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闷的PC行业再次迎来了新的“搅局者”。
中茵股份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将基于高通平台研发笔记本电脑产品。而在此前,闻泰是小米、华为等手机企业的ODM厂商,去年的出货量达到6550万。
闻泰的加入意味着高通“PC阵营”又多了一家盟友。从去年年底开始,高通就对外展现出了向PC领域进军的野心,并且联合ARM与微软、联想、惠普等PC领域的“强者”展开了深度合作。
对于为何要选择这样一个“夕阳”产业,高通全球产品市场营销副总裁Don McGuire表示,移动处理器的强大可以让PC发挥出更高的效率,但这样的说法依然让英特尔感到“被侵犯”,要知道,在过去,英特尔几乎成为了PC行业的代名词。
当然,进入PC行业,高通需要挑战的不仅仅是巨头英特尔,还有固化的消费思维,在分析师看来,将笔记本从耐用品变成快速消费品,高通想要复制手机芯片的路子并不容易。
“现在没有确实的证据显示高通的平台对激发市场有多大的作用。”Gartner芯片行业分析师、研究副总裁盛陵海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demo还是不能说明问题。此外,高通对windows 整个软件生态链的支持以及运营商是否对该产品有更多的支持,也是需要长期观察的。
挑战英特尔
自从英特尔和高通在各自核心业务遇到了天花板后,这两家芯片厂商便开始攻进彼此的领地,而现在,二者的竞争愈发激烈。
在今年年初的CES2017上,高通第一次对外展出骁龙835,并且表示可以运行完整版Windows 10,言论一出便引发行业高度关注。按照原理,高通芯片是基于 ARM 框架的芯片,它必须使用模拟器才能运行原本基于 x86 架构的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然而从实际来看,并不需要。微软、高通和ARM,新的铁三角关系正在形成。
对于在39年来,以X86结构推动PC市场繁荣,并且视微软为长期盟友的英特尔来说,这显然是无法接受的。
“有消息表明,在没有得到英特尔授权的情况下,某些公司试图模拟英特尔拥有专利的 x86 指令集架构……然而,任何对英特尔专利的非法侵犯都是无法容忍的。我们由衷希望某些公司能尊重英特尔的知识产权。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是英特尔在 x86 指令集架构方面持续投入与开发的基本前提,英特尔也会在保护公司的创新成果和投资方面持续保持警惕。”没有指名道姓,6月8日,英特尔在其官方微博上做出了反击。
同时,在移动领域,英特尔也在加速侵蚀高通份额。
英特尔与苹果的结盟也让高通的基带业务饱受挑战。除了应对苹果的诉讼外,高通还需要面对苹果业务的减少。
在收购了半导体公司英飞凌的部分芯片业务之后,英特尔获得了通信芯片的设计能力,并且与苹果开始合作,虽然这块利润对于英特尔来说并不大,但对于高通的影响却不小。此前,高通称,苹果是否会在三季度继续不足额支付版税尚不清楚,但这将影响公司下一阶段的盈利预期。
高通2017财年二季度总营收为50.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55.5亿美元下降10%,归属于高通的净利为7.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6%。
结盟者的野心
曾经有业内专家这样总结高通与英特尔的竞争:英特尔就像一头大象,虽然转身慢,但是一旦转过身来,就会有很强的惯性和影响力;高通像一只羚羊,奔跑速度快,灵活,但是遭遇阵地战,则很可能打不过英特尔。
但在消费电子领域,任何故事都有可能发生。
闻泰内部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与高通的合作正在进行,PC产品最快明年上半年出来,价位应该会比传统笔记本便宜很多。
“我们会把手机行业的创新引入到笔记本行业,刺激消费需求。”上述内部人士认为,传统笔记本十几年来都没有大的变化,但手机产业链却是一直在创新,指纹识别、3D、双摄、虹膜识别等等,目前可以用手机产业链去做PC产品,替代率在90%以上。
此外,有消息称联想、华硕、惠普将会率先推出基于骁龙835移动PC平台的产品。
尽管合作方对市场的未来抱有很大的信心,但在分析师看来,真正实现PC从耐用品到快速消费品的转折非常困难。
盛陵海对记者表示,传统pc市场无起色,高通打得是长时间工作的特点,能否因此刺激消费需求还需要观察,另外还是要看高通对windows 整个软件生态链的支持。
由于传统PC使用的是windows,高通采用的ARM架构缺少软件生态,所以在很多业内人士来看,高通芯片本身不适合高端性能本,偶尔做一些插sim卡的还可以。
但上述闻泰内部人士表示,从合作方的角度来看,软件方面不存在短板,并且现在的合作是基于4G的,未来可能还会有5G上的合作,手机产业链渗入PC产业链是一个大的趋势。“从硬件到软件,成熟的手机产业链完全可以支持。”
在多方合作中,尽管微软的态度有些令人捉摸不透,但对于沉寂的PC来说,带头老大哥主动引入“鲶鱼”,从商业选择上来说,并没有错。
“PC的市场空间还是有的,并且作为新业务对于高通来说并不是一个大的投入,所以高通会做,并且补贴的力度会不小。”手机联盟秘书长王艳辉对记者表示,但从竞争角度来看,英特尔在PC领域依然构筑了一道技术高墙,高通想要跨界成功,需要看合作方们的推进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