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40亿美元融资之下,危机交错的滴滴

   时间:2017-12-22 09:33:39 来源:搜狐科技 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滴滴今日公布的融资消息,夸克君上周其实已知悉。

一些人觉得很突然,因为滴滴现金储备足可应付未来两年甚至更久的常态运营。如今又来40亿美金,看上去,它有大把时光消磨了。

不过,我要说,此刻的它,应该也是危机转换最明显的时刻。甚至可以说,这笔融资,有出于对新一轮危机的反应。程维接下来的压力,恐怕会比过去变得更大。

不是刻意渲染什么。

看上去,滴滴确实早已是全球最大的移动出行平台,无论品类、覆盖、技术、用户、数据、品牌,当然还有国际化等,都已颇具想象空间。政策面虽然仍有一些地方上落地的阻碍,整体来说,已不是这个周期的最大阻力。

你看这里一组数据,就颇具震撼性:滴滴平台产生的日订单量达2500万单,高峰时段,每秒甚至达600个订;每天处理的数据高达4500TB,每日新增轨迹原始数据70TB,每日路径规划请求超过200亿次。

但我们观察到的压力面,却来自产业面的快速变化。粗略地说,来自一种日益复杂的生态体系的冲击。后者可能会导致滴滴的出行概念沦为一种生态服务的标配“模块”,挤压它的商业模式。

过去,“出行”概念确实称得上一种独立的商业模式。但随着中国第一波移动互联网热过,整个社会层面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程度提升,新旧经济快速融合,纯粹的“出行”概念已经开始弱化。

你肯定能想到,一些新的竞争者。比如滴答们、美团打车们。相对来说,我不看好滴答们这类独立的出行平台。但我对美团这类公司的涉入保持着强烈关注。我想,它之所以敢在这个周期涉入其中,绝不是纯粹定位于移动出行概念,它应该建立在强大的餐饮、到店、到家等等碎片化需求、场景基础之上,后者隐含着丰富的物理链接空间,以及基于技术、数据、用户、车辆、位置、服务等要素的商业运营空间。

还有一些潜在的对手。比如那些具有强大物流体系服务的公司。比如京东们、苏宁们、饿了么等,传统的物流玩家等等。

前几天,当京东物流发布全新战略后,我曾预言它未来会增加京东电商平台之外的更多品类,未来也有物联网、车联网、智能交通之类的空间。

我的意思是说,如果只是局限在“出行”领域,这一定位未来会面临OTT化、工具化危机。虽然逻辑上,它仍还有庞大的市场空间。

这个里面,你应该能看到,纯粹的出行,越来越像是诸多场景的“连接器”。时髦点说,它日益成为新零售时代的一种标配式的服务模块。

而作为一种独立的商业模式,它的概念价值面临持续弱化。

这种趋势演变背后,是整个ICT、消费在中国整个社会诸多层面的日益深化。过去,“鼠标”与“水泥”割裂的年代,许多要素更多基于虚拟平台,它们的链接更多也是通过线上完成。而今,各种丰富的线下要素被重构,参与其中,物理的链接诉求比过去更为强烈。

而且,我还要补一句,未来的商业运营,固然有偌大的全球化,但更为动人、深入的部分,会发生在更小的区域、单元。基于地理空间的运营会变得极为精细,从而会将“出行”变身一种整体运营的一部分。

“出行”本身更多还是“链接”。本质上,它不是“场景”。

如此,滴滴们的商业模式就会面临巨大考验。它们需要重定愿景,讲好一轮新故事。

当然,你会说,过去两年多,滴滴早就不大说自己是一种“出行平台”了。它也在持续不断地讲述新故事。

我们确实也观察到,涉及到战略、愿景时,滴滴的话语体系发生过变化。最初是“打车软件”,然后是“出行平台”。今年8月,程维说,滴滴未来会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运营商”。而最近,他结合技术、数据讲“交通互联网”更多。

“全球最大的汽车运营商”与“交通互联网”,这两个概念其实都还不错。

前者里面有诸多可以分解与铺陈的部分。比如技术、数据、2B、2C、垂直化(汽车后市场甚至全产业链,容纳汽车电商平台等)、智能交通、车联网甚至物联网;后者除了这些,更多强化了一种社会化的基础设施形态。如此,滴滴的使命驱动、社会责任、“赋能”等等话题,也是很顺畅的。

但很明显,这类概念、愿景定位,没有一个漫长的周期,很难见到成效。而且,一些方面,政策限制比较多,不会比当初颠覆出行轻松。

此外,汽车运营商、智能交通、交通互联网之类,竞争者众。不要说BAT全部涉入,几乎全球所有科技巨头都在制造这一概念,整合资源,朝这一领域延伸过来。

因为,互联网+汽车行业,不但在产品形态上可集成几乎所有ICT要素,具有强大的系统集成效应,更是可以连接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服务及环境,还有物与物。

