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睡在地板的马斯克,掉落池塘的特斯拉

   时间:2018-05-23 09:02:29 来源:PingWest 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伊隆·马斯克的眼袋越来越大,特斯拉的问题越来越多。

5月21日,就在距特斯拉位于湾区弗里蒙特超级工厂不到1小时车程的东湾圣拉蒙县,一辆特斯拉Model X型电动车冲出街道,撞翻围栏,沿着堤坝一头栽进路边池塘。警方赶到后打捞出的车身已经面目全非,驾驶员则死在了座位上。

湾区警方表示,车子很可能当时超过了当时路段的限速,不过目前还无法判断自动驾驶Autopilot事发时是否启动。

这只是特斯拉最近各种负面消息的最新一例。特斯拉公司就像是一辆靠烧钱作燃料的跑车,如今,在不少投资人和观察者眼里,它正在马斯克驾驶下驶向失控的边缘。

睡在地板上的亿万富翁

身为一个亿万富翁,特斯拉的CEO如今每日睡在特斯拉位于湾区弗里蒙特的巨型工厂里,他的办公室没有床,只有一个狭长的硬沙发,沙发上方挂着的板子记录着特斯拉第一款大众车型Model 3的最新生产状况。

“我其实就直接睡地板,因为沙发太挤了。”

马斯克对到访的CBS主持人说。镜头里这位明星企业家、现实世界版的钢铁侠像是刚从睡袋里钻出来,他显得很疲劳,眼袋下沉,如果你仔细看,似乎还能看见眼球上的血丝。

在节目中,马斯克带着主持人参观工厂,镜头里的办公区有些凌乱。在知名员工点评网站Glassdoor上,一名在弗里蒙特的工厂工作了5年的在职员工这样形容这里的环境:

“真的是几百号人挤在一个屋子里,很小空间里摆着尽可能多的桌子,然后彼此堆在一起…跟50年代的办公室的照片里一样。”

就像这些桌子一样,进入2018年,摆在特斯拉面前的麻烦事也在不断堆积.

仅仅一年前,特斯拉还是那个正在颠覆传统汽车行业的明星公司,Model S大受欢迎,Autopilot自动驾驶技术也似乎一枝独秀,马斯克许诺,面向大众的Model 3在2017年底实现量产。华尔街的投资者也受到鼓舞,捧着特斯拉股价冲上500亿美元,并一举超过通用汽车和福特。

但是,狂欢之后,冰冷的现实让特斯拉开始滑落。

Model 3的量产从一开始就出现各种问题,马斯克形容生产情况是“地狱”,量产目标不断推迟。

最初特斯拉计划在2017年开始发货,在2018年把Model 3销量提升到50万台一年。但整个2017年第四季度,Model3的产量仅仅为可怜的2425台。尽管2018第一季度这个数字得到大幅提升,4月最后一周的产量突破2000台,但依然距离马斯克给自己设定的目标很远很远—整个季度,特斯拉仅仅生产了9766台Model 3。

而一度业界领先的自动驾驶技术,也开始感受到来自Waymo、Uber等的巨大压力。

此外,特斯拉还因一起半自动自动驾驶状态发生的致命车祸而在接受美国安全机构的调查。今年3月,特斯拉还进行了公司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召回,涉及12.3万辆Model S车型。

在资本市场上,特斯拉也遭遇了股债双杀,投资者看到特斯拉不断烧钱但盈利遥遥无期,终于开始不满。而马斯克在今年Q1财报电话会议上对投资人的傲慢,更彻底激化了特斯拉与投资人的矛盾。

融不融资?

特斯拉是否会破产,成了马斯克和分析师及媒体交锋最多的话题。

和特朗普一样,马斯克的主战场也在推特。在这里,他怼天怼地怼各种看空特斯拉的声音,嘲笑那些指手画脚的人“根本不懂特斯拉在做的事情”。

这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终于在今年的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上集中喷发。

当天的电话会开始前,马斯克还对分析师们很客气,说会回答尽可能多的问题。但会议开了半小时他就烦了。

一名分析师询问马斯克关于削减特斯拉的资本支出的计划,但问题还没问完就被马斯克打断:

“抱歉,下一个下一个。又无聊又蠢,不够酷。下一个。”

