代也布局甚早,只不过,一度辉煌,多年的霸主,让其在成功光环下,忽视了自己因庞大而成的阴影,变得有些麻木,步履蹒跚。
这一次,联想瞄准人工智能、万物互联,再次站在战略发展的制高点上。但是,如何忘掉王者身份,立足当下,以人为本,创新为根,完成破局,还要看联想自己。
只不过,留给联想的时间还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