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赛诺2017年4月份的数据出笼,一个有意思的数据是,华为荣耀作为一个独立品牌统计,销售量和销售额居然超越了小米。长期以来,荣耀都被视为小米的复制品,是华为的一个模仿小米的子品牌。如今荣耀销量居然超越了小米,它是怎么做到的?为何荣耀能够超越呢?

一、荣耀与小米之战
小米成立七年,荣耀成立三年,但小米和荣耀两个品牌互相纠缠的历史远远超过三年。这个事情可以追溯到2011年。
2011年,华为开始正式进军终端市场,当时华为有几条产品线,针对高端市场的是P系列和D系列,而针对主流市场的就是荣耀产品系列。
当时,雷军的小米经过一年多软件UI的沉淀,也在蓄势待发。小米手机在智能手机普及的风口,采用性价比高配低价的策略,用期货和摩尔定律来维持低价和利润。
在第一代产品的时候,小米一代的思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荣耀一代虽然表现不错,但是总体上逊色于横空出世的小米。
2012年,小米继续高歌猛进。继续以高配低价迎合智能手机普及、替代功能手机的风口。小米2继续创造销量奇迹。而荣耀则迅速学习了小米的打法,既然在智能手机替代功能手机的风口,走高性价比路线有前途,有市场份额,那么一起做。
于是,荣耀2成为整个华为手机在2012年的亮色,虽然推出时间很短,但是销量不俗。荣耀与小米之战正式开幕。
二、第二个风口
2013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开始一轮大洗牌。这是智能手机普及风口,风吹的最猛烈的一年。小米推出红米,而荣耀3C和酷派大神也同时推出。
在很短的时间内,这三家就占据了庞大的市场份额,把大量手机品牌淘汰。荣耀的学习路线开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同时,华为的双品牌战略宣告开启,华为主打线下,荣耀主打线上,齐头并进。虽然小米还在巅峰,但是华为已经显露出王者之气。
2014年底,中国城市智能手机普及率超过90%,第一轮智能手机普及风口开始关闭,2014年底,小米的模式也达到最高峰,当时的小米一度在某些机构的统计中成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第一。
而这也是小米模式最后的辉煌。
2015年,小米未能完成销售目标,2016年,尽管小米推出了MIX这款普遍叫好的概念手机,但是受限于产能等因素,虽然ODM的红米系列低价手机对拉升小米销量有所助力,但小米全年销量依然大降36%,2017年被挤出销量前五,成为Other。
事实上,小米的性价比,高配低价模式,只能适应第一轮换机潮,也就是智能手机替代功能手机的阶段。而到了换机阶段,用户的需求是越换越高的。小米把品牌定位做低下去,而且坚持这个定位。换机市场就丢了。
而荣耀此时却开始脱离小米模式了。从2015年开始,荣耀逐渐开始摆脱跟随小米的打法。荣耀的配置很高,价格也开始上去了,与价格一起上去的还有做工,四曲面最早是在荣耀品牌上出现的,荣耀开始提升品牌定位,提升价格,发展技术,用质价比把自己拔高到换机市场中去。
事实证明,荣耀的做法是成功的,当小米开始溃退的时候,荣耀和华为品牌一起高歌猛进。
三、永恒只有变化
回顾一下历史,我们发现,小米和荣耀看似类似,实际截然不同。小米的思路是固定的,即使遇到了麻烦,雷军也坚持不做第二品牌进军高端。而荣耀的思路是与时俱进的。
这最明显的一个体现就是,最初荣耀并不是小米模式,但是发现小米模式成功后,就快速学习。而到了环境变化,小米模式不行的时候,荣耀又迅速改变打发,适应市场。荣耀的厉害在于变。
市场竞争的反复涌起和淘汰赛白热化,基本可以说是互联网手机品牌今天面临的根本特性。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
小米的自筑城池画地为牢,荣耀的因势而变因时而变,正是小米模式和荣耀模式本质的区别。
也许未来,荣耀现在的模式又会遇到问题,但是只要肯变,肯迎合市场和消费者变迁的大趋势,就一定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