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研发投入削减但销售成本猛增,AI缺位的联想依然走在老路上

   时间:2018-05-25 08:40:26 来源:搜狐科技视界 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划重点:

-17/18年财报透露中联想毛利进一步下滑,同时存货激增35%,现金流相应减少。与此同时销售成本增长,营收的提振依然维持销售导向;

-从具体业务来看,移动业务下跌7%,杨元庆表示:“希望它尽快回到健康的轨道上来,能够盈利。”移动业务的惨淡也打破了联想的三步战略规划;

-联想研发投入连续第三年下滑,同时尽管联想对外表示AI转型,但财报中AI元素少之又少。

搜狐科技/吕林轩

“整个财年来看,我们的营业额达到454亿美元,较前一年提升了5.4%,时隔2年之后重新回到增长通道。可以说,我们不仅在坚定前行,而且开始攀登新的高度!”

在联想17/18财年年报发布之后,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内部信中写到。财报中也指出“转型的成效推动集团全年收入回复增长和达致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然而粗略的总体数据并不能更具体地说明联想是否正走在预定好的轨迹上,或者又是否正如杨元庆所说,“联想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

毛利下降,但存货激增35%

从财报的综合损益表中可以看出,如果单看营收和毛利,17/18财年的确要优于去年同期,但由于销售成本的上升,实际上的毛利率出现了下降,加上经营费用的增加,导致了利润的下滑。

而就经营费用来看,联想17/18年减少了行政和研发费用,经营费用内的主要增长点依然来自销售及分销。就联想而言,在这一年同样选择了以销售为主要导向,通过销售环节来拉动。

而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在于,联想集团17/18年的存货约37.92亿美元,相较去年27.94亿美元激增35%。

此外17/18年集团的银行存款、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合共为 19.32 亿美元,去年同期为29.51亿美元,也证明了联想集团发展中存在现金流减少的情况。

存货大幅增加这一数据从财报分析来讲,客观反映的是产品库存存在积压的情况。同期联想集团的整体营收规模增幅为23.15亿美元,增速5%,毛利1.66亿美元,增速3%。两相对比,联想在2017/18财年的增长颇为粗放,这也可以从锐增的销售成本看出。

如果从具体的业务部门来看,营收的主要增长依然来自于个人电脑和智能设备集团,单看产业类型来看,个人电脑和智能设备的利润率相对较低的部分,也直接推动了联想整体业务营收做大,这也是联想一直在谋求业务转型的原因,然而始终未见成效。

移动业务溃败,联想“三波战略”未能成行

如何转型?联想一度将重心压在移动业务上,但很长一段时间,移动业务一直是联想不愿太多提及的心病。

在财报中,移动业务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就主要业务集团数据来看,个人电脑和智能设备业务收入年比上升8%,占集团71%;数据中心业务年比上升8%,占集团10%;而移动业务收入为72.41亿美元,年比年下跌6%,占集团整体收入16%,而去年这一占比为18%。

联想集团各业务线对比(单位:亿美元)制图:搜狐科技

自然,备受联想集团期待的移动业务成为了整个集团的最大拖累。就亏损情况而言,移动业务亏损4.63亿美元,相较去年有所收窄,但这也是移动业务主动收缩之后的情况。财报中就指出:“移动业务面对极度剧烈的竞争,本集团因此重整其策略,继续加强拉丁美洲及北美市场,以及减少开支,从而达到大幅减少未来亏损的目标。”杨元庆在采访时回应手机业务时也提及海外市场主动退出了70、80个国家。

实际上联想移动多年依靠美洲,尤其是拉美并不是一件新鲜事。根据Counterpoint的数据,2017年联想移动业务(包含摩托罗拉)在2017年的全球手机市场中排名第七,出货量4970万台,相对去年同期下滑了2%,地区而言,联想在拉丁美洲占据16%的市场份额,在北美和欧洲依然各占据5%和4%的份额。今年moto的新品首发就定在巴西,而回到国内时,moto新品甚至只是悄然上线。

(2017年全球手机市场排名,图源Counterpoint)

移动业务的国内成本正被不断压缩,但集团依然希望中国区能够有更不一样的变化。在联想誓师大会上,时任MBG中国区总裁乔健提出了“双十战略”——“销量翻10倍, 重回前10”,尽管20天后,她就转任全球首席市场官和市场营销高级副总裁,不再负责中国区的移动业务。这也几乎意味着,2017年乔健空降之后组建的联想移动高管团队,几乎完全“解体”。

