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年初开始,为了抢夺市场和用户,国内三大运营商陆续推出了各种不限量套餐,掀起了一场“流量大战”。在语音、短信等收费盈利点已成为过去时的今天,流量经营无疑成为运营商的下一个金矿,但在提速降费的要求下,开打流量战争对于运营商来说,也意味着利润的不断缩减。一边是寻求新的盈利增长点不能舍弃的流量竞争,一边是左右手互博的艰难,如何在这其间寻找流量创新模式,着实考验着运营商的智慧。
最先引发流量战火的的是中国联通。2017年2月,中国联通创新推出了无长途、无漫游、无合约、流量不限量的冰激凌套餐。以198元档为例,用户最多可用100G数据流量。根据官方介绍,用户当月全国数据流量达到15BG后,上网速率将降至最高3Mpbs,当月累积使用100GB后,将关闭上网功能,次月自动恢复。
2017年5月,中国移动无限流量套餐“任我用”推出。新客户可分别花188和288元享受不同档位的套餐,分别包含12GB和20GB流量,老客户则要花238元才能获得包含15GB流量的“任我用”套餐。显然,新客户的优惠力度更大,意味着中国移动希望借此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那里挖客户的用意。
至于中国电信,则是三大运营商中推广“不限量”最卖力、门槛也最低的一家。早在2016年,中国电信在部分省市就推出了不限量套餐,比如在北京推出的磅礴卡等等。进入2017年,中国电信的“十全十美”不限量套餐在全国范围内一经推出,便受到用户追捧。根据套餐档次的不同,用户不仅可以享受到本地流量或全国流量不限量,而且还可以享受高速的光纤宽带上网和4K IPTV服务,将全家人的通信需求“一网打尽”。比如在上海,用户办理“十全十美”国内不限量套餐(299元档),就可享受国内不限流量、1500分钟国内通话时长、500M光纤宽带和4K IPTV服务等等。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电信不限量套餐新增用户达到了惊人的5000万户,不仅显著拉升了中国电信的ARPU值,还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电信用户流量消费水平,足见这款套餐的成功。
当然,不限量实际上也只是相对而言。这些所谓的“不限流量”套餐,实际上有限速政策,用户当月流量使用量达到某一个数值后就会被限制其网速。虽然运营商为了流量竞争可谓套路满满,但“不限流量”套餐口号的喊出却触碰到用户“不敢用”流量的痛点,产生了积极地化学反应,推动了流量的消费升级。
从专业角度而言,目前运营商通信网络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如果大规模无限制地开放流量使用,便极有可能造成通信网堵塞,而有限制的“不限流量”套餐也是无奈之举,可以让运营商更好地把控用户体验。根据媒体报道,此前美国AT&T在3G时代尝试推出过真正的无限流量,但是短时间内一些基站信号传输瘫痪,造成其他用户3G网络无法使用,最后AT&T不得不终止该项服务。
随着用户流量需求的不断增加,大流量甚至“不限流量”套餐无疑是大势所趋。互联网分析师于斌认为,过去的语音、信息等收费盈利点都逐渐成为过去式。而在流量竞争时代,新的增长业务尚待不断挖掘,运营商们迎来艰难期,但也是重新出发寻求新机会的好时机。
随着手机长途费和漫游费的全面取消,可以预见,用户日益增长的流量需求将成为运营商下一个弯道竞争的重点。于斌指出,对于运营商而言,流量服务意味着成本的高涨和利润的进一步压缩,他们要为这项服务付出更多成本,比如计费体系增加模块的成本,同时流量收入也会减少。另一方面,“根据国家要求,资费还需要降低,对于目前并没有其他特别成熟的盈利模式的运营商来说,接下来的日子也将难过起来,需要不断开拓新的业务,来寻求新增长点。”
不管怎样,“不限流量”竞争的开始,意味着运营商们的发展开始进入了下一个里程。在我国,无限流量卡的竞争也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