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食品安全一直是老百姓的心头之痛。
“僵尸肉”“镉大米”“毒生姜”“瘦肉精”“地沟油”都是曾经轰动全国的食品安全事件,因其恶劣影响而被大众广泛传播,但食品安全并不仅仅只是这些。
“一箱食品从工厂生产出来,在被送到餐厅的路上,传统方法是要经过3-4个代理环节,在这些环节中,有一个环节的温度低1度或高1度,都会导致食品的变质,从外表看不出来,但这批货已经属于瑕疵产品。”FoodChain创始人刘源说,“但是这些从业人员并不觉得是问题,他们甚至自己都吃过期食品,不认为将这些过期的、不安全的食品卖给消费者,是一件多么大的事儿。”
Food Chain食链是Farmlink链农打造的区块链食品溯源及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致力于用区块链技术构建智能高效可靠的食品溯源体系和供应链征信体系。食链团队已获得节点资本、险峰长青、红杉资本、大众点评、日本三井物产等知名企业和投资机构投资支持。
深耕B2B食材供应链,要做食品第一链
链农成立于2014年8月,主做餐饮行业的食材供应链业务,在拥有海量餐饮客户后,通过规模采购,倒逼产业链,完成对生鲜供应链的改造和优化。链农先后获得险峰长青、红杉资本和大众点评的数千万美金的投资;2017年7月,获得三井物产(Mitsui)的B+轮投资,在2年多的时间里,完成了四轮融资。
在大批同类B2B项目仍处于重度烧钱阶段,基于对食材供应链的深度挖掘,经过几轮业务调整,链农率先在2017年6月份正式实现盈利,对于链农来说,这是一次重要的里程碑。
但处在1.3万亿市场规模的餐饮食材供应链行业,以上海为重心的盈利并不能让刘源感到满足,链农对标的美国食品行业巨头Sysco,市值超过300亿美元。区块链技术的出现让刘源感到十分兴奋,他认为区块链是治愈食品供应链痛点的一剂良药。
Food Chain食链在2017年10月立项,并计划在一年之内推出食链1.0版本。依托团队丰富的食品供应链行业经验及丰富的行业资源,食链先期将与北京、上海的1000多家餐厅合作为其提供食品溯源服务。
区块链与食品供应链的天然结合
食品供应链由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共同组成,并将行业内部的食品厂商、批发商、零售商和消费者串联在一起的复杂结构。人人都有一本账是供应链体系里面的普遍现象,但各个账本上记录的信息都被离散地保存在各个环节自己的系统内,形成一种信息孤岛模式。
而且由于各个环节的参与方都是流转链条上的利益相关方,当账本信息不利于自身时,选择篡改账本或谎称账本信息因各种原因丢失都会成为大概率事件。例如,我国工商部门强制要求的食品台账制度,在落到小企业、个体经营者层面时,往往变成了一种为了应付检查而编造的形式主义。
而区块链追溯是对供应链中的所有食品进行区块链编码,确定每个食品都与其区块链识别码一一对应,并且在食品供应链各个环节都进行不可篡改的记录;与传统的供应链信用体系相比,食链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征信模型不需要核心企业作为信用认证中心,而是由核心企业、供应商与经销商都作为不同信用认证中心共同来认证供应链交易行为。
链农依托在国内食品供应链行业的深耕,加上区块链和食品供应链的天然结合的优势,落地应用区块链项目在刘源看来是势在必行的,同时他强调链农主导的区块链项目可以快速的在食品供应链上落地,不同于市面上鱼龙混杂的区块链项目。
“食链利用区块链技术来追踪一个产品在每个供应商阶段的信息,只要几秒钟就能得知该产品从田里到上架的全过程,在过去这样的流程追踪则可能要花上几天甚至几周的时间。”刘源表示。
以跨国食品追溯为突破口
在消费者餐桌越来越“全球化”的背景下,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7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3.6万亿元,同比增长30.7%。其中,出口跨境电商交易规模2.75万亿元,进口跨境电商交易规模8624亿元。与此同时,跨境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如何辨别进口食品的真伪,提高食品供应链的质量,成为刘源及其团队重点研发的方向。“区块链在登记结算场景上的实时对账能力,在数据存证场景上的不可篡改和时间戳能力,为食品溯源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刘源认为“在台账集体维护和加密算法的技术优势下,区块链可以低成本地解决商业活动的信任难题,构建多边的去中心化的信任环境。”
FoodChain将首先从洋酒、鱼类、肉类等品类入手,通过与国外厂商在供应链方面的深度合作,让国内消费者轻松了解所购买食品的整个供应链条;出口方面,FoodChain通过结合链农的供应链以及三井物产在日本、韩国的优势资源,使跨国食品追溯体系率先在日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