马斯克说。

电话中马斯克依然带有南非口音的英语平和轻快,但满电话线都是浓浓的轻蔑。

紧接着,马斯克又被问了一个“不酷”的问题:关于特斯拉的股价波动。

马斯克直接回怼到:我们最不关心的就是如何让短线交易者满意。

“请把我们股票卖了,别再买了。”

火药味渐浓。但不识相的分析师们又问了一个问题:目前Model 3的退订情况如何。

这一次,马斯克忍住了没怼,而且一忍就是15秒——15秒令人窒息的宁静…分析师的问题问完,电话好像坏了一样,没人说话,尬到爆炸。

然后电话那端飘来马斯克的声音:我们去回答YouTube网友问的问题吧。直接把分析师晾在了一旁。

之后马斯克和YouTube上的散户(粉丝)们欢快地聊了近半小时。

尽管有很多不愉快的先例,但如此粗鲁和难看的方式,还是让投资者感到震惊。对于马斯克的无礼表现,不少投资者认为正是因为这些问题“问到了点上”——欠债如何还钱,是特斯拉目前遇到的最核心的问题。

过往15年,特斯拉没有一年能够实现年度盈利,但同时,新产品研发、新的工厂及生产线等,每天都在烧着钱。华尔街日报的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特斯拉发行了67亿美元各类债券和abs,以及38亿美元的股票。

根据特斯拉最新发布的第一季度财报,特斯拉净亏损达到7.85亿美元,手中的现金为27亿美元,去年最后季度为34亿美元。分析师们预计今年余下的日子里,特斯拉会继续烧掉至少12亿美元。

面对不停的亏损,即将到期的债务,以及从最高点已经下跌20%的股票,特斯拉只有两条路,要么再次融资,要么赶快回流现金。

对此,大多投行认为特斯拉今年需要融资,否则其现金流将枯竭。曾经是特斯拉最积极的看多者之一的分析师Adam Jonas将他对特斯拉的目标价大幅下调,并且预测特斯拉今年3季度将必须融资30亿美元才能度过难关。

但是,马斯克却不这么想。他表示,除了银行信贷额度外,今年特斯拉将不需要再次融资。“因为我们将在秋天盈利,回流资金,既然这样我们何需融资呢?”

为此,马斯克要求公司削减开支,计划今年的资本支出减少到30亿美元以下,同时更最重要,是提高Model 3的产量。

如今马斯克不仅睡在工厂,还要求他的下属们也24×7的加班加点生产。“我们的目标是二季度末达到每周5000台。”马斯克说。也就是说,他宁愿相信产量会突然暴增,也不愿考虑融资。

其实过往15年,特斯拉都是靠“借钱”买时间一路过来,马斯克对融资没什么偏见,那么为何现在对融资的态度如此不同?

关键就在Model 3上。早在2006年,马斯克给特斯拉制定了未来十年的计划,其中包括:

1)打造一款昂贵的小型轿车;

2)用这辆车赚到的钱,开发一款便宜一些的中型轿车;

3)用这些车赚到的钱去造一辆可负担的大型轿车;

4)普及太阳能。

如今,Model 3就是实现向大众普及电动汽车的那个产品,也是他实现梦想的关键,必须拿下。在Model 3经历了太多的推迟和量产问题后,马斯克更需要尽快证明特斯拉有量产主流电动汽车的能力。

另外,随着特斯拉的股债双杀,现金融资的成本也变得更高。若发行债券进行融资,特斯拉需要支付的利息正不断增长。而若发行股票,则必定要稀释原有股东的权益,这当然也包括减少马斯克自己控制权的可能,这是他不愿做的。

Model 3!Model 3!Model 3!

要兑现今年盈利的诺言,Model 3的产量成了关键。

如果能够实现量产目标,特斯拉的财务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如果不能,那么除了销售额将受影响,特斯拉的现金流问题也很可能加重。目前特斯拉可怜的27亿美元现金储备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用户的订金,而这部分用户是可以申请退款的。

按照马斯克的说法,特斯拉计划在今年三季度实现盈利。有分析师指出,要实现这个目标,Model 3要实现每周10000台的量产计划,只有这样,盈利才能“在数学上有可能”。特斯拉给二季度的计划是实现每周5000台,而其实这一目标本来应在去年底完成。

为何Model 3的产出一直很差?马斯克的回答很直接:

