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专业算法避免新闻阅读的“人工智障化”

   时间:2018-03-30 09:47:31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吐槽青年出品 曹林|文

摘要:强强联手的合作模式之所以赢得业界、学界和用户的欢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这种新闻聚合模式尝试突破“传统算法”的问题,在机器推荐之外深度融入传统媒体的“专业算法”,让新闻专业逻辑介入算法优化的过程,避免新闻阅读变得越来越“人工智障化”。

我的两会视频评论节目“曹林说会”成绩还算不错,10期节目全网的播放量达1800多万,其中《网约车为什么成不了中国第五大发明》那期在百度的播放量也相当可观,超过60万。好多网友都是通过百度搜索看到我的说会节目的――搜索“两会”,就会出现新华社、人民日报、中新网、中青在线等主流媒体两会报道,列表中选择“中青在线”,就能看到中青报精选的两会独家报道。作为一个传统媒体人,挺感谢这种内容分发模式对新闻专业逻辑的尊重,让媒体人有了生产严肃内容的自信:不靠标题党、不用娱乐化、无须耸人听闻故弄玄虚、远离面目狰狞,纯靠扎实的干货,也能获得高流量和广泛的用户关注。

这届两会百度百家号联合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青年报等权威媒体打造了一个强大的两会资讯矩阵,将大数据、信息流精准推荐、权威媒体内容完整融合联手打造新闻专题信息流页面――这种强强联手的合作模式之所以赢得业界、学界和用户的欢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这种新闻聚合模式尝试突破“传统算法”的问题,在机器推荐之外深度融入传统媒体的“专业算法”,让新闻专业逻辑介入算法优化的过程,避免新闻阅读变得越来越“人工智障化”。

说到生活中的“人工智障”,你也许能想到很多啼笑皆非的事。“叫我明天早上六点半起床”,“好的,以后我将称呼你为‘明天早上六点半起床’”。“我是说,明天早上六点半的时候,叫我起床。”“好的,明天早上六点半的时候,我将称呼你为‘起床’。”你只是在手机上阅读了一篇批判养生鸡汤的文章,机器以后每天都给你推荐各种散发着浓浓伪科学味、甚至早被证实为谣言的震惊体养生文。某段时间只是偶然关注了下核辐射常识,以后就常被这些我实际不感兴趣的信息刷屏。人生而自由,却被“智障”关进信息茧房。

有次听一个我所尊敬的新闻学教授做演讲,教授问台下听众:“你们用某某APP吗?”好几个听众举手说:“不用,首页都是一些情色低俗娱乐新闻。”教授反问:为什么我的首页看不到你们说的这些新闻呢?观众大笑,几个举手者很是尴尬――教授的意思是,“千人千面”的算法之下,因为你浏览过那些情色新闻,机器才会给你推荐,没读过自然不会有。潜台词是:首页的情色娱乐新闻推荐不怪机器和算法,机器比人更诚实,算法结果只是人的低俗需求的产物。我觉得这个看法是有问题的,人确有低俗需求那很low的一面,这不需要机器去算,而是人性,区分不了低级和高级需求,迎合人性最low的那一面去推荐,这算哪门子智能?只能算“人工智障”吧。

实际上,如果纯粹依赖大数据算法,主流、严肃和权威的两会报道很难得到平台的自动推荐,标题中没有带着爆款气质的元素,缺乏撕或怼的对抗气质,仅靠干货,很容易就淹没在一片娱乐化口水中。――可两会本身就是很严肃的参政议政,卖不了萌玩不了小清新,娱乐化小报化的肤浅内容只会拉低两会报道的新闻品质,淹没重要新闻,稀释关键议题,弱化公域精神。可能有人会觉得公众一般也不太关注两会,其实并非如此,在百度APP的两会频道上,“领导人宪法宣誓”的直播,观看人数更是达到380万。百度信息流两会的内容总推荐量达到150亿,网民互动总量超7亿。基于“搜索+信息流”双引擎为核心驱动力的内容生态,使专业媒体生产的两会报道以最快的方式到达用户。如李彦宏在受访时所言,用技术提升内容效率,挖掘内容的价值,让用户从内容生态里获得更多收益。

就拿“曹林说会”节目来说,播放量最高的是评论教育减负、带薪休假和网约车管制等几期――都是很严肃的公共议题,如果智能分发的算法不加大专业判断的权重,很难想像这样严肃的两会评论如何去跟“明星出轨”之类八卦去竞争眼球――不是对内容缺乏自信,而是对人性没有信心,脱口秀跟脱衣舞竞争眼球,结果会是什么呢?我一向觉得算法不可能是放任和中立的,算法背后一定有价值观支撑,价值虚无主义的结果必然是人工智障。以何种数据库为内容生态,分发如何赋权,瞄准人性中哪一部分,都是价值观的体现。百度的两会报道选择与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主流媒体合作,智能分发中加大专业的权重,都是价值观。

专业赋权之外,这种“智能分发模式”让我欣赏的另一点是对用户的赋权,用户通过“搜索”主动参与新闻分发过程,而不是点击推荐模式下傻瓜式、被动的“你推荐,我阅读”,成为被带毒信息喂养的“智障”。“搜索”显然是比“点击”更主动的参与,点击某篇文章所表达的兴趣强度其实很低,很多时候只是被标题党诱导,而主动“搜索”则表达了用户很高、很主动的关注强度。“人工智障”式的算法之下,信息流很容易被垃圾化的标题党占据,“搜索”的权重则能在某种程度上避免这种问题。

主流媒体资讯矩阵的新闻聚合模式,也避免了碎片化阅读带来的选择麻烦:无须切换,总有一款两会新闻适合你。用户移动阅读显然不像传统阅读那样有耐心,对移动中的用户来说,最容易的就是放弃阅读――多一个步骤,多一个麻烦,用户就会放弃。看了中青在线APP,再打开另一个APP看央视,再打开另一个看人民日报,用户不可能有这种耐心。资讯矩阵的聚合模式,把最权威、最优质、最能代表各主流媒体的两会新闻聚合在一起,人民日报的“权威”+新华的“快速”+中青的“深度“+地方媒体的“多元”视角,最大程度地方便了用户,用户总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综合来讲,真正智能化的分发,是能开阔用户的视野,而不是把用户关进“千人千面”的茧房和孤岛。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