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随着在线支付习惯的形成,互联网购买电影票已然成为大势所趋。2018年2月,中国电影内地市场票房突破100亿大关,其中,票务平台输出的票房份额就超过80%。春节档开画第一天,在票补预售的刺激下,这一数字甚至直逼90%。
而在2012年,全国电影在线售票份额仅为18.4%。但从2014年起,在线票务平台每年均以20%左右的增幅迅速占领市场,直到2017年,在线票务已占据了整个影市近八成的票房份额。
目前,在线票务平台优势基本已经确定,存量市场和用户基本已被瓜分完毕。一番激烈角逐之后,仅剩下淘票票与猫眼微影两家公司。两大平台的竞争在带动电影发行、营销的同时,也把一个悬念留了下来:中国在线票务平台的未来,谁将笑到最后?
春节档淘票票出票近四成,市场份额直追猫眼
从春节档表现来看,淘票票的表现增势未减:大年初一零点刚过不久,全天票房就已超过6亿元,其中淘票票出票681万张,出票份额达到41%;这一天票房最终以巅峰般的12.75亿元收盘,淘票票直接参与创造了这一单日票房记录,承接了1200万的观影人次,出票份额最高达到43.6%。
在接下来的几天,淘票票均保持了接近四成的成绩,势头发展及其平稳。2018春节档过后,猫眼微影和淘票票在市场份额方面的差距已不到10%。
而就在2017年下半年,猫眼与微影才完成合并,目的便是抱团取暖以对抗淘票票的进攻势头。目前看来,这一联合未过多久,聚合效应的优势已经流失不少。
反观淘票票一年多来的动作,应对策略一直保持不变:打开电影增量市场,保持进攻姿态,争夺行业第一位置。
在2017年年初,淘票票通过一系列对用户的触达和鼓励政策,增加了用户打开APP频率与发表影评次数。据Quest Mobile数据显示,2017年1月30日至2月5日,淘票票日均活跃用户以62.6万首次反超猫眼,并在接下来的一周里,以周活跃用户180.05万首次登顶。值得一提的是,淘票票的用户粘度还在2018年春节档期间持续发酵,形成了源源领先其他票务平台的绝对性优势。
除了巩固用户粘度,淘票票还将经历投入到了电影宣发,主导了《一条狗的使命》、《战狼 2》等口碑与票房双赢影片的宣发工作。借助《战狼2》56亿的现象级票房,淘票票终于在2017年8月,以30.94%的市场份额成为国内票务平台业内第一。
猫眼与微影合并后,以超过50%的市场份额反超淘票票。春节档数据则表明,这一绝对性市场优势,在5个月后已经被淘票票拉近到不到一成的差距。
微影合并后遭瓜分,市场份额被淘票票占领
一直以来,博弈论中的“双寡头”规则一直得以印证。在竞争激烈的某一领域,最多只能容纳两个巨头掌握绝对话语权。
猫眼与微影合并,同样是这一规则作用下的市场选择。然而问题在于:合并完成后,新的共同体能否够达到双方市场份额的相加值?
从淘票票市场份额的变化看,从2017年Q2的22.9%到春节档的43.6%,淘票票的市场份额提升了20%多,达到了历史最高值。而此前淘票票、猫眼、微影“三足鼎立”的状态,变成了现在淘票票与猫眼平分天下。
如此看来,原本属于微影的市场份额并没有流向猫眼,反而被淘票票占领瓜分。在双巨头竞争压力下,原本占有一席之地的微影成为炮灰,用户被对手转化吸收。
淘票票市场占有率的背后实质上有着一套市场逻辑:阿里为营造大文娱板块,对淘票票持续性投入,其目的便是帮助淘票票提升市场份额,拥有与消费电商板块联动的实力。
2018年初,阿里影业董事长兼CEO樊路远表示,将继续加大淘票票的投入,助力其占据票务市场的行业第一。
除了阿里的资金支持,淘票票还开发出挖掘潜在用户、增大市场体量的一条路径。例如,在刚刚过去的春节档,“淘宝新用户免费得电影票”就将不少父辈拉进了电影院,与“淘宝亲情账号”打了一组组合拳,也扩展了中青年之外的电影受众。
一边占据已有市场份额,一边增大潜在市场体量,淘票票在两个方向同步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完成了“争夺”与“开源”的双向发力。
在票务平台进入后半场的今天,少了一家搅局者,淘票票与猫眼的竞争将呈现白热化,如果猫眼短时间内未能找出反击措施,未来市场份额很有可能再次被淘票票超越,重演去年一幕。只不过此次赶超后,猫眼将无法找到同盟进行再次抗衡,市场份额的重新分配将导致整个票务格局的变化,彼时,淘票票的市场地位恐怕再难撼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