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从清源创投看硅谷清华系:大洋彼岸的华人创投生态圈

   时间:2017-10-30 10:33:30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硅谷向来是传说诞生之地。截止2017年下旬,全球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公司数量已达147家,硅谷这方独特的创新土壤贡献了相当大的比重。

近几年,这个世界闻名的硅谷创投圈生态正在发生一个重大变化——华人创投圈崛起。

越来越多华人投资人和创业者的身影出现在硅谷的Demo Day、路演现场和咖啡馆。一个带有独特文化印记的华人创投生态正在慢慢形成。

其中,清华系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在硅谷,清华系不仅输送了大量的技术支持和创业新锐,也通过充分调动各种资源、打造强大的校友网络,正逐渐形成一个健康的创投生态。

90后华人创业者,实验室里的冒险家

清源创投的管理合伙人邵旭辉,金学成和王金林就是三位清华系的硅谷投资人。

他们观察到,最新一代的硅谷90后华人的创业热情非常高涨。把高校实验室中的科研成果转化成商业价值,正成为一种主流选择。90后们正在渐渐摆脱掉传统眼光里给华人贴上的“保守”、“风险规避”标签。他们不是很在意物质层面的追求,主观能动性强,更愿意冒险。

邵旭辉说:“这批年轻创业者们,大多是国内高等教育背景。他们亲眼目睹了中国十年经济的超速发展,同时也受到了众多华人资本的支持,对于他们来说,创业的风险并没有那么大。”

宫恩浩是这批90后大军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五年前,他从清华生物医学工程系毕业。和很多清华优等生的路径一样,他拿着offer飞到大洋彼岸,在斯坦福的电子系主攻医学影像方向。斯坦福不仅是全美闻名的高等学府,更是一方创业热土,学校里的StartX项目是全美排名前十的加速器,孕育出了众多知名创业公司。身在其中,宫恩浩也受到了这种气氛的感召。

斯坦福StartX加速器

他在自己从事的研究中看到了宝贵的机遇窗口,最初那股“不怕输”的勇气让年轻的他决定一试身手。

2014年底,他和斯坦福的同学联合创办了专业图片大数据处理的软件Polarr(泼辣修图),上线的三年内经历了48次迭代和4次重大升级,突破了1000万的用户量,并在2015、2016年入选苹果官方Best of App Store名单。

不久前,宫恩浩又和两位斯坦福教授合作开始了他的第二个创业项目,用AI技术做医疗影像诊断的深透科技(Subtle Medical),扎实而前沿的技术能力也备受瞩目。

Subtle Medical官网截图

而很多华人VC,则是这些年轻创业者背后的梦想推手。

其中清源创投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这家华人VC背靠清华校友网络,主攻方向为人工智能、企业技术及应用和生物医药,以清华为中心,辐射整个硅谷创投圈。

就在不久前,清源创投推出了T(x)创业者培养计划。宫恩浩的医疗领域图像智能处理的项目就是被T(x)选中的项目之一。在宫恩浩这第二个公司还没正式成立之时,清源创投就决定投资这位校友。

“本科的时候来斯坦福做summer research,认识了金学成学长,也是我的直系学长,所以很早就跟清源创投有了联系。”宫恩浩回忆道。“因为都是清华毕业,有校友这一层关系,投资人明显会更加信任,DD(VC尽职调查)的时间上都会比其它VC短很多。”

除了提供一笔资金以外,清源创投给宫恩浩推荐了众多可能的投资人,并由此帮助他完成了一笔更大的融资。此外,清源创投还通过另外一个重要优势,在他创业过程中提供持续的支持——以清华企业家协会以及校友为中心的生物医疗从业者网络,提供运营、对接、落地转化等各方面的帮助。

从成立公司、融资到找律师、再到解决知识产权、数据产权方面的问题,在这家清华系VC学长们的指导下,宫恩浩和他的团队每一步都走得很稳健。

借力而行,顺势而动,华人VC们为这个时代那些有智慧、有胆魄的年轻人们打开了新窗口。

信任,是清华系创投圈的基础逻辑

和90后不同,那些三、四十岁的华人创业者往往是90年代清华毕业生,在北美大公司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工作经历。邵旭辉发现,这类人往往不满足于固守自己的舒适圈,或早或晚,都会选择转型成硅谷创业界的新锐。

