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映盛中国:数字营销的创新变革之道

   时间:2017-11-23 11:31:18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广告人》杂志12月刊映盛中国创始人兼CEO谭运猛博士专访

谭运猛,映盛中国创始人兼CEO,国家信息安全产品认证管理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营销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微信营销360度指南》《移动互联时代的O2O营销革命》作者。曾荣获“金比特奖-领军人物大奖”、2015TMA年度移动营销领军人物”“2015数字营销年度影响力人物”“2014年度移动营销杰出贡献人物”等奖项。

经过多年互联网互动营销的历练,如今,映盛中国已形成覆盖华东、华中、华北三地的产业格局。公司拥有400多人的精英团队,超过3000家网络媒体资源,超过150座城市的成熟执行经验以及超过30种媒介传播渠道。进入数字营销的下半场,随着社会化媒体和用户的不断变化,企业的社会化营销面临各种困惑。数字营销如何深入?品牌社会化营销该如何布局?带着这些困惑,广告人杂志专程采访了映盛中国创始人及CEO谭运猛博士,同大家分享映盛中国的行业看法和业界主张。

ADMEN:2017年已到尾声,您认为2017年,数字营销的整体发展呈现出哪些特点?

在过去的2017年,“创新”与“变革”可视为数字营销行业发展的关键词。消费者的主体地位逐渐稳固,媒介环境以更快的速度跨界整合,各种营销新技术层出不穷,这一系列变化都推动数字营销向深度创新和转型变革的方向发展。整合数字营销多环节的完整产业生态正在逐步形成,内容升级与技术落地的特征在2017年表现的尤为明显。展望2018,数字营销行业将继续围绕用户打造新的营销生态体系,创新用户体验,变革营销机制,以此打造全渠道、全触点的营销新模式。

ADMEN:当下,广告的投放成本日益攀升,数字营销的投入逐渐走高与关注度逐渐下降开始成负相关趋势,这也反映出互联网时代的流量红利正逐渐消失殆尽,在这种背景下,谭总您认为数字营销的发展突破口在哪里?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传播渠道越来越多元化,从主流媒体到细分媒体、垂直媒体、KOL,流量非常分散。消费者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优质的流量必然也是有限的,由此带来的流量成本也是日益增加。流量红利的结束意味着单靠流量已经无法完成品牌的营销发展目标,所以后流量时代下,需要新的营销策略。

首先,在消费者层面,要把脉个性化。眼下是“消费者定义品牌”,精准地识别消费者、转化消费者,进而基于消费者的需求融入产品、平台、服务、分享和体验来优化营销策略,触达消费者“私人订制”的消费诉求,已然成为数字营销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其次,在营销渠道和内容层面,依靠技术的提升和转化,数字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之于数字营销,一方面,数字新技术让跨场景的信息互联成为可能,另一方面,数字新技术也让跨平台的数据互通落到实处。VR技术将数字营销从现实带向虚拟,AI技术将数字营销从现在带向未来。精准把握数字新技术带来的营销机遇,不断丰富数字营销手段,在无限扩展营销接收面的同时,实现数字营销信息流的双向流转,必将成为数字营销产业发展的新业态。

ADMEN:有人说数字营销将会被智能营销代替,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智能营销是在数字营销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数字营销与智能化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将运用到人工智能。智能营销赋予了数字营销更多的可能,但是营销作为一种“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服务性行业,无论是大数据、AR、VR营销,还是AI智能营销,都无法完全意义上取代数字营销。相反,两种营销方式不是对立存在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智能营销让数字营销更精准、更有效率,数字营销则让智能营销有了更多的“人情味”,二者的融合发展将有利于营销的质量升级。

ADMEN:营销正在经历内容与渠道之间的双重抉择。以内容致胜还是选择更合适的渠道,是数字营销成败的关键。对此,您对于广告主有哪些好的建议?

之所以有内容和渠道的选择两难,主要是在面对不同的营销需求时,所需要的形式和方式是不同的。就像雷军曾说:病毒营销的关键不在渠道,而在内容。确实,在过去这几年火热的网络直播以及短视频中,内容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但是我们仍能发现,网剧中千万级别的中插广告源源不断,10W+公众号的广告投放备受青睐,广告主根据自身产品特性在最佳渠道的选择上一掷千金,这些都说明营销的渠道不能小觑。因此,在“眼球经济”的环境中,好的内容配合以适合的渠道才是广告主最该权衡考虑的问题。

ADMEN:映盛中国在数字营销方面,取得过哪些显著成绩,做过哪些经典案例,请举例。

映盛中国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凭借资深的团队、优秀的执行以及丰富的资源,先后为200多个不同领域的品牌提供服务。在2017年,荣获多项大奖,这一年中,比较典型的社会化营销案例包括:韩国艺匠打造的社会化营销“美一次,别错过”、东风标致308【代言人】、“Hello女神 风光580” 、咪咕影院“你想约谁一起看电影”,以及东风风光580超级公路粉丝节传播营销案例、东风风光580新车上市等。

