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锤子手机线下铺设专卖店,罗永浩的情怀落地

   时间:2017-04-28 09:50:34 来源:钉科技 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罗永浩的锤子手机,已经经历了4次“落地”:2014年,Smartisan T1发布,老罗的手机概念“落地”为实物;2015年,锤子旗下坚果手机发布,899元起售,被认为开始“落地”务实,走向商业化;

2016年,锤子M1与M1L发布,被一些网友认为放弃了独树一帜的“小众化”设计,情怀“落地”;2017年3月,锤子科技首家线下授权专卖店在北京试营业,渠道正式“落地”(说正式,是因为之前坚果系列有在公开线下渠道销售)线下。

2016年,OPPO、vivo借助“发达”的线下渠道与其它因素形成的合力,在手机市场直追技术驱动型的华为,也让瞄准“互联网”的手机行业重新见识了线下渠道的“威力”,只是,对于包括锤子在内的其它品牌而言,选择线下市场,同样能获得好机会吗?

锤子为何要在线下店?

据钉科技了解,按规划,今年4月底,锤子的线下店将会覆盖近40个城市。按每个城市1家店来看,也几乎追平了坚果手机最初进入下线渠道的数据:2015年9月,坚果手机在15个城市的43家顺电门店现货开售。这样看来,对于线下渠道,锤子是有所期待的,在今年加速推进的合理性,在钉科技看来有3点。

首先,受到友商“刺激”。OPPO与vivo的表现,上文已有所说明,除此之外,还有其它曾专注线上渠道的品牌所带动的行业“新风”:

小米雷军在去年的一条微博中表示,“我们计划未来两年开200家小米之家体验店”,而根据《信息时报》的报道,“今年小米计划开200家小米之家,未来三年计划开通1000家小米之家”;

努比亚,则在去年的一场新品发布会上,表示计划当年覆盖4000-5000家零售店,2017年则要在此基础上增加一倍。

其次,增加产品曝光。在蓝鲸TMT的一篇相关报道中,有这样的描述:“‘还是好奇的比较多。’人群散开后,一位锤子手机店的店员说到。”

通过增加渠道来扩大销售,自然应该是锤子的目的,但钉科技认为,对于上述报道中的这种情况锤子方面未必没有预计。因为,据称,锤子目前的线下店分类就包括旗舰店、授权专卖店与授权体验专区。

因此,在现阶段,锤子做线下专门店所指向的,更多的应该是增加产品曝光从而拉近与更多潜在用户的举例,产品可以近距离感知,当然可能被更多的人接受。

毕竟,锤子已经转向了更为商业化的运营模式,继续培育消费者,是重要的一步。“好奇”,对于现阶段的锤子而言,足够有价值。

再次,便利品类拓展。钉科技了解到,除手机外,来自锤子科技的其他产品,如即将推出的空气净化器,也会亮相线下店。目前来看,锤子的产品走向,有些类似小米。线下店,对于新产品品类的作用,反而有可能更大,因为,一开始就能在线下体验和购买,符合消费者最舒适的产品“认知规律”。

锤子们还有好机会吗?

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在去年底,成为热词。雷军曾表示,眼下只做电商已经不够,电商目前只占社会零售总额10%,手机市场好一些,也才20%。那么,线下会成为曾今的“互联网手机品牌”们的重要战场,这是有可能的,但“线下店”模式却未必适合锤子们。

首先看市场机会。

赛诺近期公布的2017年2月国内手机市场调查报告显示,当月,国内线下手机市场增长率为3.9%,相对于1月份的19.8%,可以说是暴跌。而相关数据表明,国内线下手机市场在2016年的单月增长均高于10个百分点。据此分析,市场空间是相当有限的。

另外,从整体来看,目前国内智能手机的红利期也趋向结束,即便互联网开始布局线下,但国内手机市场的现有格局基本已经确定。

还有一点,就是已经形成的行业惯性。整体来看,手机市场的“马太效应”已经存在,线下的品牌势力已经形成,而转入线下的互联网品牌,也已经分出了“优劣”。

当然,有观点认为,当增长趋近平缓,市场将迎来新一轮洗牌,从而将空间再次放开。看起来有一些道理,但也需要同时考虑互联网品牌本身的情况。

其次看品牌产能。

互联网品牌在线上的销售过程中,通常选择预售模式,除了做所谓的“饥饿营销”之外,也从侧面表明另外一个事实,一些在初期缺少制造基础的品牌,存在产能不足的隐患。一旦在线下放开供应,有可能因不能及时供货,降低消费者预期。

先不提锤子,即便是已经具备了一定产业链把控能力的小米,依旧存在这一问题。雷军在透露线下店开设计划时,就曾表示,雷军承认由于供应链上的积累不够,小米在2016年遭遇了长达四个月缺货。

最后看盈利预期。

不以盈利为导向,在互联网品牌进军线下的前期,可能能够坚持,但后续的店面维护、导购人员管理等等,都面临着持续支出,而这部分支出,对于多数“互联网品牌”而言,之前是不存在,这就有可能造成品牌整体的亏损。

而对于锤子这类与合作伙伴共同经营的品牌而言,还要满足合作伙伴的利润诉求,不太可能仅仅按照自己的预期行事,比如,期待“从线下向线上导流”。

另外的问题,体现在服务跟进方面。尽管线上销售存在邮费、产品寄送安全性、维修费支付等方面的后续问题,线下渠道也不是“高枕无忧”,新的售后服务体系的搭建,也需要时间和资金的成本消耗。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