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移动互联网也没淘汰它,盘点仍在用的古董技术

   时间:2018-02-01 09:13:24 来源:太平洋电脑网 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最近几年相信大家都对科技的发展都深有感触,在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一部手机走天下已经不是什么天方夜谭。而移动互联网仍未停下前行的步伐,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应用还会为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不过,充满着高科技的互联网,其实也并不是处处都那么的先进。尽管技术日新月异,但移动互联网上依然充斥着不少续命有方的老技术。高科技的互联网上到底有什么古董技术?一起来看看吧。

移动支付必不可少的二维码

移动支付可谓是移动互联网给予社会的一大馈赠,支付宝微信已经浸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朋友已经很久没有碰过纸钞了。二维码在移动支付上的应用之广泛,也毋庸多言,尽管声波、NFC等都可以充当移动支付的桥梁,但二维码仍占据着统治性的地位。不过,很多人并不知道,在先进的移动支付当中,二维码这个存在却是不折不扣的老古董。

二维码在移动支付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移动支付真正流行起来,也就这两三年,但二维码的历史却可以追溯到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在20世纪的80年代,已经有多种二维码诞生;而现在移动支付广泛使用的QR码,则是在1994年由日本DW公司所发明的。没错,现在互联网支付的左膀右臂,其实是近三十年前的产物,这张未老的宝刀,时至今日仍在不断剁断无数男女的手。

QR码是最常见的二维码

二维码能够如此历久弥新,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它无需占据很大的面积,就可以用各种几何形状显示出冗长的字符串,就算二维码图片模糊,电脑手机依然有很大概率能够正确识别当中蕴含的信息,这可比让摄像头OCR一段文字靠谱多了。业界很早就意识到了二维码的重大意义,例如我国的物品编码在1993年就已经开始对各类二维码进行研究。

正因为二维码在小小面积中就可以藏有复杂的信息,QR码的设计也非常易于识别,因此被广泛应用到各种需要手机、电脑需要辨认实体信息的领域当中,移动支付就是其中的典型。但也由于此种特性,二维码也经常被用于邪门歪道,想要弄一段恶意代码到码里面钓鱼,不要太简单,由于安全方面的隐患,用二维码进行移动支付,一度也饱受争议,央行甚至曾经在2014年叫停二维码支付。

除了支付,二维码还在移动互联网的方方面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不过是金子总该发光,在2016年支付清算协会向支付机构下发了《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征求意见稿),在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了《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规范了二维码所需遵循的安全标准。二维码这块陈年老金子,在可见的未来还会发光好长一段时间。

互联网上无处不在的JPG图片

二维码在很多情况下,还是要转换成图片显示的,例如在支付宝微信中保存收款码等等。支付宝的二维码会保存为JPG格式的图像,这和网上海量图片的格式都是一样的。作为有损压缩图像的典型,JPG图片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依然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

JPG是网络图片的主流,相信这点大家都没有疑问

但实际上,JPG也是一项古董级别的技术了。JPG的全称是JPEG,JPE小组在1986年就已经成立,在1992年出炉了JPG图像的第一版标准——毫无疑问,JPG图像压缩技术也是可以追溯到近30年前的老兵。JPG有不少优点,例如体积小,画质还可以,还能够进行递增式编码,这是很适合网络使用的——当网速不够的时候,JPG图片可以先显示一个模糊的轮廓,然后再整张图慢慢变清晰,就算最终图片没有完全读取出来,也能看到大致的内容。

JPG已经落伍,同样的原片100%压缩成JPG和WebP,JPG画质更差体积更大

不过,作为一名老将,JPG其实并不先进,它有着不少替代方案。例如JPEG2000,画质比JPG更好的同时体积也更小;又例如Google力推的WebP,相比JPEG可以把图片大小减少40%,现在Chrome已经广泛支持WebP,而WebP开源这点也很利于推广。但是,考虑到兼容方面的问题,考虑到兼容性等问题,JPG依然流行不减当年。更何况以现在的网络带宽和多数人的显示器,人们对JPG还是比较满意的,而且JPG压缩速度很快,专利已经过期,非常适合制作。在移动互联网时代,JPG这名老兵已经称不上出类拔萃,但仍有发光发热的余地。

斗图不可或缺的GIF动图

其实时至今日,互联网上很多图片格式都仍是老古董,JPG自不用说,微信二维码图片使用的PNG格式,也是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技术。不过,在众多古董图片格式当中,GIF尤为值得一提,因为从技术的角度来说,它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存在的必要。然而GIF依然大红大火,生命力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古老的GIF现在可是斗图神器