我们在Model 3上面一次性加入了太多新的科技。

CNN的一篇文章就揶揄说,产能地狱?这里有一整个产业是生产汽车的,怎么没见他们生产不出来。文章认为,问题出在马斯克对创新和颠覆的执念上。他明明可以建立最常见的流水线工厂来完成生产,但他却选择了“对汽车生产方式进行革命”。

这就带来了问题,生产线需要不停调试不停改变,自然影响了效率。据路透社报道,5月26日弗里蒙特的工厂将再次关闭6天,以进行设备升级。

Glassdoor上的一名特斯拉员工就形容他每天在弗里蒙特工厂的工作:“我每天以为自己是做这项工作,但一天结束会发现做的完全是另一项工作。”

另据The Information报道,与此前两款汽车使用线性流水线不同,Model 3的生产线使用了更复杂、更多的机器人自动化生产,最初目的是希望之后实现指数级的产能提升。但是,这样的做法并不成功。

一名汽车行业咨询师在接受Weird采访时表示,日本车企会在一开始尽量减少自动化的介入,因为这既昂贵又不一定能提升质量,他们会先厘清流程再引入机器。而马斯克完全相反。这也是硅谷的对机器自动化的崇尚以及颠覆一切的思维的惯性。

最新情况是,根据电动汽车博客Electrek拿到的马斯克5月15日最新的内部信,特斯拉“很可能”在本周实现每日500台的产量。但关键问题是这样的水平能否维持。此前接受CBS采访时,马斯克面对这一问题显得不是很自信,他只是一贯地乐观,对于今后的产量提升,他回到到:“我不知道,也许翻个3、4倍吧。”

在量产的计划上,马斯克一向喜欢将目标定的很高,哪怕一开始就不切实际,也会言之凿凿地对外公布。特斯拉过往的几款产品,几乎没有一款能严格按照马斯克宣传的时间表发货:

特斯拉做的了最快的量产电动汽车,但做不了最快量产的电动汽车。

这也引起股东担忧。特斯拉的三名股东在去年正式发起诉讼,指责马斯克以及特斯拉现任和前任CFO在向市场承诺2017年底实现每周生产5000台Model 3前,都分别被特斯拉的高管告知,这是不可能的目标。他们存在故意误导市场的行为。

一个人的公司

如今提到马斯克和特斯拉,没人还会想起当初特斯拉其实是马斯克“买来”的。

特斯拉最初由工程师马丁·艾伯哈德(Martin Eberhard)和马克·塔彭宁(Marc Tarpenning)于2003年创办,“特斯拉”这个名字也是艾伯哈德想到的。

2004年,急需融资的他们找到马斯克,在2个小时的谈话后马斯克就决定投资630万美元,并担任公司主席,由艾伯哈德担任CEO。但之后马斯克和艾伯哈德不和。

马斯克形容艾伯哈德担任CEO期间把公司搞的一团糟,有些讽刺的是,令马斯克不爽的原因之一,正是在生产第一款电动跑车Roadster上的不断延误。

艾伯哈德最初的目标,只是建立一家“生产他自己会买的车的公司”,而马斯克则志向高远,他要颠覆汽车行业,让每个人都开电动汽车。两人理念不合,最终马斯克2007年在一次没有艾伯哈德出席的董事会上将其赶下CEO座位。从那时,马斯克对特斯拉的控制欲就已经很明显。

“我当时应该更小心,不应该让马斯克在董事会拥有绝对的控制。我和特斯拉这家公司没有问题,我是对马斯克以及他对待别人的方式不爽。”

艾伯哈德说。

这样的控制欲在特斯拉的发展中也带来过好处,比如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马斯克曾自掏腰包为公司注资,2013年,他又凭借着自己在硅谷的人脉帮助特斯拉避免破产。

对公司的绝对控制让马斯克相信,公司的所有难题必须由他亲自处理。

5月14日,马斯克发布内部信,宣布将对公司结构进行彻底重整,以实现扁平化,从而提高管理和沟通效率。其实这样做的主要结果,就是马斯克亲自接管几乎所有与量产相关的重点环节。

马斯克在第一季度财报的电话会议上就曾透露,特斯拉的销售和服务部门的负责人已经离职,但他并没有打算寻找替代者。“往后,我将让销售和服务部门直接汇报给我。”而在此之前,他已经直接接管了Model 3的量产工作。

