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几年,智能手机还在飙硬件的时候,大家对手机的美观感受并没有太高的要求。随着近两年,旗舰机性能过剩,千元机的硬件也足以满足用户的日常需求,大家对手机硬件方面也就没有那么敏感,于是各家厂商就开始对手机外观设计做出努力。哪些因素会影响手机美观度也成了厂商们关注的问题,下面就给大家谈谈影响手机美观度的那几点元素。
屏占比
如今厂商都在追求极致的屏占比,前有小米MIX开路,在LG G6、三星Galaxy S8的强大影响力下,全面屏技术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出道”了。对于屏占比的计算,各个厂商给出的测量方法并不相同,所以很难有一个统一标准。不少用户可能会认为屏占比越高看起来更美,事实上这两者并没有因果关系,并不是屏占比决定美感,而是美感决定屏占比。
小米MIX超高屏占比
首先,对于很多消费者而言,手机宣传其屏占比高,也就意味着屏幕大,边框窄。手机的视觉冲击力高。无论是观看视频还是进行游戏都有着先天的优势。智能机的屏占比高,显然是能显示出智能机厂商深厚的设计功力。但要记住的是,优秀的智能机体验是很多项目综合作用的结果,显然不是仅仅依靠屏占比一项就能决定的。有一种言论表示,高屏占比的机器极具美感。
三星Galaxy S8超高屏占比
这显然是一个因果颠倒的结论。如今市面上也有着不少设计极为出色的机器,它们的屏占比也不高。另外,高屏占比机器也会带来一定的误触问题,这是任何一部智能机产品都无法避免的。虽说随着防误触算法的不断改进,高屏占比机器的误触问题已经得到了极大的缓解。但厂商不同,实力也不同,并非所有的智能机厂商都能够拿出有效的算法。这一点,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或许很难能得到解决。
大黑边+ID无边框
在2015年年末的时候,乐视发布乐视超级手机1时,把大黑边+ID无边框带入手机行业,并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息屏美学”。ID无边框是手机在息屏状态下,感受不到边框的存在,有人可能要说,手机基本上都有边框,如果要用ID无边框这样的方式去刻意隐藏它,直接把手机做成无边框不就行了吗?
乐视ID无边框设计
事实上设备这条黑边学名叫做BM区,每款手机在组装时屏幕都会出现些许误差,不可能做到绝对对齐。如果将屏幕边框与BM区可视边缘切齐的话,屏幕就会出现漏光现象,也就是说这条黑边就是为了防止屏幕漏光的。ID无边框只是一种营销词汇,并不是真正的无边框,现有技术无法做到真正无边框,只能将边框的宽度尽量做窄。
影响BM区域三个方面
而黑边框的宽度受到这三方面的影响:(a)LCD屏幕自身边框宽度,(b)LCD屏幕到前壳之间的间隙,(c)面板与前壳间的点胶宽度。随着屏幕厂商和手机厂商的努力,目前手机的这块BM区的宽度已经能够做的非常窄了,现在不少厂商在使用了超窄边框的设计下,还利用弧形玻璃去弱化黑边,例如努比亚Z11、三星S8,看起来真的没有边框。
三段式设计
前些年,HTC在M7上使用三段式设计,之后苹果的iPhone 6使用三段式设计,才真正将这项设计推向高潮。之所以三段式设计能够流行,由于其相比塑料机身,金属材质机身拥有着其独特的光泽质感以及精致细腻的手感,看起来就比塑料更高端。现如今手机边框也是越来越窄,对于边框强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具有高强度硬度的金属自然再合适不过。
HTC M7三段式设计
而大家知道,金属对手机天线信号会造成致命的干扰,所以三段式设计就成了目前最好的办法。市面上的三段式也分为两种:一种就是像iPhone 6这样由一块全金属机身组成,然后将其分为三段,在间隙之间用纳米注塑或者塑料填充;还有一种就是像OPPO R7那样,机身中间使用一块全金属,上下两端采用聚碳酸脂等塑料材质。
