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鼓励规范共享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指导意见”)终于发布。指导意见对企业规范经营与管理,停放秩序规定,监管与违规处罚等都有了明确规定。指导意见发布后,ofo共享单车在多方面迎来“大考”。
专业人士对指导意见进行了解读,认为该意见倾向于鼓励共享单车企业通过智能技术手段,加强车辆管理和维护,规范用户停放,同时避免产品缺陷带来的交通安全事故隐患。这些,从指导意见对共享单车GPS定位、信用体系建设、及时回收废弃车辆、12岁以下儿童禁止骑行等都有明确规定可以看出。
指导意见对共享单车企业车辆GPS定位、数据分享、加强大数据分析等都有了具体规定。当前共享单车行业,只有ofo共享单车依然大量采用没有GPS定位的车辆。分析人士认为,没有GPS定位,数据分享和监管,以及加强大数据分析等都无从谈起。本次指导意见落实后,ofo共享单车从车辆硬性规定上就难以达标。
对共享单车信用体系建设,指导意见也有明确规定。指导意见称,“规范承租人行为,企业建立健全承租人车辆信用积分制度。”当前,因为大多数车辆没有GPS定位,无法对用户骑行行为进行追踪和管理,所以ofo共享单车并没有信用体系,加强诚信管理“全凭自觉”。因为机械锁结构简单容易被破解,且“一车一码”存在免费骑行漏洞,ofo共享单车车辆损毁率、丢失率都非常高,恶意破坏的情况更是十分常见。
此前有多家媒体报道,朝阳区某路段大约1公里长的路段,有近300米被ofo小黄车覆盖。损坏的ofo单车近万辆,而且还不断有损坏的小黄车被运来。在全国,类似的ofo小黄车维修点还有很多。这折射出ofo的损毁率已经极高。而且,因为没有GPS定位,很多已经损坏的ofo小黄车难以被运营人员发现,故障车停在城市中,不仅占用道路资源,还给用户骑行带去安全隐患。
对这种情况,指导意见规定(共享单车企业)要加强运营调度和和测量维护管理,即使回收废弃车辆。可对ofo来说,没有GPS定位和物联网精细化管理能力,所谓的加强运营调度和维护管理,恐怕真的力不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