特斯拉就仿佛马斯克一个位于体外的器官。他要没日没夜工作,全公司也要照做,这引发员工集体抱怨。

在Glassdoor上,关于特斯拉的最多的两条负面评价,都在指责在特斯拉上班就无法平衡生活和工作,大部分时间都在上班。一篇评论的题目写道:“这是一家独特的公司,但很难在这待很多年。”这也是绝大多数评论中提到的对特斯拉感到负面的地方——不能久待,会要人命。

对于这种独断的风格,特斯拉内部也有异议。“我对CEO持保留态度。”一名员工写道。

“他是一个残酷的每个细节都要亲自管理的经理人。他凭一己之力扰乱了生产,降低了产品质量,让数百人不得不更劳累地工作。由于他想看到每个细节,并且总要在真正的最后一秒去更改细节的设计,这让我们浪费了很多时间。这正在一点点摧毁我们的公司。”

这篇评价获得了最多的350多个认同。在这样的背景下,特斯拉还正在遭遇离职潮。

据CNBC整理,自去年11月以来,特斯拉已经有超过10名高管离职。这些高管的离职并不一定与马斯克加强对Model 3的直接管理有直接关系,但依然反映出特斯拉在人才流失上的问题。

但是,马斯克并不会管那么多。对于跟不上节奏的员工,他毫不客气。据汽车博客Electrek掌握的马斯克5月初发出的一份内部信显示,马斯克对特斯拉雇佣的许多合同工感到不满,在限时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评估后将裁退那些令他不满的。他形容其中表现差的员工就像喝醉酒的懒汉。

“合同工就像俄罗斯套娃,一层一层揭开了最里面那个才是真正干活的。”

他写道。

但事实是,就算再扁平化,马斯克也不能一人覆盖所有方面。与他的期待相反,特斯拉的一些部门并没有因此提高效率。相反,任性的明星老板成了他们推诿任务的最佳借口。

“所有事都特别着急,于是许多部门就以伊隆最近正在盯某个某个项目为由,拒绝做其他任何事。”

一名特斯拉总部的员工说。

另一名员工则干脆表示:在特斯拉,你永远感觉公司离彻底搞砸就差那么几步。

马斯克的Cult公司

但这一切都没有阻止马斯克继续按照自己的方式经营和宣传特斯拉。

2017年11月,湾区的一个夜晚,马斯克在缓缓亮起的灯光下走下电动卡车Semi,这款新产品引发现场粉丝的连连尖叫。

就像所有特斯拉发布会一样,马斯克在一阵摇滚乐和炫酷灯光后高调宣布,特斯拉要在2019年实现这款产品的量产——尽管,连马斯克可能也不知道Semi究竟会在哪里生产。

“马斯克让电动车变得sexy,这是他受欢迎的原因。以前的电动车都是很小的廉价车,是他让人们知道电动车也可以有超跑。”

投资人Jim Chanos说。他是特斯拉股票最积极的做空者之一。特斯拉推出车型的命名规则也是为了组成“S3XY”这个词。

而就算是Chaonos这样的做空者,也不敢轻易将马斯克与“骗子”一词挂钩。他找到了他认为更准确也更安全,不会引发粉丝攻击的词:

“特斯拉成了围绕着马斯克的一家邪典(cult)公司。”

Cult泛指那些围绕某一个人或现象而产生的狂热崇拜。马斯克就是这个核心。

特斯拉的股票虽然不断起伏,但在如此大的负面压力下,最近特斯拉股价跌幅并不大。“没法儿,这就是马斯克。”一名特斯拉的投资人在推特上感叹。

马斯克今年46岁,他出生在南非,从小展现出计算机方面的天赋。大学他转学到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经济学和物理学学士学位。

在2015年清华大学的一场对谈中,马斯克对物理学家钱颖一说,看书自学比科班学习更快。

钱颖一当时很惊讶,问到“光靠看书就可以成为火箭科学家?”