汽车数字营销、移动营销是公司现有业务模块之一。其中,东风风光580的系列营销,在过去一年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结合目前国内汽车市场,我们不难发现,SUV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不论合资还是自主品牌都在极力抢占市场,在新车推广、市场营销方面百花齐放。对于东风风光580,我们从品牌、产品、口碑三大层面展开营销策划。在品牌层面,彰显“以用户为中心”的品质自信,持续传递品牌创新基因;在产品层面,在延续风光580知名度的基础上,全面塑造美誉度;同时,在口碑层面,激发优质用户口碑,营造“人人都爱风光580”的良性舆论环境。在媒介、内容和用户之间建立了有效的串联,提升营销效果。

ADMEN:2018年,在数字营销方面,映盛中国有哪些新的产品或是战略布局?

在未来的一年里,公司的发展规划可以分为对内和对外两大方向来说。对内,我们要提升团队的业务能力,提高专业水准和服务意识。同时,加大在移动营销与系统平台开发方面的投入,在语音识别、人群画像等即时性营销技术方面产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将映盛中国打造成完整数字营销产业生态下的智能化数字营销公司。同时,在对外方面,基于既有的微易汇微信场景营销系统、映盛会议管理系统、映盛数据管理系统等产品的成功运作经验,将内部的技术研究成果与客户的需求进行产品层面的对接,在存量经济环境下,输出满足数字营销发展趋势的最新的数字营销产品,更好的为客户提供数字营销服务。

ADMEN:除了数字营销,近几年,映盛是否还有其他模块的布局,请跟我们介绍下。

现在社会发展快,大家的经济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也越来越关注健康和养生。所以我比较看好养生大健康产业。目前黑金根已经在玉龙雪山建立了2100多亩的玛咖种植农场,在丽江加工生产整套玛咖系列产品,完成大健康方向的全面战略布局。另外,在校企合作方面,映盛与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科研、产品、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了稳定的合作模式;此外,映盛中国从数字营销的主营业务出发,与个性化资讯分发平台——一点资讯进行战略合作,成为一点资讯在湖北地区的唯一代理商,双方基于对用户更精准的分析,共同拓展数字营销在新兴融媒体环境下的营销之道。

ADMEN:未来,您希望映盛中国发展成什么样子?达到怎样的程度,算是符合您的期待值?

未来的映盛中国,将形成专业的数字营销一体化公司。在技术研发、策略制定、危机公关、项目执行、用户洞察等多方面着力,打造以专利技术为内核的竞争壁垒。同时通过与知名高校的合作,以权威榜单、行业深度报告的形式制定数字营销效果评测的行业标准。

另外,在业务拓展方面,映盛中国将探索数字营销与其他行业的“互联网+”转型方式。在教育、旅游、房产、医药卫生等领域与行业知名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同时以模块化的功能与市场化的产品帮助客户企业内部的运作机制优化升级,帮助传统企业进行互联网转型。

过去的30多年,有更多的机会“时势造英雄,时势造品牌”。但如今,不管是消费者、传播媒介还是品牌商家的营销要求,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去中心化”成为目前很多品牌商家在选择营销合作公司、媒介的一个趋势。佛家箴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要想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让自己的思维跟上时代变化。始终专注于服务客户,发挥行业专业水准,带领企业紧跟时代步伐积极转型,才能让不止一个人走得更远,还让一个团队,整个公司走得更远。

ADMEN:在团队领导方面,您有哪些心得,您认为员工眼中的您是怎样的?

古人常说“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长远者,不足以谋一时”。在团队领导方面,关键在于着眼全局,既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又要给团队部门放权。对于团队个人,就是提升执行力,因为个人执行力决定个人的成败,企业执行力决定企业的兴亡。

在工作中我会比较严肃、苛求完美,但是生活中我们可以打成一片,成为他们的“谭爸爸”,也许对于他们而言,我可能既有着家长的慈爱角色,同时也肩负着“老板”该有的责任。

映盛中国(INSUN CHINA),作为最早涉足互联网营销的专业服务商,在互联网互动整合营销和移动营销领域拥有强大实力和卓越口碑,立足于多套自主开发专利技术的互联网营销与网络公关执行分析系统矩阵,为客户提供:互联网互动整合营销规划与执行,互联网公共关系(EPR),社会化媒体营销策略制定与实现,移动营销策略制定与执行,互联网舆情定制化解决方案&分析报告,以及快速实现销售线索或品牌效应增长的各类整合营销服务组合。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