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人工智能兴起 微软打了一场“暗战”

   时间:2017-06-09 14:24:29 来源:中关村在线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谈论人工智能,微软在做什么是所有程序员都会关注的重点。Windows 10内置的语音助手Cortana小娜是微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标志,但微软在这个领域的投入远比Windows 10发布的时间要长。25年前微软研究院建立时,人工智能就已经成为整个微软的战略目标,微软正在人工智能领域打一场悄无声息的“暗战”。

人工智能,微软打了一场“暗战”

四十年前,微软的操作系统引领了个人电脑普及化的浪潮。二十年前,微软在互联网时代遇到了挑战,但迅速赶上。如今,从浏览器到云计算微软都是行业的中坚力量。十年前的移动互联红利,微软移动操作系统又受到了挫折,到今天的人工智能浪潮,在这个被视为科技产业历史性的机遇面前,微软这家世界最大的软件公司能否继续抢占先机?

◆ 微软的人工智能从对话开始

“对话即平台”是微软在2016年开发者大会上提出的重要战略,微软认为以对话为基础的人机交互形式,将取代键盘鼠标和显示器,成为未来人与信息世界的重要接口。

“对话我们认为在人工智能上是非常重要的一块,原因很简单,任何机器,不管是软件还是硬件,都要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叫做人机交互,对人来说最自然的人机交互就是对话形式,我们每天讲的话或者打的字,微信、短信等等都是对话。人最自然的沟通就是对话。”微软资深副总裁、亚太研发集团主席、亚洲研究院院长洪小文表示。

微软提到的“对话”并不只是语音,而是文本、图像、视频、语音整体感官的集合体,微软的情感计算框架和人工智能通用对话系统的引入,成为微软人工智能战略布局的关键基础。

对话型人工智能主要有两大诉求:一是完成任务或提升效率,二是情感交流。微软的对话型人工智能正是按照这两个方向进行布局,任务端有智能助手Cortana小娜,情感端有语音助手小冰。如今,小娜已经深度融合Windows 10,成为跨平台、高效率的个人智能助理。而小冰从2014年5月推出之后,目前已经进化至第四代,从微博上的机器人“舆论领袖”到解锁图像识别系统,从进入日本、美国、印度,到成为东方卫视机器人“主播”,小冰已经拥有超过4200万的中国用户。

人工智能,微软打了一场“暗战”

小冰成为东方卫视的机器人“主播”

接下来,小娜小冰的未来之路如何走?新鲜感褪去之后,她们的应用价值是否会继续提升?会不会变成“花瓶式人工智能”?

洪小文博士并不这么认为。“为什么我们说人工智能最基本的有问必答还是非常难做的,聊聊天是一回事儿,但今天真正想做一件事情,他不见得能够帮你完成。所以前面还有很多路要走,但是好处也就在这里。很多公众号和服务号就要服务,如果不用人工智能的方法,只能靠人服务,但是如果用了对话AAP,机器用了AI和数据,就可以做很多有用的事情。保守一点,机器能够独立完成50%的任务,至少可以节省50%的能力。另外50%做不好马上转到人工,人工也是用对话的模式,用户就根本不知道是机器还是人在服务。久而久之,人工服务积累成数据,数据可以做训练,又可以让机器服务比例从50%升到60%,然后慢慢的加上去。所以我觉得用小冰小娜这样的方式来做人工智能,尤其现在穿戴式的东西,本身屏幕就很小,加上语音,就变得很好用。不止微软这样,很多我们的伙伴其他公司也在往这个方向走。”

的确,微软并不是唯一一家这么想的科技巨头,亚马逊推出的语音机器人Echo,已经占领了超过300多万个家庭端口;谷歌新推出的智能音响“Home”也使用全新的对话式人工智能助手。

纵观信息科技史上的交互革命,个人电脑崛起时,图形用户界面成为交互的接口,微软成为那个时代的推动者。当互联网崛起时,人们开始通过搜索引擎和浏览器与世界连接,谷歌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代表。而接下来的人工智能时代,微软希望通过“对话即平台”理念,再次引领人机交互的变革。

◆ 后PC时代Windows的进化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Windows,整个科技领域的发展节奏将会滞后多少年,微软“让每个人桌上都有一台PC”的愿景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几乎得以实现,在图形操作系统时代,Windows成为绝对的霸主。

到了全面移动化时代,虽然有“移动为先、云为先”的战略引路,微软还是经历了Windows 8、Windows Mobile、Windows Phone的反复试错,终于找到了“举重若轻”的应对策略,并在Windows 10上得以体现。

但是,到了人工智能时代,在多种形态的终端设备面前,Windows是否还会被需要?

