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闲时间里我们常常吃鸡开黑玩得不亦乐乎,但是否有换个角度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游戏会这么吸引人?
然而早些年开始,就有人将游戏里的思维和机制等元素,应用到非游戏的情景中,这被称为游戏化(gamification)。比如幼儿园里面的课程设计,很多就是基于游戏的设置和奖励机制,让小朋友可以一边玩一边学习。
游戏化的设计思维,为教育、营销等领域提供了更加创意和高效的方法。如今,又有人将“游戏化”的思维设计,结合具体的行业应用,最后融合为游戏产品和服务。
这些游戏产品和服务被称为“功能游戏”,虽然它们有着电子游戏的元素,但并不是为了娱乐而生,而是用于军事、教育、医疗等垂直领域,让用户在使用中达到学习知识、训练技能、培养情志等非娱乐目的。
可以说,它们是电子游戏突破自身边界,与行业应用场景跨界融合的一种创新运用。
当游戏与行业应用跨界融合
早在 1994 年,美国海军陆战队就开始将游戏作为军事训练的辅助手段,并成立了专门的游戏军事训练机构。
(《全光谱战士》)
《三角洲特种部队》是美军早年用来训练单兵射击的游戏,后来美军开始专门开发《美国陆军》《全光谱战士》这些游戏来训练士兵使用武器,以及在军事的各个场景中的战术训练。
虽然游戏无法模拟出真实的战争环境,但这些训练依然可以起到降低训练成本,辅助提高训练效率的作用。
功能游戏除了在军事训练上颇具成效,也在为科学研究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
(《Foldit》)
2008 年华盛顿大学开发了一款名为《Foldit》的游戏,让玩家以真实的蛋白质结构为基础进行解密,通过扭转多肽链来找到热力学中最稳定、能量最低的三维结构。而来自世界各地的的玩家在仅仅三周内,就帮助科学家破解了逆转录病毒蛋白酶的结构。
负责该项实验的学者贝克说:
在《Foldit》的玩家取得突破之前,逆转录酶 (M-PMV) 的结构一直困扰着科学家们。这是我知道的第一次有游戏玩家解决了科学界一个老大难问题。
知道这个酶的结构,可以帮助我们设计新的抗反转录病毒的药物,它将用于艾滋病、癌症和帕金森症的研究。
(《Mozak》)
此外,还有让玩家参与搭建神经元结构,为机器学习提供训练数据的《Mozak》;让玩家绘制视网膜神经元网络图,帮助科学家解开眼科研究难题的游戏《EyeWire》;《量子移动》(Quantum Moves),将游戏众包研发模式从蛋白质折叠拓展到量子物理研究上的功能游戏,一经推出就收到世界各地近 150,000 个玩家的 800 万游戏数据。
这些功能游戏让并不具备高深专业知识的公众玩家兴致勃勃地参与科研,也解决了一些学者在研究中所遇到的人力不足的难题。
有调查显示,功能游戏中占比最大的类别是教育类,其中超过半数应用在中小学教育(简称 K12)领域。
在 App Store 中,我们也可以找到不少专为儿童设计开发的教育游戏。以出品了多个优质自然教育 App 的 Tinyboy 工作室为例,他们在《珊瑚礁》这个 app 中,是通过让儿童在游戏里自己种植海草,搭建螃蟹产卵的场所,一步步打造出海洋生态系统。
然而对于不少 8090 后而言,金山打字通那一款警察抓小偷的游戏,可能是我们较早接触到的功能游戏,这款打字游戏曾经让我学会记住键盘上各个字母的位置,也学会各个手指所负责的键位。
功能游戏是一场游戏力的跨界
在国内,移动端的功能游戏也开始逐渐出现在公众眼前。比如由 tag Design 团队开发的《榫接卯和》,能够让玩家在游戏中了解传统木工制作的结构特点和历史。
这个团队的另一款游戏《折扇》,可以从选材开始,通过完成一个个游戏关卡,参与制作一把传统的扇子。对于不少玩家而言,这是他们第一次通过游戏,发现了传统工艺的魅力。
虽然功能游戏相比商业游戏,依然是一个非常小众的品类,但公众对功能游戏的需求却十分强烈。
教育类的功能游戏,可以寓教于乐,高效传递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积极性;大量商业企业也在使用功能游戏,为员工提供专业技能培训,提高管理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医疗领域的功能游戏,让人们模拟体验医生的角色,从而在往后的就诊中做到换位思考,缓解医患关系……这些都是游戏与更多领域跨界融合后,所产生的正向游戏力。
腾讯研究院在去年年底发布的报告显示,功能游戏在 2015-2020 年间将以 16.38% 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发展。
全球应用游戏峰会在 2014 年到 2017 年间发布的 130 款获奖游戏中,美国独占了 90 款,其获奖数量是英国的 7 倍,紧随其后的还有荷兰、丹麦、挪威等欧洲国家。相比美国在全球功能游戏上占据领先地位,欧洲位居第二,中国仍处于功能游戏的起步阶段。
与此同时,2017 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的数据显示,国内商业游戏的增速开始回落,移动游戏依然高速发展,争夺国民注意力和空闲时间的东西越来越多。
随着移动游戏市场的成熟和游戏用户消费观念的升级,用户对游戏也开始有更高的要求。
小而美或者小而实用的功能游戏,将拓展现有游戏产业的边际,用更具创意的方式,服务更多垂直领域的人群,协助解决更多不同群体的需求。
腾讯在功能游戏上有什么打算?
