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沈可:大数据面临双重挑战 会否产生新型业态垄断?

   时间:2017-05-18 10:21:10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蓝鲸TMT 文/毛启盈

今年,5.17电信日前夕,以“如何解读大数据”为主题的“蓝鲸财经记者训练营”人气爆棚。风直播官方数据显示,有7.2万网友在线直播平台观看了本期蓝鲸财经记者训练营。

什么是大数据?如何让其走进人们的生活?大数据又是如何落地?在哪些领域率先破冰?业界知名专家、运营商以及财经媒体人各抒己见。上海联通副总经理沈可分享了“大数据的认知应用和挑战”,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对于大数据的前世今生沈可如数家珍,他说,互联网时代人们直接或间接地使用了大数据,由于大数据诞生的时间并不长,因此有一定门槛,不是每一个数据都叫大数据。大数据还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一方面源于大数据带来的隐私问题,另一方面,个体的信息权力如何主张。

大数据给人们生活带来什么?

“大数据是什么? 大数据这个概念现在已用烂了”沈可说。他用了一张初中课本上就听过的寓言故事“盲人摸象”,借喻目前整个TMT行业对大数据的认知的混乱。他通过技术层面的大数据和业务层面的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正视听。

沈可认为,如果只是简单地把一些数据进行统计或是罗列,不能够划到大数据范围,大数据并不是数据资源包的大小,而是一定要具备若干个特点的数据才叫大数据。只是强调数据量本身体积庞大,还不能完全叫大数据。

如何挖掘大数据的价值呢?沈可讲了一个段子:有一群青年男女在一起聚会,他们就讲起来现在这个手机有很多好处,但是唯一的坏处是比较耗电,所以都随身携带充电宝,而有一个年轻人不大使用充电宝,他家里每一个房间里面都放一个充电线,随意在任意一个房间都可以给手机充电。其它人都在嘲讽这个青年不能与时俱进,但这个听话当中有一个姑娘特别有心问了男的家有多少根数据线,根据小伙子说家有14根数据线,推断出家里房间比较大,随后喜结良缘。虽然是个段子,但是可以看出数据之间的关联性,这就是挖掘大数据的魅力所在。

大数据运营方向上,沈可认为,大数据运营的目的就是要让采集上来的数据发挥更大的价值。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六大运营方向:精准营销、企业与个人征信、位置服务(选址、城市规划、交通、旅游、人口统计…)、云数据服务、精细化管理、数据交易业等。

目前,这些应用进入了金融、健康、物流、教育等行业,已进入了千家万户。出了电信运营商之外,百度、阿里和腾讯已形成完善大数据产业链建设,技术上实现数据统一存储、计算和质量统一管理;业务上实现用户标识唯一、统一画像和应用。

大数据面临挑战

大数据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沈可一开始就指出,互联网时代,人们在网上希望找到同类的幸福感,同时会产生暴露隐私的恐慌感。

他举了一个例子:美国在线通过一个用户3个月搜索历史,可以判断出这个人年龄为62岁,患有慢性病,而且是独居。

譬如,农业大数据涉及到土壤条件、播种量、作物产量、天气、种子类绿色数据革命将帮助农民赚取更多的每亩利润,而普通的农民不必“精通技术”。这里的数据是安全的,不会在提供农民要求的服务之外被使用。但是农民仍然有担心,对冲基金或大公司在收获时节从成千上百的联合收割机“实时“”获得”量数据,在政府发出作物产量预估之前,能够使用这些信息在大宗商品市场投机。

于是,在大数据时代,个体信息权利如何主张?这是一个无法躲避的话题。

不过,这并不是沈可所担忧的,在大数据时代,信息的高度集中,会否产生新型业态的垄断?这才是业界担忧的问题:“谁控制过去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就控制过去。”

后记:

笔者从事媒体工作17余年,在通信领域14年。非常巧合的是,沈可也在通信行业耕耘14年。作为一名通信“老兵,在大数据方面不仅是最权威的专家,更重要的是大数据落地的实践者。譬如,他本人喜欢跑步,通过智能手表改善生活规律等。

今年5.17电信日主题“发展大数据,扩大影响力(Big Data for Big Impact)”,蓝鲸财经记者训练营正好借此为话题对财经记者进行专业解读。要想让大数据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就要先让媒体人熟悉大数据到底是什么,然后才能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进入千家万户。

当然,沈总不负众望,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来到现场的财经记者如获至宝,而在线7万多用户也对大数据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作为电信运营商,对大数据的应用也是炉火纯青的,正如沈总在演讲中指出那样:大数据不无处不在,只是人们各取所需。而正在掌握了大数据真谛,才能给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变化,扬长避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更好地使用大数据提升整个社会的运作效率。

与通信产业总编辑辛鹏骏、艾媒咨询CEO张毅看法类似,沈可也认为,人们对大数据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而媒体在其中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因为媒体本身就是一个大数据库,而类似大数据的课堂,当然是越多越好。

这次蓝鲸财经记者训练营有一名特殊的听众令人感动,他就是年近八十的陈嗣涛陈老。他在现场聚精会神地听,认真地在做课堂笔记。这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陈老在微信上说:“我追大数据近十年,这次听明白。参加二次SAP千人会议,思科,英特,惠普,戴尔,红帽子,IBM把笔记本卖给柳传志后,买来五位世界级大师,提出中国化的智慧类型产品,由5A级无纸化提高到智慧办公,多次和他们讨论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环境他们就用大数据应对,他们拿不出产品让交钱委托他们进行设计,也不能解释大数据。”

而这次群主聘请上海联通副总经理沈可先生讲解,他拿出十几年来积累经验都是干货。辛鹏骏总编站在全国全局层面提出大数据。艾媒张毅结合滴滴充电桩单车讲大数据。群主的安排是多维的充分的,受益不浅,真是机会难得。”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