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无人便利店是新零售的敲门砖?不,这是一把榔头

   时间:2017-07-10 09:45:47 来源:刀马物语 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当巨头开始进入到无人便利店的时候,我们看到了马云先前一直在宣称的新零售时代或许真的要来了。而且无人便利店或许会成为雨后春笋般地扩张之后,迭代的效应或许会更快,起码一些连锁超市会被逐渐挤压出市场,就如同共享单车的出现一样,很快就席卷全国,现在几乎已经挤压了公共自行车、黑摩的、黑车、修车行业等等一些周边产业中,大有席卷之后就全面普及的趋势。事实上,随着在各大城市的全面铺设,尤其是竞争者和资本的不断介入,一些共享单车已经开始了免费骑车试水,这都刺激着人们使用共享单车的愿望和习惯。而这种习惯被不断放大之后,就会很容易地培育人们对于新时代商业模式的接纳程度,进而开始辐射到更多方面,无人便利店无疑也是其一,这样的发展前景无疑是可期的。

我们在很多时候,去超市选择物品的时候,无非有几方面的需求:其一是方便,一站式购齐。人们去超市购买东西就是想一次买到自己需要的几乎所有物件。其二是相对价格便宜,因为是仓储式超市,以薄利多销为主。其三是停车方便,一般大型超市都会配备着大型停车场。不足之处是:其一是容易一次性购买过多产品,有些或许短期内根本不使用,结果过了最佳使用期。其二是促销型产品的时间周期越来越短,很容易过期。其三是随着车辆越来越多,很多大型超市的停车也越来越不方便。其四是结账排队等候的时间越来越长。其五是大量产品同质化严重,很容易出现选择恐惧症。如果无人便利店能够开到小区周围或者直接进入小区,就如同像共享单车一样大面积铺设的话,那么对于新零售模式无疑是一次最好的推广和促进。

巨头进入,开始快速挤占市场

当阿里巴巴和哇哈哈都开始试水无人便利店的时候,其实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因为巨头不缺钱,而且推广的速度,渠道的优势,布局的能力,甚至技术合作都是无可比拟的。只要思维能跟上,在铺设的过程中,经过了前期的试水之后,一旦能够撬动一个新的模式诞生,那么带来的挤占市场的机会或许是病毒式的扩张,很容易形成长尾效应。进而激励更多的跟风者,甚至对于传统的零售企业都是一种刺激,在模式的转换过程中,也容易带来冲击,甚至抵触。但是当移动支付越来越方便之后,人工智能、人脸识别、征信体系建设越来越规范之后,这样的发展是大趋势。

现在的无人便利店,可以用APP扫码,进入完全无人值守的店铺,自由选择,无人收银机上手机付钱。而且,无人便利店是24小时无人值守。只要物品更迭能够跟得上消费的过程,那么很容易满足需求。至于存在着的一定问题可以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改进,比如结算问题,比如安保问题等等。共享单车出现的时候,一样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车辆随处堆放,被破坏,但依然逆转不了人们的刚需,照样被大量地应用着,并渐渐形成规模,现在人们出门如果没有共享单车反而会不适应了。

对于阿里巴巴来说,无人超市“淘咖啡”还是试水。其实马云一直呼吁的新零售概念推出之后,“淘咖啡”还是过于谨慎了,推广的速度还远远不够。甚至现在还有点“概念”覆盖的意思,并没有大面积推设的迫切愿望。既然概念已经说了很久,那么就应该快速地进行试水推广,但是在真正实施的时候,我们看到或许还是有所顾虑。其实正如马云所言,不是虚拟经济打破了实体经济(商业)的发展瓶颈,而是实体(商业模式)本身就已经走到了瓶颈期,只是电商的出现加速了这种模式的破灭,进而必须寻求变革。既然阿里已经开始在倡导新零售时代,那么就更应该快马加鞭,更快地布局自己的新零售模式,更多的智能化,更多的渠道挤压,直接把无人便利店开到小区里,并由此带来更多的商业应用场景,这样能够催生的就是不断地相互适应,技术驱动模式和场景变化。反而,场景也会不断地刺激技术做出调整,改变自己存在的破绽(或者说是BUG),这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应用中才能不断地发展壮大。

众所周知,我们已经成为被世界所羡慕的移动互联网大国,越来越多的移动互联网场景应用,记得我国台湾有学者就非常羡慕中国移动互联网化,说是中国农村的一个普通年轻人都会拿着手机去网购,去移动支付,去简约化消费,这在全球市场都是难以想象的,再加上中国物流(快递业)的发展迅速,都让这种商业模式变得越来越普遍,并且形成了长尾效应。那么对于新零售的推广来说,其实阿里可以步子迈得更大一些,更激进一些。