我们确实也看到,有消息说,滴滴还不排除会进军O2O化的服务,逆向整合,涉入美团点评、口碑们的地盘。

只从逻辑上说,这确实也是我们两年前所能预见的一幕。

这个行业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生态体系的博弈。理论上,这种基础设施服务,具有强大的管道型、平台型特征。就像美团点评们布局出行一样,滴滴们从连接、管道延伸到具体服务,场景看上去也很自然。

它确实有讲述更多新故事的空间,未来的场面似乎也很辽阔。

但滴滴博不可能忽视中短期的压力面。

它刚从一段残酷的补贴大战中走出来,2017年“蹲下去”,提高了部分体验,提升了内部管理与治理能力,沉淀了整个品牌的力量,修复了许多复杂博弈带来的负面影响。但在“移动出行”概念产生更大的商业成效前,上述愿景定位不太可能获得真正成效。

而且,滴滴还面临IPO的考验。它的估值已经不低,连续多轮巨额融资,尤其此次40亿美元之后,股权再度稀释的空间恐怕不太大了。也就是说,滴滴要么能在未来1到2年内登陆资本市场,要么能在这一周期形成规模化造血的机制。

这对它来说都不太容易。要看到,整个行业尤其资方对于一些概念企业越来越显得没耐心。而外部整个经济环境的变化,也很难绕过。

就是说,此刻的滴滴,应该也在跟时间赛跑。40亿美元来临后,程维的压力应该比过去更大。

我还有更多担忧的部分。不过,写下这些,是否意味着我们已不看好程维与滴滴了呢?

恰恰相反。我对滴滴的信心,其实同时也还更多:

一、这个庞大的市场,独立、专注地精耕细作空间还很大,远没有尽头。

“出行”概念确实面临各种潜在对手冲击,但考虑到这个领域的规模与纵深,以及它所连接的各种场景,滴滴平台的独立性与专注度,还是一道屏障。

其实,过去一年一些争议话题,比如所谓动态加价等,看上去导致了滴滴的被动,但我的体会是,无数的民众已无法脱离这一服务了。如果此刻有什么强制力量将滴滴们代表的移动出行剔除在市场之外,那肯定会引发一场民怨甚至社会危机。

一个生态体系博弈的时刻,整个行业与细分领域具有相当独立特征的核心玩家,反而会因为融入其中,从而具有一种整体的稳定性。

二、程维与团队的隐忍。

程维说,2017年,是滴滴“蹲下去”的一年,2018年将是“跳起来”的一年。显然,他应该早就预判到未来一段的挑战,所以,整个2017年,滴滴看上去不像2016年及以前那样眼花缭乱,但一直在练内功。2018年,我们相信,他应该能带给这家公司非常关键的变化。

三、40亿美元融资的画外音。

两大机构,也即阿布扎比慕巴达拉、软银集团,都不是那种短期套现的风格。尤其是软银,过去多年,已经深深融入中国互联网业的生态体系。

滴滴若是牺牲规模与愿景,纯粹追求盈利,这个阶段应该也没多大问题。但程维绝不可能甘心于此。两大机构有望将给滴滴的精耕细作,尤其是长远的AI技术积淀、壁垒破除、产业链构建、场景搭建、国际化落地等方面,创造一个更大的缓冲。

软银之前成立的愿景基金,要扩到1000亿美元之上。除了资本,其实,它还有许多独特的资源,尤其覆盖亚太的ICT设施、以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设备、以ARM为核心的开放的移动互联网生态,加上它早期在电商、内容等许多领域的布局,能给滴滴带来许多支撑服务。

我们看到,滴滴表示,这笔融资未来将主要用于AI人才贮备与技术投入、智能驾驶与智慧交通能力建设,以加快构建新能源汽车服务体系。这明显更重视内在体质的提升与生态体系的锻造了,能看得出一种沉稳。未来,它应该也会将业务进一步结构化分层,形成从技术、数据、行业到具体应用的端到端的服务体系。它的参与感也会很深。

还有一个背景,同样无法忽视。那就是,滴滴生在中国。这重因素,说多了人们会觉得很无聊。但谁又能否认这土壤隐含的力量呢?不是自大,我们要说,未来多年,无论外界变化如何剧烈,中国都会扮演全球科技业的各种技术的试验场,无数互联网应用服务的定义者与最大输出国。它形成的驱动力,绝不会逊于中国面向全球构建的“一路一带”战略。

最后补一句,面对这样的机会,滴滴根本的风险不在于直接的竞争,仍还是它自己。我倒是觉得,它的机会多于挑战。2018年及以后,它可能要防止自己被太多的机会诱惑。

总之,此刻的程维与滴滴,压力最大的时刻,应该也有一种兴奋吧。这家公司因为“蹲下去”一年而被掩盖的声量,乌镇上程维那么多露脸的机会都没有进入大众媒体的娱乐视角,这种种反差,未来几个月,应该重新被媒体们填补。拭目以待。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