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以消费者为中心,三星Note8如何树立全新旗舰标杆?

   时间:2017-10-31 10:10:25 来源:搜狐科技 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最近两个月手机行业的焦点聚集到了三星Note8和苹果iPhone X上,作为当下两款最具代表性的旗舰级产品,消费者除了关注产品本身,也将目光聚焦到了产品服务,安全品质等方面。而对于苹果电池门的持续发酵,三星的一系列本土化服务更显走心。因为在笔者看来,三星在这些方面确实更以消费者为中心。

一,八项检查背后,三星要彻底杜绝电池安全隐患

现如今,手机屏幕越做越大、性能越做越强,电池容量自然也必须跟上。但与此同时,电池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需要强调的是,三星针对智能手机的电池实施了八重安全检查,全面提升手机电池品质,彻底杜绝安全隐患。

这八重安全检查包括耐久性测试、目测检查、X射线检查、充放电测试、TVOC(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测试、拆解测试、增强使用测试、△OCV(增强开路电压)测试。从这些测试项目来看,有如下两点值得关注:

第一,三星几乎采用了所有的方法来全面、深度的对手机电池进行安全检查,从目测、X色线、电池拆解等不同的方法来看,三星致力于通过由表及里的方式去挖掘每个可能的产品缺陷,能通过如此严格的测试,其品质自然不容置疑。

第二,三星模拟了各种不同的用户使用环境,比如在耐久性测试中,三星就执行了包括过充测试、穿刺试验和极端温度测试等一系列测试,确保在任何极端环境下电池都具备足够的耐久性。而在增强使用测试中,三星通过强化试验模拟消费者使用场景进行增强使用测试,确保在任何场景下,电池都能保持良好的工况。

毫不夸张的说,这八重安全检查是迄今为止对手机电池最权威的安全检查。不仅如此,三星在其他方面也做了很多改进和创新,比如通过改进电池安全标准来识别并解决潜在的安全漏洞,在电池周围加入新的支架设计避免电池遭遇物理损坏。在软件方面,三星对软件保护算法进行了改进,从而能够控制电池温度、电池充电电流和充电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独立从事安全科学事业的公司UL为Note 8手机电池进行了深入严苛的评估、测试与认证。在符合电池安全标准、电池性能对系统级安全的影响、电流及电池温度等方面,Note 8均表现出了稳定、安全、可靠的性能,同时,Note 8的电池芯与电池包符合UL 1642及UL 2054标准的要求,通过了UL的认证。

二,对品质的不断追求,让三星不断创造“第一”

对于旗舰机型而言,衡量其品质最重要的指标是否能为消费者提供创新的、具备颠覆性的体验。在这方面,Note8凭借其获得的多个“第一”树立了绝对领导地位。根据DisplayMate数据,Note8所搭载的屏幕为全球顶尖的OLED屏幕,可以给用户带来一流的视觉体验。另外,在DxOMark评分中,Note8获得拍照单项满分的成绩,这也证明Note8具备一流的拍照能力。同时,Note8还是首款集虹膜、指纹、面容三大生物识别的手机,既刷新了用户对手机安全的认知,也全面提升了Note8的科技含量。

这几点集中反映在Note8身上是相当令人震撼的。现如今智能手机的功能十分多元,所以,厂商为了推动产品热销,往往会在某一个功能上下足功夫,将其打造成吸引消费者的亮点。但像Note8这种近乎“全才”的产品并不多,而这背后的推动力量,正是来自三星对品质的不断追求。

能在某个领域创造第一很不容易,但Note8却创造了多个第一,这是相当了不起的。因为智能手机越往高端的方向做,创新的难度就越大。它不仅需要厂商具备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同时对手机全产业链的把控也必须到位,因为无论是屏幕的升级,还是拍照的提升,都会涉及到与之相关的一系列元器件的改变。基于三星在全产业链上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同时创造若干个第一也就不难理解。

三,以消费者为中心,三星建立完善的本土化服务

对于三星、苹果这类外来企业而言,要想在中国市场长久立足,不仅要靠创新的产品,也要重视中国的消费者,进行充分的本土化。而三星在这一层面也做得相当不错。

例如,三星为中国消费者推出了专属管家服务,强化售后服务升级,以解除中国消费者的后顾之忧。另外,三星之前还举办了S8高端体验馆全球巡展,对中国的消费者而言,他们可以近距离的感受三星所带来的优质、深度的高科技智能体验。

另外,三星在中国市场已经从单纯的投资设厂生产环节,发展到如今包括设计、研发、采购、生产、售后在内的完整本土化体系。这有什么好处呢?首先,它可以极大的降低三星在中国市场的生产、销售成本,为中国消费者制定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其次,它可以最快的将创新的技术转化为实际的产品,缩短从技术创新到产品升级的周期,实现唯快不破的产品战略。

总的来说,三星Note8能在中国手机市场掀起巨大的波澜,背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相信这些因素的推动下,未来三星还能创造更多奇迹。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