“还有自己做实验、读书。有的时候书里的东西是不正确的。这个有作用的,而且学的很快,只要愿意读书,所有信息都已经写出来了。”马斯克说。

作为一名科技天才,马斯克还拥有一流的商业嗅觉。

他放弃斯坦福的研究生学位,创办为新闻机构开发在线出版软件的Zip2。1999年以3亿多美金卖给康柏电脑。之后又创办X.com,也就是PayPal的前身。2002年,eBay以15亿美金将其从马斯克手中买下。马斯克成为亿万富翁。

拜马斯克的高调所赐,这些创业经历早已大家都很熟悉。

在PayPal之后,他把钱花在投资新公司上。这些公司无一例外拥有伟大使命感和远景。在担任特斯拉CEO的同时,马斯克还是火箭公司SpaceX的CEO。另外,他将自己掌控的太阳能公司SolarCity合并入特斯拉。去年马斯克还创建了Boring Company,从事隧道挖掘。就在5月10日,Model 3量产如此紧要的关头,马斯克还来到洛杉矶为Boring最新进展站台,并欢迎洛杉矶市民体验他们的产品。

此外,马斯克还参与投资了多家明星科技公司,比如DeepMind、Neuralink等。

而在身兼数职的同时,马斯克还常常在娱乐圈跑跑龙套。

他出现过的电影、剧集就包括《生活大爆炸》、《超验骇客》等。而这位现实版钢铁侠也在《钢铁侠》中出镜。他在各种采访中也有意无意在引导大家将他看作现实世界的托尼史塔克,在推特上,他将SpaceX必做“钢铁飞行衣”。

而在动画片辛普森一家中,动画形象的马斯克化身宇航员从天而降,辛普森爸爸大喊“外星人来了”,然后把棒球棒砸向马斯克。

当马斯克摘下头盔后,巴特·辛普森向(观众)介绍到:这是伊隆马斯克,活着的人中最伟大的发明家。马斯克在这些流行文化中的形象一定程度说明了这种Cult现象的来源。

而在私生活上,马斯克有过多段婚姻,妻子或女友几乎也都是明星。其中,他和演员Talulah Riley结婚离婚,然后再婚、再离婚。

马斯克处理自己与另一半的关系时,也有他工作中强横的影子。据他第一任妻子Justine Wilson回忆,马斯克曾经常说:

“如果你是我的员工,我肯定开除你。”

马斯克最近的绯闻对象是加拿大音乐家Grimes,据说两人是因为在推特上的一个嘲笑AI的笑话而结缘。不过双方并没有什么公开表态。

“没人陪我我永远不会幸福。自己一个人睡觉会杀了我。”

马斯克曾在《滚石》杂志的专访中说。也许,这也是他最近睡在工厂的原因之一。

特斯拉的未来

没人能否认,马斯克的成功和光环是特斯拉能活到今天的重要原因。

特斯拉肯定不会轻易破产或死掉,因为在马斯克的”粉丝“中,不乏有实力投资特斯拉的名人。著名投资人索罗斯的投资公司就在最近再次买入特斯拉3500万美元的可转换债券。这说明,只要特斯拉需要,他们其实有很多融资手段,现在的问题在于,特斯拉究竟要变成一个什么样的公司。

过往15年,在马斯克领导下的特斯拉成功推出了几款标杆性的产品,并证明了电动汽车市场的潜力,他们的Autopilot系统也引发了全球科技公司对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热潮,特斯拉也拥有了领先其他竞争者的多项技术突破。

但如今,当特斯拉到了最关键的转型一步,马斯克过往严重的个人烙印所累积的问题正在放大和集中爆发。

“我知道马斯克市隔有愿景的企业家,但是这毕竟是个财报会议,不是一个Ted演讲。”那个被马斯克打断问题的分析师在财报会后愤愤地说。

有不少人开始讨论特斯拉摆脱马斯克的可能,这样做也许真的会在新车型量产、再融资续命等关键症结上快速突破,但那样的话,特斯拉将不可避免成为一个普通的电动汽车公司。

而如果特斯拉不摆脱马斯克,就要陪马斯克一起赌上公司的生死存亡,而且如果最终成功“渡劫”,也没有多少员工敢保证那时自己还能站在马斯克身边。

只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不论结局如何,狂热的粉丝们会依然崇拜马斯克,即便破产,他依然会留下一个孤胆英雄的名声,还是人们心中的钢铁侠,还有他的火箭和超级高铁,苦的只是那些买了特斯拉股票的人们和苦苦等不到爱车的用户。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