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AI产业规模2020年破万亿 自动驾驶等将加快制定法规

   时间:2017-07-21 08:49:12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作者:冯彪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不握方向盘,开车上北京五环,在当前已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而且在不久的将来,甚至可能也不会再惊动交警。

7月20日,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到2020年,部分领域的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和政策法规初步建立,到2030年建成更加完善的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

《规划》提到的重点任务包括构建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培育高端高效的智能经济、建设安全便捷的智能社会、加强人工智能领域军民融合、构建泛在安全高效的智能化基础设施体系、前瞻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等6项任务。

为支持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充分利用已有资金、基地等存量资源,统筹配置国际国内创新资源,发挥好财政投入、政策激励的引导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主导作用,撬动企业、社会加大投入,形成财政资金、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多方支持的新格局。

3年内核心产业规模1500亿

谁先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强国,谁就掌握了这轮科技革命的先机。为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规划》首先聚集人工智能理论和技术问题,提出建立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体系、建立新一代人工智能关键共性技术体系。

需要突破的基础理论包括加强大数据智能、跨媒体感知计算、人机混合智能、群体智能、自主协同与决策等。关键共性技术包括知识计算引擎与知识服务、跨媒体分析推理、群体智能关键技术、混合增强智能新架构与新技术、自主无人系统的智能技术等。

中国科学技术战略发展研究院产业科技发展研究所所长刘峰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是个广泛的概念,主要特点包括数据驱动,设备能够自我感知、自我判断、自我调整。”

《规划》提到,我国人工智能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缺少重大原创成果,在基础理论、核心算法以及关键设备、高端芯片、重大产品与系统、基础材料、元器件、软件与接口等方面差距较大。

“不仅国内,当前在其他发达国家也面临许多技术瓶颈。在技术上,芯片、控制软件、传感器等核心部件需要突破。还有成本问题,如果生产出来的产品还是原来的产品、原来的价格,但因为是采用了智能设备而使成本增加,反而不划算。”刘峰说。

抢占国际人工智能领域高地,《规划》提出“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在理论和技术层面,《规划》提出,到2020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实现重要进展,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力进入国际第一方阵;到2025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人工智能成为带动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按照《规划》预期的目标,2020年时,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到2030年时,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元。

为新技术应用奠定法律基础

除了技术方面的挑战,人工智能的发展瓶颈还来自于伦理、法律等层面。就在今年7月5日,百度公司CEO李彦宏乘坐无人驾驶汽车上了北京五环就惊动了交警。

刘峰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评价说:“除了理论技术,另外有两点挑战,现在很少人提及:一是人工智能所需的大数据的权属、价格该如何界定;二是智能设备带来的法律责任还不明确,如自动驾驶汽车出现交通事故,谁该负责,这些问题可能涉及市场规则、法律制度层面的调整。”

对此,《规划》有清晰的认识:人工智能是影响面广的颠覆性技术,可能带来改变就业结构、冲击法律与社会伦理、侵犯个人隐私、挑战国际关系准则等问题,将对政府管理、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乃至全球治理产生深远影响。

《规划》提出,既要加大人工智能研发和应用力度,最大限度发挥人工智能潜力;又要预判人工智能的挑战,协调产业政策、创新政策与社会政策,实现激励发展与合理规制的协调,最大限度防范风险。

在法律法规的调整完善方面,《规划》明确,要建立保障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框架。

涉及人工智能的法律法规完善具体包括,开展与人工智能应用相关的民事与刑事责任确认、隐私和产权保护、信息安全利用等法律问题研究,建立追溯和问责制度,明确人工智能法律主体以及相关权利、义务和责任等。

《规划》特别提到,重点围绕自动驾驶、服务机器人等应用基础较好的细分领域,加快研究制定相关安全管理法规,为新技术的快速应用奠定法律基础。开展人工智能行为科学和伦理等问题研究,建立伦理道德多层次判断结构及人机协作的伦理框架。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