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深度融合之下 共享单车帮助老牌自行车厂植入互联网基因

   时间:2017-11-17 20:55:08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共享单车的快速发展,让老牌自行车厂迎来了一场狂风骤雨般的变革,并逐渐走向深度融合。而在这个过程中,共享单车带来的不仅是技术与模式的创新,还帮助这些老牌自行车厂植入了互联网基因。

共享时代到来 老牌车厂机遇与挑战并存

自2016年开始的这场共享单车潮,迅速改变了消费者对自行车的使用习惯:从买车到租车,从首选交通工具到短途出行。原本自行车行业赖以生存的模式中,由于使用人群的骤减,导致了分销商的衰败,依靠原本供应链存活的自行车企业变成惊弓之鸟。

惊恐过后,不少老牌车厂很快就发现,共享单车并不是个冷酷的杀手。在资本的推动下,共享单车给传统的自行车厂商带来庞大的订单数量:动辄上千万辆的订单,史无前例。

然而挑战接踵而至。并非所有的车厂都能接下共享单车的大单,只有兼具创新能力与过硬技术,又愿意接受盈利模式改变的车厂,才能够获得共享单车的青睐。

如今,在共享单车的带动之下,自动化的设备正在各个自行车生产厂房24小时不间断地运行着,产能翻番、利润翻倍。

去产能下 用科技将单车武装到牙齿

实心跑鞋胎,在经受长达6小时的超负荷运转之后,不能有裂纹;人体工学座椅,不仅要让骑行者感到舒适,还要方便调节,适应所有人的身高……在富士达车间里,一项项针对共享单车的创新实验仍在持续。

共享单车的发展,首次让自行车这个原本纯机械化的交通工具,附以一身的科技因子,而近乎严苛的检测,更是让共享单车的生产标准远高于行业水平。

以ofo为例,其对共享单车质量的要求近乎苛刻,101项源自用户大数据总结而来的标准,成为每辆小黄车合格出厂的标尺。就算是干了一辈子自行车生产工作的老师傅也不得不感叹,原先的生产技术已经远远达不到共享单车的生产标准。

实际上,以往自行车的生产更多的是小规模的零散生产,哪种车型好卖也只能靠在市场上小规模投放后摸着石头过河。而如今,共享单车将优质的自行车变成了标品,一条条生产标准也变成了机械臂上一个个精准的参数,这意味着大规模的生产已经实现,产能得到了升级。

“这是一场自外向内的改革,它正在重塑传统的自行车行业。”天津富士达集团分公司总经理孙昊表示,这倒逼了自行车行业去产能的过程,也推进着行业向高品质化进发,无法顺应潮流的企业终将被洗牌。

植入基因 互联网改变的是思维方式

共享单车企业给传统的自行车企业带来的不只有订单和技术的革新,更为他们带来了互联网基因。

实际上,共享单车的兴起并非偶然,因为这一模式解决了人们短途出行不便的问题,同时还将其赋予了更多的含义:共享单车是年轻人线上线下社交的新工具,也是人们信用积分的新来源。而如ofo小黄车等共享单车所搭建的开放式平台上,越来越多的可能性与新玩法仍在不断迸发。

顺应了当下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是互联网的思维方式遵循的原则。而在传统行业的供给侧改革中,不充分、不平衡的生产往往与需求端产生偏差。所以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是否能够植入互联网思维,也成为其转型成败的关键因素。

从害怕到合作,从尝试到拥抱,老牌自行车厂似乎已经领悟到了互联网的真谛,也正顺应这样的潮流而动,向着更多可能的未来迈进。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
关闭
ITBear微信账号

微信扫一扫
加微信拉群
电动汽车群
科技数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