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QQ大数据2017城市年轻指数:南方比北方更“年轻”

   时间:2017-05-04 15:07:51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5月4日,QQ大数据发布《2017全国城市年轻指数》报告,该指数基于QQ登录用户中16-35岁年轻群体区间,根据现有城市年轻人口占比波动、2016年全国城市年轻指数等多项数据加权计算得出。报告显示,2017全国一线城市平均年轻指数较去年略有波动,二、三、四、五线城市平均年轻指数与2016年一致。其中,深圳连续两年蝉联全国“最年轻城市”,贵阳、金华等三四线城市则年轻化明显,而四川省广安市及绵阳市则分别以12及10个百分点的年轻指数增长,成为全国年轻步伐最快的冠亚军城市。

五城市今年冲入全国TOP 20榜单

据《QQ大数据:2017全国城市年轻指数》显示,一线城市平均年轻指数为78,较去年基本持平,二三四五线城市指数呈逐级下降趋势,分别为74、69、 65及64。可见一线城市的生存成本提升,减缓了部分年轻用户进入的步伐,而其他城市则较为稳定。

具体到各城市,深圳年轻指数87再次夺冠,贵阳(85)和金华(85)取代去年的温州和苏州并列第二名。郑州、苏州、三亚和广安并列第四,指数均为82。值得一提的是,广安、南昌、芜湖、长沙、西安五城市今年冲入全国TOP 20榜单,其中广安、芜湖、南昌在全国排名均上升较多,分别在全国排名上升56、24、18位,其年轻潜力不容小觑。

一线城市:深圳连续两年夺冠最年轻城市,天津指数追平上海

在一线城市中,深圳的“年轻”优势依然巨大,87的年轻指数远高于北京(77)、上海(76)、天津(76)和广州(75),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依旧傲视全国。一线城市中,仅天津年轻指数与去年相比有所增长,与上海齐平。从排名来看,深圳连续两年夺冠最年轻城市,北京在全国排名为第20,上海及天津则并列第22,广州则排名全国35。可见生活成本相对较高的一线城市让不少年轻人望而却步。

二线城市:省会城市增幅明显,赶超一线城市

在二线城市中最“年轻”的是苏州和郑州,城市年轻指数均达到82,随后是武汉(81),连同排名其后的南昌、杭州、温州、东莞等二线城市年轻指数均超北上广。从数据来看,二线省会城市年轻指数增幅均十分明显,二线城市TOP 10中便有7个省会城市。相较于去年,南昌指数波动最大上涨5个百分点。一线城市较高的生活成本,以及二线城市不断完善的城市化进程,让不少年轻人放弃一线城市转而投奔二线城市的怀抱,减少自己压力的同时,又享受到完善的社会建设。

三线城市:年轻指数反超二线,贵阳金华领军南方城市

从QQ大数据来看,三线城市的年轻指数呈现明显的南北差异,三线城市TOP 10均被南方城市包揽,贵州省会贵阳市以85的年轻指数连续两年蝉联三线城市第一,浙江省金华市(85)与其并列第一,贵阳和金华还反超全部二线城市,两市与三亚市在全国城市年轻指数总榜上均进入前10。四川省绵阳市年轻指数较去年增长10个百分点,成为三线城市中增长最多的城市。

四线城市:年轻人流动趋于平衡,南北差异依然明显

在四线城市方面,平均城市年轻指数和去年持平,福建省莆田市以指数80成为四线城市之首。广东省汕头市、湖南省湘潭市、河南省开封市同为76相争第二。马鞍山及锦州的年轻指数相较去年增长5个百分点,成四线增长最快的城市。虽然四线城市一直是年轻人口输出地,但从城市年轻指数来看没有明显变化,说明年轻人的流入和输出正趋于平衡。

五线城市:总体指数维稳,但各城市指数变动较大

相较去年,全国五线城市的年轻指数持平。四川省广安市以82的年轻指数“称霸”五线城市,同时进入全国TOP 20排名,指数较去年增长12个百分点成全国涨幅第一城市。黑龙江佳木斯市以75紧随其后,江西抚州市、广东云浮市、甘肃平凉市以73年轻指数共同位列第三。

四川省两城市年轻指数增长全国最快 南方比北方“更年轻”

与2016年相比,四川省广安市年轻指数增长12个百分点,达全国增幅最高,绵阳市则以10个百分点的年轻指数增长位居其后,黑龙江佳木斯市以9个百分点成为全国增长最快季军城市,增长快速的城市均非一二线城市,可见非一二线城市的年轻潜力是非常大的。而从南北城市对比来看,南方平均年轻指数69比北方64略高。

QQ是中国年轻用户最喜爱的社交平台,其活跃用户中近六成为90后。QQ大数据基于QQ 8.68亿月活跃用户及平台上用户的社交行为进行数据分析,重点关注年轻人群,对外输出分析报告。此次推出《QQ大数据:2017全国城市年轻指数》报告旨在进一步研究全国城市的年轻人群变化,见证“年轻力量”如何改变中国。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