无人便利店也是刚需

当一个新模式出现的时候,市场和媒体往往质疑的是存在的“纰漏”,比如需求是不是足够,技术是不是完善,物品是不是能够及时更迭,人们的信誉和信用是不是能够满足需求?等等可能存在的负面被不断地放大,让市场开始游移不定,但这样做的后果或许是一种抹杀。曾几何时,顺丰也推出过“嘿客”,但是物品不够齐全,布局不完善,体验不好等等因素制约着其发展,后来不了了之。但是为何智能柜子(布局在各个小区的智能柜)能够火爆?并且还爆发了菜鸟和顺丰的一场“血战”?其实就是因为商业模式在悄然改变,市场环境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人们现在对扫码支付、手机支付的意识非常强烈,同时市场的培育期已经完成,相对的安全支付环境和习惯也已经搭建完成,这时候的应用场景将会成为一种新的刺激。关键就是看“商家”是不是能够及时认知到这种改变,并有目的地进行推动。

试想如果在小区内就可以买到和超市一样的物品,甚至更便宜一些(毕竟无人便利店的成本具有一定的优势),物品更新鲜,不用驱车出门,不用去超市排队结算,不用在繁杂的物品架里挑来拣去,何乐而不为呢?而且,如果无人便利店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升级,可以满足小区用户手机提前下单,或者预约相应的物品,提前准备,回家直接去取物即可,这样的智能化或许都将为时不远,可以很轻易地实现。当然,常规的物品,品类都是需求的必备,尤其是因为是无人便利店,可以节省很多空间,直接都是物品的陈列,这样选择的花样甚至可以不输普通的超市(便利店),这何尝不是用户的一种刚需?

除了巨头之外,我们看到,创新工场宣布完成对无人便利店企业F5未来商店的3000万元A+轮融;7月1日,缤果盒子宣布已完成A轮融资,金额超1亿元。此外,包括Amazon Go、便利蜂、快猫Take Go、小e微店、F5未来商店等都在布局无人便利店。其实这个市场足够大,也容得下更多的企业布局,就如同我们每一个小区总会有一些便利店存在,即使再不大的小区都能养活一些便利店,那么说明这就是刚需。我们也看到,继欧尚、大润发之后,连锁巨头沃尔玛也在6月初推出了自助杂货售卖亭,而北京居然之家也将于今年7月开出无人便利店EAT BOX。随后,乳业大佬伊利也计划在2000多个社区内推广和深兰科技合作推出的无人便利微店。娃哈哈和深蓝科技签订一份“3年10万台,10年百万台”Take Go无人店协议。

技术根本不是问题

有人担心一些钻空子的人会利用扫码的“空档”(跟随前面一个人尾随进入)进入无人便利店,或者在无人便利店进行“破坏”,比如直接食用(饮用),但这毕竟是少数,随着个人征信的发展步伐越来越快,以后违法成本的提升,会让人根本就不敢有这种念头,这也是推进个人征信的一种发展机会。在技术上存在的任何瑕疵,其实都可以通过技术提高和改进而得到改善。

关键还是物品的品类、品质以及服务能否得到满足,用户的体验要足够好,价格也要合理。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不断被丰富才是根本,毕竟这是最简单最直接的一种让人们感受到人工智能应用的途径。于是我们看到,用人工智能重新定义新零售是完全可行的,没有营业员,却比有营业员服务还要好;去无人便利店购物,比有人店步骤还要简洁,这就是无人化+智能化+信用化的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我们可以预计的是,随着无人便利店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复制加盟快速,理论上能快速把销量做起来。有人表示,“自助便利店(减少人工),O2O模式(+电商),茶饮水果吧(+体验式消费),可能是新型便利店的三个发展方向,简称之为‘两加一减’。”当然,无论零售业的概念如何改变,都离不开其实质:商家以更低成本获取更多需求信息,更精确分析需求信息,更快反应需求信息,从而降低时间和成本,提高效率;顾客消费需求更精准地被满足,买到性价比最高的东西,降低犯错可能。

人工智能只要从零售行业本质入手,解决行业痛点,就可以实现整个业态的变革。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零售行业总规模已达4.5万亿美元,并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这样一个大市场,自然需要变革的力量。而能够起到改变的不仅仅包括技术、数据还有应用场景的搭建,而各个环节的相互适应,相互促进,才能真正带来一种革命性的改变,这一点,其实我们已经被很多智能化的改变重新改进了我们的认知,无人便利店或许是下一个开始的模式罢了。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