Danny Zhong被清源创投投资的时候,已经是他创业的第七年了。

这位创业老兵90年代从清华毕业后,到伊利诺伊香槟大学继续攻读计算机,而后顺理成章地进先后在摩托罗拉和亚马逊做工程师。但是,工作十几年后,Danny Zhong内心开始有隐隐约约的想法,希望能走出一条更宽广的发展路径,机缘巧合下,他心一横决定辞职创业。

尽管有一手过硬的技术,华人在硅谷创业也会遇到瓶颈。主要原因在于深层的文化和社会融入障碍。早期硅谷VC圈基本全是白人,所以二十多年前硅谷最早那批华人创业者找硅谷VC基本都吃了闭门羹。

这一点,Danny Zhong感触颇深。在最初融资的时候,因为身份和背景,他被美国投资人质疑“你们中国人做这个东西(to C的项目)不行”,融资之路并不算顺遂。

但是,清源创投对于校友却给出了足够的信任。“虽然中国人在美国做消费者级的产品并不常见,但他的项目做到了商业模式和技术上的完美结合。”邵旭辉说。在商业模式上解决了一个普遍的痛点,同时又有扎实的技术作为辅助,同为华人,他们仅仅是剥除了一部分美国社会的固有偏见,就清晰地看到了这个项目的优势。

清源创投投出这第一笔资金后,创业者们获得的不仅仅是纯粹金钱上的支持,以及背后的无数资源网络,更是在硅谷创投圈已经耕耘多年的一家知名基金的背书。而这对于他们进一步融资有着极大的意义。

今年三月,Danny Zhong带着第二个创业项目、美国保险管理平台“Safe Butler”二度进入硅谷顶级孵化器Y Combinator。在清源创投的帮助下,从八月开始融资至今,融资进展快得超出了他的预期。

Safe Butler产品界面

“华人或是校友关系能够提供的最重要一点就是信任。” Danny Zhong说。投资的本质是对人的洞察,而信任正是这个清华系华人生态圈的基本逻辑。

抱团取暖,打造属于华人的硅谷生态圈

从清华毕业,在美留学,毕业后留在美国工作或创业,已经成为一类清华人的典型发展轨迹。根据清华校友会数据,硅谷的清华人数量已经超过了10000人。

邵旭辉说,虽然近两年的创投市场并不像之前火热,但硅谷的华人创业团队技术领先、团队优秀,正如雨后春笋生长起来。

而邵旭辉所在的清源创投,非常看好这一批中国创业者们。过去数十年,他与另外两个合伙人王金林及金学成都在硅谷大公司的管理层浸淫多年、也都有着多年的投资经验,“这些宝贵的经验,让我们打好了基础,能够协助华人创业者走向成功。”邵旭辉说道。

不管是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和企业软件等领域的深厚经验、还是从无到有在硅谷大公司中带领团队打造产品的管理经验、或是强大的硅谷人脉网,最终沉淀下来的都是给创业者提供的种种资源及帮助。

与此同时,更多美国本土的投资人也看到了中美跨境未来的可能性,不少美国投资人选择加入清源创投,更好地参与其中,其中包括Palantir的产品副总裁Eric Rosenblum,也是如今清源创投的投资合伙人之一。

在成立之初,清源创投就投资培育了多个优秀的创业项目,包括Percept.ai、Pixlee、NamoCell、WayLens、Jingchi等等,其中很多是由华人校友一手创办。

除此之外,依托清华及其他一流高校的强大优质校友资源,清源创投已打造了一支阵容强大的导师团队。成员包括硅谷地区的企业高管、教授、创业家和知名投资人,几乎涵盖了所有技术创业可能会涉及的领域。这些事业成功的前辈,用自己的人脉资源和对创投领域的深刻理解,倾力帮助创业路上的创业者们。

在可预见的未来,各年龄阶段、各领域的清华华人创业者和投资人将会合力形成硅谷的一股重要力量。

正如邵旭辉说:“我们希望能够扶植优秀的年轻人,不论是就业、创业还是在大公司内继续发展。我们通过清源创投,正在为一个属于华人的硅谷生态系统贡献力量。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