OPPO R7三段式设计
当然,尽管目前三段式仍是主流设计,不过也有不少厂商在天线条的位置上做文章,例如iPhone 7系列的穹顶式天线,OPPO R9s的微缝天线等等。但不管怎么样,由于金属对信号的屏蔽和干扰效果,想要在使用金属机身的情况下做到不影响手机的通信功能,现有技术还无法做到取消天线条。这种设计算是典型的外观向功能妥协。
前置指纹识别和后置指纹识别
有人说指纹识别在正面最科学,但有些人则认为在背面更合理,至于哪一种设计更好也是各有各的说法。这两者好用与否在于使用场景不同,小屏前置用着舒服,大屏则是后置。至于前置指纹识别的设计好不好,主要还是考究厂商在软硬结合的优化。对于某些保持采用触摸式或虚拟按键的设计厂商,采用前置指纹识别,可能要改变自家产品以往的设计风格。
iPhone 7 Plus前置指纹识别
例如魅族为了采用前置指纹识别的设计也放弃了经典的小圆圈home,不过也成就了今天众人称赞的mBack。对于不少厂商采用的后置指纹识别方案,这样做的好处是使用的时候很自然,特别是拿起手机的那瞬间,食指能很自然地触摸到后置指纹识别按键并进行解锁。除此之外,单手握持手机时,尽管是大屏手机,食指同样能很自然地进行解锁。
华为Mate 9后置指纹识别
当然,放在背面的缺点非常明显,如手机后盖要开口,使用手机的设计失去整体性,大大影响手机的美感。此外,对于习惯使用手机保护套的用户还会带来诸多不便,因为使用保护套后,有更加指纹内陷的深度从而影响其识别的灵敏度。还有,手机摆放在桌面上不能直接解锁,如果突然想看手机,还要从桌面上拿起手机再解锁,这种场景下的体验则大打折扣。
下巴+额头
说到手机的下巴和额头,大家估计都会想到HTC,相信大家在回忆HTCOne M8这款手机的时候,都能想到那“感人的四下巴”。事实上手机的额头和下巴并非摆设,一般手机在额头部分会装入光线传感器,前置摄像头,红外线发射器,听筒等,而在下巴部分会加入物理按键,扬声器,3.5耳机插口,数据线接口,虚拟按键等。
HTC M8四下巴设计
夏普305SH无额头设计
不少厂商为了将下巴和额头做的尽量窄,都下了不少功夫,最早的就是夏普公司,做出无额头的手机,例如当时名噪一时的夏普305SH。然而目前的科技,想要隐藏下巴和额头可以把这些东西放在背后,然而这就以为这手机会变得很厚,在如今追求轻薄设计的潮流下,这种方案显然不会成为主流。取消这些功能模块自然不可行,所以只能尽量将下巴和额头做窄。
摄像头凸起
如今手机上的摄像头越来越好,拍照也成了手机的必备功能,然而手机摄像头并不像数码相机那样可以更换镜头。手机的机身越做越薄,然而摄像头镜头组却无法和机身厚度一样变薄。因为要提供足够的感光功能,感光元件的厚度要达到一定的标准。所以苹果从iPhone 6到现在的iPhone 7,保持纤薄的机身,也不得不选择凸出摄像头。
iPhone 7摄像头凸起
一般情况下,好的镜头组都会超过纤薄的标准,理论上都有一定厚度,当然这并不代表凸起的镜头就是好镜头。凸起的摄像头对外观影响也非常明显,并且由于镜头凸出,更容易出现磨损等情况,一定程度会影响镜头的寿命。镜头更容易磨损和刮花,换个角度来看其实也会对摄影效果产生影响。所以也有不少厂商宁愿将机身做厚一些,也要将摄像头做平,如何选择在于厂商对用户群体的考量和取舍。
总结:
在这个手机同质化现象严重的时代,厂商们也在不断寻求新的设计创新。一方面,这是厂商营销上的需要,商业的本质要求厂商不可能停滞不前。另一方面,新设计的成熟需要时间的积累,突破性的技术自然是需要更长的时间进行完善。但是消费者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进行等待,因此才会普遍感觉智能机的创新似乎已经停滞。在现有技术还不能解决的情况下,厂商们有的时候也不得不做一些取舍,自然也无法兼顾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