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亚马逊无人超市火了 人类还有立足之地么
到目前为止,人类一共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人们突然了解到,机械装置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很多繁重基本的工作。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机器再一次升级,人类又发现,有的工作可以完全交给机器来完成。而再来看如今正在进行的第三次科技革命,随着人们的不断“调教”,AI技术在某些方面,已经可以替代、甚至能够比人类完成的更好。
Amazon Go
于是,社会上开始出现了类似“人类将被机器代替”“人工智能将统治世界”这种极其不靠谱、但是却又让人细思极恐的言论。其实仔细想想,在某些领域,人类的确不如机器精准、专注。也难怪大家会感觉要被机器替代。近日大火的亚马逊无人商店,Amazon Go就又在网络上掀起了不小的讨论。
Amazon Go
这个于2016年正式提出的概念无人商店,在经过了一年多的测试和改进后,终于正式面向大众开放了。Amazon Go想要打造出一个全程自助、无需排队的快速购物体验。顾客要进入亚马逊 GO中购物,需要在手机上下载一个亚马逊Go APP,并且在APP内绑定亚马逊账户。这个APP会提供一个二维码,进入商店需要扫描该二维码。
当一个商品被拿走或是被放回时,货架上的摄像头和重量感应器可以监测到商品的图像、重量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输入其人工智能系统。顾客从货架上拿下的货物都会被自动加入APP的虚拟购物车,如果顾客拿下商品后,又不想要了,直接再放回货架就可以了,APP会在虚拟购物车里自动加减商品。即使是纠结症患者,也不用担心会算错价格。
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想要完美的实现可是不容易。首先,超市内的天花板上布满了摄像头,可以用来随时监测店内信息,以及物品。而顾客手机中的亚马逊GO APP可以和店内的蓝牙信标网络进行通讯,蓝牙网络可以把顾客的位置精确到半米之内,在配合货架上的传感器共同来确认顾客选购的物品。
顾客只需要将想买的产品直接放入购物袋,离开的时候,直接拿着购物袋走出无人店就可以了,顾客所拿货物的总价会通过他们的亚马逊账户直接结算。正如Amazon Go的宣传标语“JUST WALK OUT”一样,这种“买完就走”的迅速体验,让很多生活工作忙碌的都市白领们赞不绝口。但是本该惠民的发明,却受到了工薪阶层们的质疑:“我们的工作怎么办?”
其实这些人的担心不无道理,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人类在中低端行业的地位正逐渐被机器代替。这些任劳任怨、不计报酬、能24小时超负荷运转的“员工”,对于企业来说确实是更好的选择。其实看似全自动的Amazon Go也需要保安人员、理货人员,以及生鲜料理人员。但是相比传统超市,人工成本无疑更小。
以目前科技发展的速度来看,几十年后,就连这些工种也将会被机器代替。曾经有一篇文章在朋友圈广为流传,大意就是未来哪些工作会被人工智能代替。看来看去,大部分不需要想象力或者艺术创造类的工作,似乎都有些危险。更别提那些机械性、毫无技术含量的工作了。机器从被发明的那一天起,所承载的使命一直在变化。从早期的协助、到后来的代替,人类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这些在一定领域超越我们自身的存在。
“人工智能(AI)”这个词由达特茅斯大学助理教授John McCarthy在1956年提出,作为一种统称,AI可用于指代可体现出智能行为的硬件或软件。McCarthy教受认为这是一门“可以制造出智能的机器,尤其是智能的计算机程序的科学和工程。”人工智能也被称作第四次工业革命,而一直处于支配地位的人类首次感觉到了丝丝恐惧。
简单来说,也就是让机器像人类一样,学会思考和决策。通过深度学习和不断进化,从“听话”变成“主动决策”,从而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但是相信大家在很多科幻电影里也看到过,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一直是抱有一定的疑问和忧虑。徒弟是否会有一天超越师傅,并且统治世界呢?其实很多科学家为此也争论不休,目前比较主流的说法是,人类依然是智慧的源泉,机器暂时还无法超越。
再回到我们之前讨论的问题,人类将来到底还能做什么呢?抛去那些技术含量不高、机械重复性的工作,人类在各个领域都有着机器难以替代的作用。人类之所以拥有智慧,就是应为我们的行为并不是按照冷冰冰的规则来决定的。除了艺术性或者是创造性的工作以外,人类在很多领域依旧无法替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先进的生产力,但是也离不开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我们相信,即使未来AI技术不断成熟,人类也将拥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