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学生课业负担重、补课多,学生家长同样也是受害者。但如果学校开始执行教育部门的“减负令”,作为受害者的家长却往往不肯答应。
这并非“求自虐”,类似的事情各地皆有发生。听说小学可能提早到下午3点就放学,听说各科不布置作业了,听说晚自习要取消了,每每听说这些家长群里总会充斥骚动不安,有的还闹成抗议请愿,结果学校扛不住家长的压力,悄悄恢复补课的事件屡见不鲜。
“还不是担心孩子升学问题,要是自己孩子不补别人补,那多不公平”。
家长必须为孩子的未来担心,毕竟高考还是教育的指挥棒。所以才会年年减负,越减越重,继火爆的校外补课后,如今家长还会给孩子武装上专门的学生手机、各类学习辅导APP,倾尽所能,只希望能比别人多赢一分也好。
学生专用产品大热,小格雷手机
就连今年两会,教育部长陈宝生都严肃谈及这事:“每一个人心里边都有一本账,都知道总体上负担为什么没减下来,都知道孩子的负担是谁加上的。”
两会代表评价减负得失
(1)从学校减,有一些减负措施是一刀切的,效果值得评估;
(2)校外减负,治理整顿各类培训机构;
(3)考试评价减负,不允许以分数高低对学生排名,不允许炒作高考状元;
(4)教学减负,决不允许课上不讲课下讲;
(5)家长和社会减负,“鸡汤喝得众人醉,错把忽悠当翡翠”,这个是不行的。
望子成龙,希望孩子未来的路走得容易些,家长们的焦虑并没什么错。不少人认为在中考、高考还是按分数录取的现实压力下,小学、中学开始倡导减负,感觉像一厢情愿的设计。虽然说,高考并不是人生唯一的出路,但确确实实是相对最容易走的那条。
所以这些年常看到这样的怪象,校内减负,校外的培训机构更火了。家庭殷实的可以给孩子报更多名师名班,普通家庭只能望着动辄数万元的补习费兴叹,结果减负反而拉大了教育不公,简直变成灾难。
真正的减负应该是?
减负,是不能也不应该抛开教学质量这个大前提。缩减教学时长不是唯一出路,“提效率”正是另一套解题思路。在多地,一款小格雷学生手机正风靡。它搭载丰富学习资源,如同“名师在口袋”,可以随时给学生优质辅导;同时具备严格的防沉迷功能,使用时间家长可管控,令学生不至于过度上网而分心;因为价格低资源优,同时管控可靠,甚至于不少学校都为小格雷开通绿色通道,推荐学生使用。
学校开绿色通道 主动推广学生手机
学生专用手机,以及网络辅导的热潮兴起,其实不只存在民间。近年国家火热朝天推行的“智慧校园”、“信息化教育”本质上是它另一个官方版本。可见这一方法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借助先进的工具辅导,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让原本一小时学的知识,花一半或更少时间就弄懂,这样或许才是解决“减负难”问题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