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独家不独占,共享音乐版权的时代要来了

   时间:2017-09-01 15:44:09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关于数字音乐版权的话题又甚嚣尘上,尤其是对独家版权的探讨也激起百家争鸣,其中更不乏对独家版权存在价值的质疑。客观来说,经过2015年“最严版权令”的洗礼,独家版权已逐渐成为国内数字音乐平台发展的主流形式,而必须要正视的是,针对市面上出现的对独家版权误读,盲目认为“独家”即“独占”、甚至会影响市场利好,其实有失公允。

独家版权其实是个“伪命题”

首先,独家版权这个概念本身就“有毛病”。因为独家版权必须具备独家内容和内容分销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前者是权利、后者是义务。举个例子,音乐平台购买了周董新歌的独家授权,这不能叫其拥有了独家版权,只有这首歌的所有渠道都被这个音乐平台独占,才能称得上独家版权。但是从现在内地市场来看,还未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只是习惯上还是会把得到独家内容称为获得“独家版权”。

无论是从用户角度出发的分享需求,还是单纯就商业的角度而言,没有任何一家版权公司希望自己辛苦打造的音乐内容封闭在某单一平台中。正如华纳音乐中国数字音乐总监胡浩总结的:“独家”应理解为“独家代理”或“总代理”,即不管哪家音乐平台签了“独家”,唱片公司都会要求做分销,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独占”。

版权也能共享,并成为行业新常态

说到分销,就不得不提到行业内非常著名的版权转授案例:2015年10月,腾讯音乐娱乐与网易云音乐达成业内首例转授合作,获得国家版权局的高度认可。转授权模式一招破解了当时的版权混战,对当时行业的意义不言而喻:音乐版权更为受到尊重,版权运作也更为走向正规;另外,传统的闭关锁国格局被打破,各个音乐平台之间的版权交互将更为紧密,广大音乐爱好者也从此获益。

近期,网易云音乐副总裁丁博在接受《音乐财经》采访中也称,“腾讯是一个很好的商业公司,我们也有几年的合作了,他们从来没有开过让人一看就觉得毫无诚意的价格。”

作为推行独家版权转授的代表性平台,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目前已与网易云音乐、太合音乐集团、唱吧、映客、快手以及Apple Music、Spotify、KKBOX等十余家平台达成音乐版权转授权合作,对旗下录音版权和词曲版权进行开放化合作,涉及国内音乐平台、K歌平台、直播平台、视频网站、手机终端厂商以及国际音乐平台等多个类目,版权合作范围之广、领域之多,也再次彰显了自身的开放性姿态以及国内网络音乐行业版权运营的不断进步,在协助唱片及词曲公司维权等方面也获得了行业的认可。

转授权的“连带”责任 平台方也要是“维权超人”

手握独家内容的音乐平台,其实是同时扛起了帮助唱片公司更好传播内容的重任。而基于版权政策与全民版权意识的提升,TA还有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协助唱片及词曲公司等版权方监控和打击盗版,以此促进版权环境的健康成长。

光明日报在《独家版权是推动音乐正版化良药》一文中指出:“独家版权有利于净化产业环境,培养公众付费意识。正因为与平台独家的版权合作,让音乐在版权上有了“主人”、有了关注,也有了今天的价值体现。”并同时表示,“独家版权并不是目的,而是驱动音乐正版化、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策略,是培养用户付费意识、建立付费习惯的有效手段。有了用户付费和资金积累,才能有今后的优秀作品、优质服务、公平分配和良性传播,最终才能实现用户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审美体验。”

独家内容+转授权效果如何?150亿市场规模不会说谎

独家内容与版权相结合的能力也得到了市场的验证。自今年年初开始,关于中国音乐产业规模的捷报就频频传来,先是IFPI(国际唱片协会)在《2017全球音乐报告》中公布,中国音乐市场排名已跃至全球第12名;随后,《2017中国网络版权产业发展报告》也指出,2016年中国网络音乐产业行业规模突破150亿元,相比2006年增加了10倍。

环球音乐大中华区数字音乐与策略发展高级副总裁Andrew Chan表示,“好的环境可以让大家享受到更多的好音乐,如果对版权尊重程度越来越好的话,无论是对内地音乐人还是我们唱片公司,能得到益处的不仅是唱歌的人,听歌的人也能得到益处。”

正是在独家版权模式的践行下,中国数字音乐版权迎来规范化,让更多的音乐从业者劳有所得,以此推动了整体市场产值的激增,同时也令中国数字音乐的发展形势也远比想象中更精彩:数字专辑、粉丝经济、音乐演出、音乐硬件等围绕音乐版权的衍生产业都在蓬勃发展。

未来怎么走?付费推进与模式的国际化接轨

经过版权教育,中国用户的音乐付费习惯已经在逐步树立。中国传媒大学佟雪娜教授在谈及音乐独家时表示,“如果有合适的模式,用户会愿意为音乐付费,但是音乐平台要在有一定条件的前提下才会想办法开发付费模式,独家就是这样的条件,它有助于推广音乐平台进行精细化运营。”

与发展更为成熟的网络视频市场一样,独家版权的推行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平台间在内容上的同质化,各平台围绕所拥有的独家内容差异化发展,也让数字音乐市场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景象:阿里音乐以高品质小众音乐+音乐电商取胜;网易云音乐将个性化推荐、UGC评论、创意营销打磨成重器;腾讯音乐娱乐则构筑“听看唱玩”的音乐生态圈。

而版权的规范建设,付费体系的建立,也让中国音乐市场迎来史无前例的国际认可。近90%数字音乐营收占比让中国成为数字音乐大国,流媒体年度30.6%的增长成绩再次让中国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和效仿的对象。在去年,IFPI国际唱片业协会《2016全球音乐报告》就已预言:伴随主管部门加大对侵权内容、网络盗版的打击力度,以及几大音乐平台的建立和扩张,中国正走向“真正的交易型音乐市场”。

现在,得益于贸易、技术、新的政府政策和文化改革等多种利好因素的影响,中国被普遍认为是下一个伟大的全球机遇,有可能与世界上最大的音乐市场比肩。对于中国音乐市场的前景,包括国际三大唱片公司华纳、索尼、环球在内的全球内容方都满怀希望。华纳音乐亚洲区总裁Simon Robson更乐观表示,“在音乐方面,多年前,前20名里找不到中国。但是我觉得中国市场有可能很快就能排到前三。”

几年前,网络音乐发展与盛行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产业精品生态环境,盗版的猖狂和市场的无序严重制约了内容公司的资金循环,十几年持续探底的产值走向令产业人才大幅流失,音乐精品出现断层。独家版权的合作方式成为唱片公司扭转发展颓势的福音,独家版权的授权收益成为各大内容公司的主要盈利来源,为公司投入内容创新、打造精品提供了必要的储备资金。

今天,独家版权对中国音乐产业的适用和助力已经得到证实,全球音乐正在看向中国。归根结底,基于对版权法规的遵守,建立对音乐的尊重,共同遏制盗版、培养付费习惯,才是从平台到用户、继续促进市场发展的首要要素。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