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硅谷正在为它疯狂 飞行汽车真的会一飞冲天吗?

   时间:2017-04-28 09:48:43 来源: 网易科技 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4月28日消息,就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近年来,硅谷科技圈似乎越来越迷恋于交通技术,从无人驾驶汽车到超级高铁,再到太空旅行,硅谷的这些科技从业者们乐此不疲地研究着这些不断涌现出的新交通技术。然而,他们最近正在追捧的一个项目即便是对这些梦想家们来说,也显得有些可望而不可及,那就是飞车(flying cars)。

硅谷正在为它疯狂,飞行汽车真的会一飞冲天吗

本周,Uber公司承诺最快将于2020年,在迪拜和美国达拉斯上线“一键打飞车”的服务。

“就像人工智能一样,人们对飞车已经期盼了几十年,现在属于它们的时代终于要到来了,”本周二,Uber的首席产品官杰夫·霍尔登(Jeff Holden)在达拉斯举行Elevate峰会上这样说道。

“我个人实际上很讨厌这个术语(飞车),但因为媒体都爱这么称呼它,我们也不得不这样来叫它。”

在Uber持续受到一些涉及性别歧视、知识产权窃贼和管理不力等等负面新闻影响的背景下,Uber或许可以很轻松地用这个异想天开的想法,去分散那些虎视眈眈的媒体的注意力。然而,在探索“飞车”这个略带科幻色彩的领域时,Uber并不孤单。

本周,一家名叫Kitty Hawk,有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支持的初创公司,揭晓了它的首款飞车产品“Flyer”的原型机——这是一款由8个电机驱动的单人座超轻飞行器——Kitty Hawk还承诺将在今年年底前,上市Flyer。

本周三,谷歌无人驾驶汽车项目主管,同时身兼Kitty Hawk公司领导者的塞巴斯蒂安·特伦(Sebastian Thrun)在推特中表示,截至目前,Flyer成功完成飞行任务的次数,已经超过了1000次。

硅谷正在为它疯狂,飞行汽车真的会一飞冲天吗

Kitty Hawk是多年来一直在秘密研制所谓的“垂直起飞/降落”(VTOL)汽车的几家私人企业中的一家。根据一位业内投资人的估算,目前已经超过40家公司正在研发小型VTOL飞行器,这些小型VTOL飞行器由电池驱动运行,无需任何跑道或是传统的机场。

其中一家名叫Lilium,成立于2015年的初创公司,最近也刚刚成功地完成了一次对它所研制出的纯电动飞行汽车的飞行测试。

“我们相信在未来,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地去飞行,”Lilium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兼CEO丹尼尔·韦甘德(Daniel Wiengand)这样说道。“我们希望能普及开这种清洁的,可按需飞行的交通新方式。”

另一方面,一些传统航空领域的大公司也在蠢蠢欲动。空中客车公司(Airbus)就曾表示它的飞行汽车项目Vahana将在2017年的晚些时候,进行飞行测试。

对此,NASA航天研究部门的副行政官Jaiwon Shin表示,重要的不是“会不会”,而是“什么时候”这些飞行汽车会开始挤满美国的大街小巷。

“我真切地相信,我们正处在,并且正在见证着航空新时期的黎明。”

就像在无人驾驶汽车身上所发生的那样,科学技术的不断突破正在重新点燃人们对飞行汽车的热情。对无人驾驶汽车来说,电池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传统燃油汽车向电动汽车的转变,而机器学习领域的进步也使得这些“机器”学会了“看”和对路径的自动规划。

“那股围绕着无人驾驶汽车的狂热已经溢出到了航空领域——这是一种好的现象,”前美国军方飞行员,现在杜克大学担任机械工程教授的米西·卡明斯(Missy Cummings)这样评论道。

“我认为媒体的大肆宣传会推动这些想法的前进...我们所处的现实是,一切都已准备就绪。”

推动飞行汽车领域进步的另一个驱动力是消费级无人机的涌现。

虽然无人机比飞行汽车要更小、更轻,但它们正在帮助削减飞行汽车各项零部件的成本——就像在最开始的时候,智能手机供应链的发达使得大疆对Phantom无人机的研制成为了可能。目前,中国另一家无人机制造商亿航已经研制出了一款载人飞行器,并计划于今年夏天的时候,在迪拜进行飞行测试。

“如果说廉价的无人机享受到了手机战争的红利的话,那么飞行汽车也将享受到无人机战争的红利,”旧金山硬件创业公司孵化器利姆诺实验室(Lemnos Labs)的联合创始人杰里米·康拉德(Jeremy Conrad)这样说道。

空客的CTO保罗·艾利蒙克(Paul Eremenko)很想加快对飞行汽车的研发和研制进程。为了探索城市空中运输的可能性,空客正在测试包括自动化、电气化和低价炭复合物材料在内的一系列新涌现出来的技术。

“为了能让这些新技术融合到一起,我们正在设想方案可行性的问题,所有我们研制出了一款原型机,来看看我们对于技术融合的观点是否正确。”艾利蒙克这样说道。在2015年的时候,空客公司从谷歌那儿挖走了艾利蒙克。

但艾利蒙克也承认,在飞行汽车真正驶向蓝天之前,我们在让公众接受这一新技术和通过监管部门审查方面,还需要付出许多努力。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