GIF的历史甚至长达30年,它在1987年就已经诞生——对于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来说,某种技术能够被广泛使用长达30年,无论如何也值得大书特书了。GIF的一大特点就是图片会动,在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它毅然担当起了斗图神器的职责,嬉笑怒骂有了GIF,妙趣横生。

然而,GIF终归是落伍的技术。如果你留意过,应该很清楚GIF的画质之差,完全不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但偏偏GIF的体积还不小,一张240P分辨率、时长10秒的GIF,体积可以高达5M。试问现在还有什么动起来的视频,能有这么残暴的表现?

二十秒的微信小视频画质完爆GIF,还带声音,体积只有区区1.7M,GIF是做不到的

GIF最多只支持256色,现在主流的视频和图片基本上都是1600万色的真色彩;GIF压缩比低,半分钟的微信小视频不到2M,比GIF画质更好分辨率更高还带声音。因此,其实大家都在努力淘汰GIF,微信小视频是一个,Google则在狂推WebM(和WebP基于同样技术),而iPhone在很长时间内,就直接不支持GIF了——这和当年不支持Flash的做法是类似的。

GIF之所以能够流行,是因为在HTML5普及之前,想要在网上看点动起来的东西,要么GIF,要么Flash。在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HTML5早已经普及,浏览器也已对各种Video元素有了良好支持。虽然GIF仍很流行,但衰败应该只是迟早问题。然而事情的发展总出乎人们的意料,一直对GIF不予支持的iOS,在最新版本中突然就转性了。在iOS11的相册中,GIF也可以动起来了,相册甚至多了一个动画的分类储存GIF。随着iOS向旧时代妥协,GIF应该还会流行相当长的时间。

iOS11相册支持GIF动图,苹果还是向旧时代妥协了,但不得不说这样的确更加便利

在线音乐钦点主流的MP3

又是一个大家都相当熟悉的名词。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人习惯上网听歌,传统的本地音乐播放器日渐式微。而网络音乐最流行的音频格式,依然是MP3。不过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其实MP3也是一名身经百战的老手。

MP3在1991年就已经诞生,随后在1992年相关算法成为了MPEG标准的一部分,在1994年、1995年发布了相关编码器以及选定扩展名后,MP3音频被应用到了越来越多的领域。作为有损音频压缩的代表,MP3的音质不错,压缩率令人满意,而且支持流媒体传输,到现在它依然如日中天,被各大音乐网站钦点为主流。

音乐网站提供的往往是MP3音频,例如网易云音乐上标注的320k,就是MP3的码率

不过,以现在的目光来看,MP3也是比较落后的音频格式了。和同样是有损压缩的AAC相比,MP3的压缩率和音质都要更差,256kbps码率的AAC,音质就要比320kbps的MP3表现得更好。MP3之所以没有被淘汰,主要还是占得了先机。

MP3比AAC诞生得早太多了,Win系统对MP3提供广泛支持的时候,AAC甚至都还没有诞生。同样,老设备老播放器对MP3的支持也是相当出色,而比较晚诞生的AAC就没有这些优势了。当然,得益于苹果的推广,AAC现在的兼容性也不错,但人们早已经接受了MP3,何况大多数人也听不出AAC音质上的优势,加之AAC编码稍慢,所以音乐文件还是习惯制作成MP3。

同时有损压缩,AAC质量比MP3更好,在网络视频中,AAC编码才是王道

当然这也并不代表MP3在所有的音频领域都是王者,实际上除了音乐文件,MP3几乎在所有领域都不占优势。例如网络视频,例如数字电视,这些领域要求音频保真的情况下,能够更流畅地传输,因此压缩率更高、音质更好的AAC就成为了首选。数字电视和网络视频可比在线音乐受众更多,从这方面来说,AAC已经远比MP3流行。再过十几年,也许MP3会在所有领域中都被淘汰?

总结

长江后浪推前浪,但前浪是否一定会死在沙滩上,既要看自身的表现,也要考虑历史进程。有的老技术依然可以适应新时代,那它继续大展神通也是理所当然;而某些老技术尽管已经露出疲态,但却被历史遗留问题牢牢钉住,没有冲没在时代的浪潮当中,也令人感叹造化弄人。你还知道什么在移动互联网中被广泛使用的古董技术?欢迎和大家分享讨论!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