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站上同一条赛道上:美团vs滴滴 终有一战?

   时间:2018-04-03 08:58:41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行业专家认为,滴滴和美团并不会爆发烧钱补贴大战,目前两家诉求不同,冲突并不明显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孙冰 | 北京报道

编辑:蒋莉莉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第13期)

3月21日,美团打车正式登陆上海,这意味着继一年前南京试水之后,美团打车跨出了布局全国市场的第一步。同日,美团还宣布已经获得了杭州市颁发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此外,首批推进的城市还有成都、福州、温州、厦门,而另一“重镇”北京也将在4月份开启。

就在美团从外卖跨入打车的同时,滴滴也从打车跨界外卖。4月1日,滴滴外卖将在无锡开城,之后陆续“开餐”的名单中还有南京、长沙、福州、济南、宁波、温州、成都和厦门。目前,标签为“美食佳饮”的“滴滴配送”App已上线,“月入超一万”的字眼赫然出现在骑手的招聘广告中。

“互联网公司又打起来了?我闻到了红包的味道。”司机、用户、骑手都被戳中了兴奋点。

当“准巨头”美团和滴滴分别开始试探着进入对方的腹地,故事一定没那么简单。无论美团,还是滴滴,都经历过同业大战、补贴烧钱、兼并收购、圈地融资、巨头间周旋……如今双方突然发现:大家都站上了同一条赛道……

美团做打车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根据美团公布的数据,美团打车上海上线首日完成订单量便突破了15万单,第二天日完成订单量则超过了25万单,第三天的日完成订单量更是突破了30万单,增长强劲。为了吸引更多全职司机,美团打车对司机前三个月免抽成,之后的抽成比例为8%,而滴滴快车的平台抽成在20%左右。

“打车的需求很强,我们的目标是拿到三分之一的市场。”美团点评CEO王兴表示。看来,做打车,美团是认真的。去年12月,美团就已经进行了公司架构调整,新成立了出行事业部。

至于为什么要做打车,王兴和美团的重要投资人、今日资本创始人徐新都提到了这样一个数字:美团点评上的用户有30%左右是打车去吃饭的,重叠度这么高,一定有得做。

“美团做打车是早晚的事,从业务逻辑上来看,顺理成章。”资深行业专家王耀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他曾经先后在百度外卖和滴滴担任高管,此前在物流行业也拥有丰富的经验。

“以美团和点评的用户积累和用户行为,套一个打车进去,场景是非常适合的。而且业务推进也是顺水推舟,用户端根本不需要太多费力,只需要在运力端发力就可以了。但毕竟外卖的仗还没打完,不能太着急,美团打车南京试水了一年之后才开通第二城。不过,北京上海两个城市的战略意义比较大,做起来之后,极有可能在全国快速推开。”王耀弘说。

但是,王耀弘认为,滴滴和美团并不会爆发非常激烈的烧钱补贴大战。一方面,一般一个行业都是被两到三个顶级玩家带火的,现在出行行业正处在一个缺乏竞争的真空期,市场完全容纳得下更多玩家一起去做。而滴滴成为行业霸主以后,用户的抱怨也开始变多了,比如体验不好、运力不够、涨价等问题,从美团打车上线后司机和用户的反应来看,大家还是希望有一个竞争对手能够去挑战一下滴滴的。

另一方面,美团打车与滴滴冲突并不大,因为两家的诉求不同。美团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想要20%~30%的市场份额,并不是一定要去打败滴滴,而主要是给自己的用户一个更好的体验,完善服务链条。

对于美团的低比例抽成,记者询问了滴滴内部一位不愿具名人士的看法,“美团现在是在拉新,但以后的事情谁知道呢?如果真的行业常态就是8%的抽成比例,美团会进来吗?”该人士表示。

滴滴外卖给新招骑手的万元保底工资也远高过了美团的6000元。当然,也有可能是“以后的事情谁知道呢”。

滴滴外卖能否复制Uber的成功?