回归的常程调整了联想手机的产品策略,从上半年的产品发布来看,集中千元机开展火力,突破市场份额成为联想移动业务找到的突破口。尽管模块化手机始终没有作废,但两年下来销量惨淡,研发也转入极为尴尬的境地。3月初摩托罗拉的大规模裁员被视作是手机研发调整的关键。

然而移动业务依然是联想不可放弃的一部分,一旦失去手机业务,联想的公司定位就会进一步回归到传统制造,这对于联想而言显然是不可接受的。杨元庆表示:“希望移动业务尽快回到健康的轨道上来,能够盈利。”

“我们过去移动业务做得不是太好,但是我觉得还远远没有到要放弃的时候,并且在我们的整个战略里边,意义重大。计算、通讯,一个都不能少”,杨元庆说,“现在想找一个和智能手机规模相匹配的市场,是不容易的,智能手机哪怕只有一个点的市场份额,都很大。更何况,我们还有很多优势市场,比如说拉丁美洲,我们有接近20%额市场份额,排名第二。因此,手机业务恰恰依然还是联想集团战略的重点。”

此前在2016年创新科技大会上,杨元庆就提出了清晰明确的三波战略:第一波是联想目前的核心业务,在PC领域进行持续创新;第二波是移动业务和数据中心业务,未来要打造成新的增长引擎;第三波是发力“设备+云”,打造下一代智能设备和未来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这一战略沿用至今,具体到联想移动业务,移动业务应该成为联想集团新的增长点,在集团中的营收占比要不断提升。这成为联想能够突破严重依赖PC支撑营收的直接设想。

然而从17/18年财报来看,个人电脑和智能设备业务的营收占比不降反增,移动业务的营收却出现大量下滑,这成为联想三波战略节奏打乱,或者未能执行的关键。

押注AI打开局面?研发却未能跟进

值得注意的是,这很可能是联想最后一份单独清晰梳理移动业务情况的年报。5月8日,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通过内部信,宣布了一项新的组织架构调整:联想原个人电脑和智能设备业务集团(PCSD)、移动业务集团(MBG)合并,整合成立新的智能设备业务集团(Intelligent Devices Group, IDG)。

这一调整有着充分的理由,那就是整合PCSD聚焦的PC、智能硬件和MBG的手机业务,以应对联想所认定的未来发展方向——智能物联网。财报中的展望中这么描述集团规划:“本集团致力透过投资于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和虚拟实境/增强实境, 藉此在「设备+云服务」和「基础设施+云服务」中建立创新能力,抓紧智能物联网时代的增长机会。”

这被视作联想未来业务发展的全新通道,此前杨元庆在接受搜狐科技采访时指出,未来联想会有围绕人工智能的三大业务框架,即终端设备、数据中心、行业智能。这一战略相较以前联想传统的PC厂商的形象有了巨大的纵深拓展。

同时更具大规模提及AI战略的是联想2017 TechWorld大会,“让世界充满AI”的主题充分向外界显示了当时联想AI转型的决心。

然而17/18财年联想集团的研发费用为12.7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1.42亿元),占集团营业额收入的2.8%,而16/17财年联想集团的研发费用投入为为13.62亿美元,15/16财年研发费用投入为14.91亿美元,这意味着在提出AI战略之后,联想的研发投入依然连续低三年走低。

而同期,在2017年华为和中兴研发费用支出分别为人民币897亿元和129.6亿元,占各自总收入的14.9%和11.9%,两者的投入费用和占营收的比例都远高于联想。

如何花钱永远比如何提战略更能体现一个企业的发展脉络。在联想财报中,AI元素几乎匮乏,人工智能字样只出现了8次,一次是PCSD新零售店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零售及服务效率,4次出现在联想创投成立人工智能实验室,3次出现在展望当中。

目前联想集团的市值尚不足500亿港元,而今年即将IPO的小米估值一度被传在600亿美元以上,相当于10个联想。但从业务来看,发力智能生态、新零售的联想业务正在逐渐向小米考虑,不同的是两者的根基完全不一样,甚至进攻和防守的态势也完全不同。联想正固守着市场持续低迷的PC,而小米在手机领域已经领先联想一个段位。

联想艰难的日子可能还会有一段时间,希望不会太久。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