在洪小文博士看来,Windows的概念是个人计算。“PC这个名字取的很好,personal computer,大家想的就是一个台式机,一个笔记本。其实手机是最不能再personal的computer,将来VR、AR也是一个PC。我们现在推出的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HoloLens,我们在今年也宣布了很快会推出VR的Holographic,以后车子也是一个computer,一个人一个车。未来,我们希望把Windows带到更多的personal computer的device(设备)里。”

2015年4月底的微软Build开发者大会上,微软展示了黑科技产品Hololens,这款外形酷似头戴显示器和智能眼镜的产品,将那些曾经只能在科幻电影中出现的画面真实的展现在了我们眼前,无论是全息影像还是3D建模,Hololens让我们对未来的计算终端形态充满了想象。

人工智能,微软打了一场“暗战”

HoloLens本质上就是一台带有Windows的PC

洪小文博士在采访中表示,很多人想Windows就想到台式机,或者笔记本,HoloLens其实就是一个Windows,它本身就是一个Windows的PC,只是它能戴起来,Windows将会变成智能硬件的一个平台。

从PC到手机,从Hololens穿戴设备到汽车,未来有计算的终端设备就会有Windows,Windows将会进化成为智能硬件的平台系统。

◆ 智慧云上的AI普及

两年前,一款上传相片识别性别和年龄的应用How-Old.net风靡朋友圈,几个小时就收到了来自全球用户上传的21万张相片,如此火爆的程序却是微软的一个工程师为了在Build大会上展示,只用了一两天时间做出来的,核心程序只有几行代码。

而这几行代码背后依托的正是微软的认知计算服务,在微软的智慧云上,认知计算能力已经成为一个通用的基础技术模块,开发者只需要采用程序接口调用,就能简单快速地给应用程序加入智能。目前这套认知服务包括视觉、语言、语音、搜索和知识五大类共35项API,并且还在不断的持续更新中。

人工智能,微软打了一场“暗战”

微软智慧云上可供快速调用的API模块

除了软件和服务可以在智慧云上调用,微软还计划在云的基础上把硬件虚拟化,用户可以直接通过云获取计算能力,一定程度上减轻硬件压力。

“我们提供的云服务是全球领军的,而且也是第一个在中国落地的全球云。云基本上把硬件虚拟化让别人调用,上面提供了很多计算能力。虽然微软没有做晶片,但是我们对晶片的发展,GPU、FPGA以及未来专门针对AI的特殊晶片都有关注,我们会和更多的作伙伴展开更多的合作。在产业链上,微软是做平台和工具的公司,我们会兼顾所有相关的接口,让大家能够在连续化的平台上很容易的做他们想要做的事情。”洪小文表示。

去年9月,微软把“技术与研发部门”和“人工智能(AI)研究部门”合并,组建了新的“微软人工智能与研究事业部”,作为微软战略级核心部门之一,除了促进人工智能与微软自身产品:搜索、Windows、Office、小冰小娜等做深度结合,还肩负着智慧云推进AI普及化,以及打造AI通用平台和系统的任务。

洪小文博士透露,微软非常看好“数字转型”这个趋势。“数字转型将给任何公司带来至少四个机会。第一个是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让产品得到更好的更迭;第二,能够更好的跟客户结合,让客户成为你的粉丝,甚至成为你的行销喉舌;第三,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能够让每个公司内部的经营更有效率和效能;第四,能够激发员工的潜力和创造力,让员工很好的兼顾家庭和事业。数字转型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业界也是微软接下来最大的机会。”

从小娜小冰“对话型人工智能”的尝试,到引入智慧云推进AI的普及,虽然CEO纳德拉在去年才开始在公开场合表示“人工智能是微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微软的人工智能“暗战”早已打响。

当大量人工智能资源引入到Windows和Office让操作更便捷,当依托机器学习的对话式人机交互被发掘出平台和应用价值,当智慧云让AI的调用如打开APP般简易,我们希望看到微软的产品和服务在人工智能时代爆发全新的生命力。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