滴滴杀入外卖也有迹可循。早在2015年,滴滴就曾战略投资饿了么。外界据此猜测,滴滴有意打通出行和外卖这两大O2O高频应用,合力搭建两个轮子的电动车加四个轮子汽车的“2+4”同城配送体系。但彼时,滴滴的主要精力毕竟是与Uber中国的肉搏战,因此入股比例并不高。

2017年,市场又传闻滴滴希望以20亿美金入股饿了么,但并未成行,最终滴滴决定自己做。业界对于滴滴做外卖并不太诧异,这主要是因为Uber的外卖业务发展得风生水起。Uber已经在美国推出Uber EATS(餐饮)、Uber Rush(快递)、Uber Life(优生活)、Uber Travel(旅行)等业务,而且收益不错。目前,Uber在全球有超过20%的订单就是外卖。

但是,王耀弘认为,滴滴要复制Uber的业务逻辑很难,因为国内外的情况差别非常大,无论是城市布局、人工成本,还是饮食品类……几乎没有可比性。在国外,Uber的外卖都是司机去送的,但是在中国,司机是不可能停车取餐和送餐上楼的,还是需要招募骑手;国外的外卖大部分是比萨等快餐,但中餐就复杂多了;国外人工成本是很贵的,送餐员的小费一般是餐费的15%,而在中国,能被普遍接受的送餐费基本在5元人民币左右。

“打车业务只有两端:用户和司机。但外卖的链条要比打车深,涉及三头:商户、骑手和用户。线下的商户需要逐一去谈、去审核,骑手要招募要管理,这些都需要一点点去做。”王耀弘说。

据记者了解,目前滴滴外卖和百度外卖类似,主要采取代理的模式。而美团在一二线城市主要做直营,三四线城市才做代理。

代理商可以更好地利用当地资源,成本也较低,互联网公司只做技术平台和输出管理模式。“但市场规模比较大的一二线城市并不适合做代理。”王耀弘说。他还透露,百度外卖导致很多代理商亏损严重,可能会影响代理商加盟滴滴的想法。

“外卖的前期投入很大,铺人铺车做餐厅推广,一开始为了争夺份额又要大幅补贴,所以头一两年基本都在赔钱。本来以为可以开始赚钱了,结果百度放弃了这块业务,而并入饿了么之后,几乎就消亡了。此次滴滴能投入多少?投入一两年后如果达不到预期会不会就叫停?不确定性很大。”王耀弘说。

“准巨头”MD必有一战?

业界有个说法:互联网的上半场属于BAT(百度、阿里、腾讯),他们把线上流量入口握在手中;而下半场则属于TMD(今日头条、美团点评、滴滴出行),新的流量入口是他们争夺的主战场。

美团和滴滴,作为未上市的两家独角兽企业,虽然现在还远未到冲刺阶段,但是在跑马圈地的过程中,彼此较劲和偶尔的擦枪走火肯定是有的。毕竟作为互联网下半场的主角和下一代的“准巨头”,速度即生存。

两家的业务本质都是基于地址位置的连接,只不过一家从生活服务出发,一家从交通出行起步,大家手里牌都差不多。美团和滴滴,都是连接线下服务,干的事情都是撮合交易。

2017年,美团点评的年度活跃买家达到3.2亿,活跃商户达到437万,每4个中国人就有1个在平台消费,已覆盖全国2800个市县区,是全球最大的生活服务电子商务平台。2017年,滴滴出行为全国400多个城市的4.5亿用户,提供了超过74.3亿次服务,全国平均每人使用滴滴打过5次车。

业内人士认为,无论打车,还是外卖,都需要吃透一摊。滴滴对整个汽车产业链的渗透很深,而美团系统也已经与大量餐厅打通,进来容易,做大做深很难。

美团把自己的使命描述为Eat Better,Live Better,赤裸一些的描述就是要做一切吃喝玩乐行为的消费入口。滴滴的目标是做全球最大的出行平台,而你出行去干吗?很大程度上也是去吃喝玩乐。

当两家的规模越来越大、生态越来越完善、疆域越来越广,交集的出现似乎是迟早的事情。只是不知道他们共同的“爸爸”——腾讯怎么想。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