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当“新零售”遇见硅谷,谁会颠覆谁?

   时间:2017-05-03 10:40:30 来源:投资界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来的“新零售”,还会有哪些表现形式?硅谷曾是大量新产业的创新引擎,在“新零售”浪潮滚滚而来之际,它又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记者采访了硅谷的投资人以及新零售行业的相关创业者,拼出了一个初步的图景。

小时候逛商场吹空调、轻轻松松就能打发一个下午的时间。未来,这样的体验可能再也不会有了。

百货商店正在退出历史舞台。美国银行数据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的百货商店销售额达到了历史新低,正在经历“断崖式下跌”。中国市场内,传统零售商也受到电商冲击,各地关店潮席卷而来。就算是过去数年内发展迅猛的电商,流量红利也在渐渐消失。

代替它们的,很可能是去年的云栖大会上,马云提出的新概念——“新零售”,将线上、线下、现代物流结合,重新定义零售业。与之相符,去年年末美国电商巨头推出了AmazonGo,号称要终结排队付账;如今在中国,各式各样的尝试也正在发生,包括生鲜连锁“盒马鲜生”的支付宝体验店、品牌门店内的VR体验部分等等…………

当“新零售”遇见硅谷,谁会颠覆谁?

未来的“新零售”,还会有哪些表现形式?硅谷曾是大量新产业的创新引擎,在“新零售”浪潮滚滚而来之际,它又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记者采访了硅谷Wisemont Capital创始合伙人李峻与威基金创始人郭威,以及新零售行业的相关创业者,拼出了一个初步的图景。

未来的新零售到底什么样?

新零售的第一个特点非常明显,就是精准的线上分析与线下体验结合。

从上文数据就可以看出,在未来人口的居住及消费习惯渐渐改变的趋势下,传统百货商店已经难以按照以往的模式经营、并获得利润。而从2013年起的移动互联网浪潮,也让零售行业不断受到冲击。

当“新零售”遇见硅谷,谁会颠覆谁?

Macy’s 2015-2016的市场数据堪忧

然而在很多时候,线下的体验仍旧无可取代——比如家里在装修,你想要体验不同材料的纹理和触感,还是必须亲手触摸、亲眼看见、甚至亲自闻到木材的味道。而床品的蓬松度、柔软感,也很难通过网络传递。“这种五感有机结合的体验,就算虚拟现实技术再先进,目前为止也很难模拟出来。”李峻对记者说道。

因此,电商未来很可能会以大数据为基础,各类分析工具为辅助,保证技术优势,再结合线下的优质体验,最终整合物流及供应链资源,进一步优化与升级零售流程。

前文提到的AmazonGo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个去年年末发布的“未来级便利店”可以实时追踪用户行为。当你挑选好商品后,这个物品会自动加入亚马逊购物车。走出门时也不用费时费力地排队买单了,亚马逊会自动扣款并向你发送账单。

提出了这个概念的马云也不止是说说而已。前段时间,从海淘超市、生鲜超市到位于成都与杭州、占地2000平米的新零售概念店,阿里巴巴正身体力行地在中国推动新零售模式。这家位于成都的新零售概念店利用大数据支撑来进行选品、摆放,提供淘宝品牌的线下试用及购买,线上线下同等价格,还能将产品配送到指定地点。

当“新零售”遇见硅谷,谁会颠覆谁?

消费者在成都打造的“新零售”体验店

第二点,“新零售”很可能会在用户个性化方面走的更远。

在过去几年里,美国消费者对于个性化的追求已经非常明显了。大到车款、家具,小到饰品、眼镜,都在强调个性化的元素。

“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现在的Generation Z(95后及00后),对于按需服务、更酷的个性化产品非常重视。”硅谷专业投资人郭威向记者解释道。他曾经投资的一家男士用品公司Native Cos,就依靠在这个细分市场主打健康及有机品牌而达到了每年两千万美金的营业额。

在中国,曾经的“小卖部”模式也会在这种个性化的趋势下不断进化。

“以前的便利店主要是各自经营的,未来会有更多的连锁店,它们能够利用大数据、与线上进行优化,对消费者的喜好和需求更加了解,也能提供更综合、更定制化、品类更多、效率更高的服务。”李峻说道。

最后,“新零售”可能是许多新技术走入大众的落脚点,包括VR/AR、无人机等等。

过去的实体店的销售都来自于自己的库存,而有限的库存空间及被库存货品占用的资金,导致一家门店只能销售有限且高价的商品。这也是许多消费者选择上网寻找低价同类商品的原因。

而有了VR/AR技术加持,门店就能提供和网店相媲美的大量商品种类,却不需要额外的存储空间与资金。

“在这种情况下,门店提供的服务,会成为最有效的竞争武器。这样的带AR/VR技术应用的新门店才是新零售的形态,不仅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价值,也会让商家成本降低,销售额增加。”专注虚拟试穿戴软件服务的硅谷创业公司VTRY创始人Eugene Liu对记者说到。

不过在李峻看来,VR/AR技术对于零售业的影响力更多还是在线上,“尤其是在VR/AR技术足够先进,尺码方面准确度达到标准之后,让消费者在家就可以完成定制化的体验和过程”。

当“新零售”遇见硅谷,谁会颠覆谁?

