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宣布,从12月1日起,微信信用卡还款也将收费。这距离2016年3月,微信宣布对提现功能收费,仅仅过去了一年多。
在移动支付领域,微信和支付宝无疑是两大巨头,成为巨头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收费,是不是有点“不地道”?免费的时代终结了吗?背后的原因可能没有这么简单。
截图来自:微信
理由“不意外”
11月7日,有媒体发现,微信在“信用卡还款”的常见问题一栏悄然挂出《关于微信信用卡还款收费规则的说明》,规定自2017年12月1日起,将对每位用户每个自然月累计还款额超出5000元的部分按0.1%进行收费(最低0.1元),不超过5000元的部分仍然免费。
具体要求说明,同一身份证下的多个微信账户,共享每月5000元的免费额度;手续费在用户进行还款操作时与还款金额一并支付;此外,为他人还款时,占用支付方的还款免费额度,不占用被还款方的免费额度。
信用卡不同于常规的移动支付,并不属于高频动作。每个月的5000免费额度对于普通用户而言,也是可以满足基本需求的。
而且,用移动支付并非信用卡唯一的还款方式,信用卡持卡人关联发卡行储蓄卡账户,就可以自动还款。再或者去柜台、自动存取款机也是可以操作的。
中新社发 胡庆明 摄
但相反,如果移动支付在信用卡还款方面选择收费,反而可能会让一部分用户流失,如此看来,这实在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那么,微信作出这样决定的背后是什么原因呢?正如去年提出提现收费一样,今年信用卡还款收费给出的理由是一样的:成本压力。
回看2016年微信宣布开始提现收费时,马化腾算过一笔帐,消费者使用第三方支付消费,商家会给第三方支付手续费,但如果是个人之间转账,“经过第三方账户,一进一出就又回去了,停留的时间连一天都不到”。他更是直言,即使算上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获得的利息收入,微信2016年1月份的成本还是超过3亿元。
同样,信用卡由微信还款需要通过腾讯旗下在线支付平台:财付通。而财付通支付给银行的每一笔还款都是有支付通道手续费的。
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记者采访时就表示,不仅是微信,包括支付宝等其他第三方支付平台,一直在为用户承担相应的成本。从企业自身角度来讲,平台免费服务确确实实在初期能够为平台迎来大量的客户,但在客户及交易体量大到一定程度后,巨大交易成本实际就推高了平台运营成本。
中新社发 王海滨 摄
好在,微信也给客户留出了信用卡还款收费的缓冲期。据了解,该新规将于下月起实施,但在2017年12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将实行手续费减免活动,即每人每月累计还款2万元以下,费用全免。
而且,在付一夫看来,这次收费规则调整对绝大多数用户来说不会产生太多影响。因为,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今年初发布的《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蓝皮书》显示,70.52%的用户平均每月消费金额不超过月收入金额的50%,“每月消费占总收入的比例”最多为30%-50%,达到37.98%。而大部分持卡用户月消费信用卡不超过5000元。因此,大多数用户每个月信用卡的还款都也都不会超过5000元。“当然,不排除个别用户每个月用信用卡消费几万元的案例,不过如果消费水平已经到达如此的高度,那么0.1%的手续费对他们来说也不算什么了。”
是一个时代的终结,还是不该开始的开始
微信的信用卡还款收费已经来了,支付宝还会远吗?作为移动领域的两大巨头,微信和支付宝实在难以让人不相提并论。
就像去年微信支付取消免费提现政策后不久,支付宝也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公告称,10月12日起,支付宝将对个人用户超出免费额度(2万元)的提现收取0.1%的服务费。
但支付宝也好,微信也好,那次的收费的范围都没有包含快捷支付。两家的意思很明白,微信和支付宝并不想只做那个转账的工具,它还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花钱。这样才能提升用户黏性和平台与线下业态的连接能力。
目前来看,这次调整信用卡还款规定或许目的没有提现收费理由那么多元,但至少我们似乎看到了,那个免费的时代或要终结了。如果说移动支付是以“免费”作为入场券,那么技术革新带来的便利才是它赢得喝彩的重头戏。
付一夫认为,各支付平台的“上半场”之争主要是在于争先恐后地吸引流量与占据场景,这一过程难免要进行大规模真金白银的“烧钱”。当种种支付场景已经基本被各大平台瓜分完毕,同时流量红利已经见顶之际,移动支付的“下半场”之争也随之到来。
中新社发 王海滨 摄
那么,所谓的移动支付“下半场”会是什么样的呢?
付一夫分析,进入移动支付的下半场之争,各大巨头的业务重心与竞争场景也会有所转移,具体将涉及以下几方面:
第一,“金融生态”之争。所谓“金融生态”,本质上就是“支付带来的叠加价值”,包括信用、理财、保险、信贷、营销等多种服务,在提供消费者便利的同时,引导商家更多地接入和使用。
第二,海外扩张之争。在国内移动支付竞争升级的背景下,海外市场将会成为各大巨头竞相争夺的下一块肥肉。目前,除最初的东南亚市场外,移动支付的新战场不断扩围,并且已取得显著成效,美国、欧洲、非洲均出现中国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身影。不过,就目前来看,国内支付平台的海外扩张之路依旧任重道远。
第三,支付安全之争。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数据化带来了便利,但是数据化带来的安全问题也正在逐渐凸显,如何满足安全刚需将很可能成为下一个百亿、甚至千亿级市场。因此在移动支付的下半场,安全也将成为主战场之一。
他还表示,移动支付的本质依然是支付,既然是支付,就与消费和零售密不可分。而今,在国内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以及新零售的强势来袭,移动支付也会随之在未来有新的变化。比如苏宁集团现已在南京、北京、上海等地开设了无人店,其中当以“刷脸支付”黑科技为代表的新模式正式来到我们身边时,移动支付的下一轮革新或许也就为期不远了。
中新社发 王冈 摄
于此同时,付一夫还认为,移动支付带来的不仅是便利和效率,更应该是凭借其数据化特征,更好地连接商家和用户,助力于厂商更精准地研发产品,设计营销策略。也就是说,除了支付外,移动支付还可以给商家提供营销、数字、数据上的帮助等,商家深入了解消费者的方式得到了改变,为消费者提供更精准化的营销,这些都是移动支付给商业主体带来的价值。“因此,在未来,随着打通线上与线下的新零售模式的不断发展与成熟,相信移动支付也会成为‘赋能’新零售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张文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