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的中国人出行,主要是时间和钱之间的矛盾,但在今天,口袋鼓起来的中国人要出门,主要矛盾变成假期和拥堵的冲突。尤其今年十一前所未有的八天长假,没几个人能按耐住想要放飞的心情,但万一堵在路上怎么办?
随着百度地图全新版本的推出,百度地图在持续进化避堵能力,人工智能在实践场景中的升级,正在将躲避拥堵从导航中对点和线的选择,变成覆盖整个出行流程的全面解决方案。“怕堵就用百度地图”,如果成为老百姓的出行常态,将是对智慧中国的极大升级。
十一破堵局,百度地图从出发前开始
传统上治理拥堵,人们主要的关注点集中在路上,交通部门主要力量投入在对道路的规划和管控,手机地图的避堵功能也主要聚焦在导航道路的选择上。不过优化的空间并不只在于此,比如百度地图和北京交警合作的信号灯项目,就开辟了对城市交通智慧升级的道路,百度地图用户端也不断完善出行场景下的细节,更好的帮助用户躲避拥堵。
十一“堵局”通常规模庞大,远非一般措施可以解决问题的,根据百度地图大数据预测从10月1日0点开始高速公路就进入高峰,怕堵就必须要做更多准备。在本次百度地图十一版本中,新增了“路线历史用时”功能,通过柱状图的形式为用户展示过去七天当前路线用时,方便提前安排好行程,从出发前就躲避拥堵。
另外常见的场景是用户突然发现前方路况不对需要更换路线,以前要么停车开导航,要么就只能靠自己摸索。但新版百度地图实现了全流程语音操控,开车途中喊“小度小度”唤醒智能语音,双手不离方向盘、甚至都不用看手机屏幕,就可以让百度地图助自己逃离拥堵地带。
岂止老司机怕,智慧城市终将不堵
很多人已经了解百度地图结合路况,针对用户实现个性化的避堵,但这一功能在新版本中的进化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可能不太容易一下子感知到。但周边的细节完善却不一样,“怕堵就用百度地图”,还体现在对用户出行效率的提升,甚至是对用户出行习惯的改变。
很多司机会有这样的体验,路上走的还算顺利,最后找停车位却耗去半小时,寻寻觅觅的人会焦躁,还很容易和其他人产生摩擦争斗。新版百度地图在智能停车功能上做了更多优化,导航结束前会提醒驾驶者,与此同时,依托大数据对区域停车场空闲程度进行预测、同步显示停车场类型、收费标准等信息,让驾驶者实际遭遇的拥堵时间大幅减少。驾驶评分能够帮助车主评估自己驾驶习惯中的不足之处,百度地图独创首发的“Go聪明”功能,则实现跨交通工具的智能交通方案推荐,在提高出行者效率的同时,对城市交通资源的优化分配也能发挥作用。
拥堵在百姓眼中影响生活的愉悦,实际上在主管部门的眼中,更是一块需要啃下来的硬骨头,但限于种种原因,中国的交通管理进步速度很难跟上城市车辆的增长速度。随着百度地图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出行领域,在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对每个用户的全面避堵帮助,也将促进整个城市的秩序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