美国创业公司Ditto提供的在线眼镜推荐及试戴功能

近几年很火爆的无人机也可能会迎来新一轮的热潮,在“新零售”的物流板块担当大任。

郭威向记者介绍道,2016年,他投资的公司之一无人机物流公司Matternet就拿到了奔驰的数千万美元的A轮战略投资,共同进军智能物流产业。没过多久,奔驰就发布了与Matternet合作的物流概念车Vision Van,每台设备中包括一个自动货运管理系统以及两架Matternet无人机。

当“新零售”遇见硅谷,谁会颠覆谁?

硅谷的这些技术可能对新零售很重要

VR/AR等新技术可能能够乘着“新零售”这股风潮走向大众,但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硅谷科技,也可能是这个新概念要真正崛起之前必须解决的“瓶颈”。

首先,云计算与通信技术不够发达很可能会限制“新零售”的发展速度。要做到实时记录、识别消费者行为,为后期分析做准备,需要收集、上传及计算大量的消费者数据。

“在5G时代到来之前,这么大的数据量绝对超过了如今带宽的承载能力,也会带来巨大的数据处理成本。”李峻说道。AmazonGo内部员工向记者透露,这也将是他们未来着重解决的问题之一。

其次,在“新零售”行业,未来我们会看到大量类别的不同数据,也很可能来自不同的供应商,如何把这些数据有效整合,就会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比如店里的物联网设备收集到的数据、网络行为分析数据、用户忠诚度数据等等,都是非常割裂的,很难形成可靠、完整的用户画像。

“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还是要靠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郭威对记者说。只有这样,才能把获客手段与用户的消费行为连接起来,让数据形成闭环,并实现销售额增长。

“对于利润较薄的零售商来说,这也是唯一一种能够直接刺激他们更新换代技术的方式。”李峻说道。以前的传统零售商对于客户的数据了解非常有限,沃尔玛此前收购在线电商Jet.com,很可能就是希望引入线上的数据,改变自己的零售策略,“带来更快、更简单的购物体验”,沃尔玛CEO Doug McMillon在收购声明中说道。

当然,有着沉重负担的老牌百货公司、或者体量较小的本地店铺,很有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就消失了。

中美之争,机会在哪里?

虽然“新零售”这个概念源自中国,但是实际行动上,可以看到美国的电商巨头如亚马逊、零售巨头如沃尔玛都有一些类似的尝试。对于中美这两个全世界最大的市场来说,在新零售时代又各有什么优劣势?

正如上文中所说,许多基础技术是“新零售”真正铺开的关键,坐拥硅谷创新技术的美国无疑在这一点上优势突出。

“尤其是中国的云计算产业发展还不够成熟,想要真正做到打通线上、线下及物流,获取完整用户画像,还需要一定时间。”李峻说道。无可否认,美国整体经济较为发达,也有更多的经费能够投入到顶尖科技的研发中,所以在这方面领跑全球。

然而中国的发展潜力绝对不容忽视。中国有着庞大的人口基数,这意味着较为低廉的人力成本,更重要的是,可能会发展出更多的细分市场。

“同样的一个概念,也许在中国慢慢做可以站稳脚步,在美国就死掉了。”郭威对记者说道。由于基础人数足够,在中国,一个小的细分市场的人数也能撑起一个产业。

这样的细分市场在中国的发展也比美国更有想象空间。比如,中国的零食电商三只松鼠,靠一个细分市场,成立五年,2016年销售额25亿人民币,估值超过40亿人民币。在美国,这个数量级很难想象,创立于2013年的健康零食公司Nature Box,最近一次的融资金额是3000万美元。

最后,由于跨境物流方面的挑战,这两位投资人认为,中美电商与零售商往“新零售”方向转型,大部分都还是会从本地市场开始。去年年末,亚马逊宣布Prime会员开始的跨境购物包邮,让中国消费者的购买频次显著增加。然而在解决美国本地AmazonGo、Amazon书店等的体验与运营问题之前,很难想象这家美国电商巨头会加入中国的新零售浪潮。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