4 月 23 日,腾讯在 UP 2018 新文创生态大会上宣布,将在传统文化、前沿探索、理工锻炼、科学普及、亲子互动这五个类别布局功能游戏。
(《纸境奇缘》)
在 UP 2018 腾讯新文创生态大会上,腾讯游戏还发布了四款新的功能游戏,分别是:
《纸境奇缘》:一款充满冒险气氛的打字游戏,玩家扮演“缪斯”,帮助一个没有灵感的作家完成作品,游戏的开始是一张白纸,随着游戏的进行灵感涌现,整个世界将越来越精美繁大;《坎巴拉太空计划》:一款自由度较高的沙盘风格航空航天模拟游戏,玩家扮演 Kerbal 航天航空工作者,通过设计、建造并发射自己的航天器,探索整个行星系;《肿瘤医生》:一款癌症治疗模拟游戏,玩家扮演肿瘤医生,根据患者的免疫力、体力等具体情况,制定放疗、化疗、手术等治疗策略;《尼山萨满》:一款以北方少数民族萨满文化为题材的节奏类游戏(仍在研发中),由腾讯学院和 NEXT 共同孵化,主创均为腾讯学院“开普勒计划”培养的校招应届生
《肿瘤医生》的手游制作人胡晚至说:
我们希望以足够的科学性来模拟肿瘤的发展和治疗,并且同时让玩家感受到医生、患者、家属三方面的情绪发展,最终获得一些启示。
在老龄化压力越来越大、慢性病逐渐高发的社会中,健康医疗领域的资源依然稀缺。因此游戏与健康医疗的结合,将为这个垂直领域带来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加拿大的神经学家 Adam Gazzaley 就曾经开发过一个名为《NeuroRacer》的游戏,用于帮助老年人减缓阿兹海默症带来的行动迟缓症状。
而像《肿瘤医生》这样的游戏产品,不仅能够帮助病人拥有正向的情绪,还可以帮助缓解医患关系。
其他的功能游戏,比如《尼山萨满》也将帮助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播,《纸境奇缘》可以让玩家在瑰丽的文字世界中体会到语言的美妙。早前发布的《欧式几何》,是一款使用尺规作图进行几何解谜的游戏,能够帮助玩家锻炼数学能力和逻辑思维。
(《坎巴拉太空计划》)
腾讯游戏副总裁高莉认为:
游戏的本质是一种思维策略,拥有明晰的目标,及时的激励反馈和互动协同的机制。如果将这种思维方式,应用在各行业场景中,将打开一个全新的视角。
腾讯游戏还表示,现已投入市场、技术、评估、运营等多支团队来支持功能游戏。同时还将与 GMU 大学、弗吉尼亚州功能游戏孵化基地、北京大学,在功能游戏的平台搭建、课程开发、人才培养和学位设置方面展开合作,探索游戏的正向社会价值。
可以说,他们除了想要引进和推广更多优秀的功能游戏产品,也计划搭建国内功能游戏交流平台,营造中国功能游戏生态圈。腾讯在商业游戏行业,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生态整合经验,而微信和 QQ 这些社交平台所连接的用户、行业和开发者,将为功能游戏提供快速发展的土壤。
在今年的腾讯新文创生态大会上,腾讯游戏还发布了全新的品牌愿景,“探索游戏更多可能”。而作为游戏力跨界的功能游戏,它将不仅扩宽腾讯自身在游戏里的边界,也为各个垂直领域中人们所遇到的问题,提供了多元、创新、趣味的解决方案和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