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客户端5月29日电 共享车位为啥“叫好不叫座”?
“停车难”是很多城市的通病。如今,一种新的共享经济模式——“共享停车”在各大中城市相继出现。目前上海、成都、北京等地,都已出台促进停车资源共享利用的相关政策法规。
今年5月1日起,《北京市机动车停车条例》开始正式实施。条例中提到:“本市推进单位或者个人开展停车泊位有偿错时共享。停车设施管理单位应当予以支持和配合,并提供便利。居住小区的停车设施在满足本居住小区居民停车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向社会开放。”
近两年,一些互联网公司已经与小区合作,试水个人车位共享业务。然而目前,被各方叫好的共享车位却“不叫座”。为什么?
App使用体验差,多方面问题难解决
北京多个共享停车位试点社区都推出了App预约停车服务,此举的初衷是方便社会车辆停放,盘活辖区白天的停车闲置资源。然而在试运行几个月后,这些共享服务已“名存实亡”。
与集中停放、大马路上几乎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不同,小区内的共享停车位需要用户自己寻找,而每次通过App找车位的过程成了使用中的难题,很多人被“绕晕了”都找不到车位。此外,车位上编号不清晰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用户大多需要停车管理员的帮助才能成功停车。
北京日报记者在草桥东路附近使用某共享停车App时,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
这处小区没有任何共享停车引导标志,记者按照软件自带导航绕了两圈,才找到了一个很窄的院门。导航只能终于小区院门,想到达预订车位就只能肉眼寻找了,很费时间。
另外,大量停车App后期的技术对接工作并不到位。某街道相关负责人向北京青年报坦言,实际运行过程中,共享停车App项目实施方与24号院小区道闸所有方合作未有实际结果。所造成的后果就是,外来车辆进入小区时自动开始收费,除了在App上缴费外,用户还需支付额外费用,或因此大大增加沟通成本。
“丁丁停车”的智能车位锁众筹项目已失败
“共享”双方缺乏信任,部分车位名存实亡
除了共享停车的技术问题之外,安全问题也在居民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德胜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小区的停车管理方在对外来车辆的管理上,一直存在着安全顾虑。如果外来车辆频繁进入并使用小区的共享停车位,车辆剐蹭等责任如何认定?对于某些私密性极强的高档小区来说,允许共享停车是否会增加小区内的安全隐患?
此外,租共享车位的人不及时取车也令很多业主感到头疼。海淀区满庭芳园小区的保安表示,他们经常见到业主回家了,共享车位的车还没挪走。“这时候,业主就得给交警队打电话找车主,有时两遍三遍都打不通!长此以往,原车位车主和共享车主很难有信任感。”
资料图
更遗憾的是,有的小区推出的共享停车位被居民上了地锁,让共享名存实亡。北京青年报等多家媒体在回访时发现,共享车位中有多个已被上了私锁,无法使用。多名停车管理员也证实,许多业主恐耽误自己停车,不愿意赚那一点钱。
一位共享车位的车主表示,共享车位每小时收费6元,其中车主可分得六成的收益,也就是3.6元,一个月最多挣60多元,共享停车的收入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吸引力。
网友:共享车位想法很好,期待完善
“停车难”一直是各大城市的难题,原本可以带来舒适便捷的驾车出行,却因找不到停车位而麻烦重重。网友们对共享停车位的看法多样,有人不看好,也有人支持但存在担忧:
不是每种事物都适合共享,像共享停车,共享充电宝,当“隐形便利“遭遇”现实麻烦。它存在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没有强有力的完善措施、快捷渠道。看似共享,实为添乱。
共享停车位的想法很好,但是实际操作必须定制规则,控制好停车时间吧。
如果共享车位距离车主目的地过远的话,显然大多数车主是不愿意过来停的。而个人车位大多数都是在住宅区,即使空闲时间愿意共享,肯定也不会有太多的需求的。
这个还是监管不严的问题吧,没有达到有效的配合。
违章停车现象 来源:新华网
居住在北京二环内的乔先生,经常被家附近乱停车的现象所困扰;“本来就不宽的马路上停了不止一排的车,加上临时停靠的车,挤占了很大部分的空间。胡同里停车就更不用说了,为了一辆乱停的车堵上半个多小时是经常的事。”
乔先生对中新经纬表示,离自己小区不远就有一处办公楼的专属停车场,周末几乎全部空闲,如果能对外开放的话会很节约空间,然而对方可能也有出于隐私保护的种种考虑。“希望能有更完善的技术能够保证双方的安全,包括对停放时长、地锁维护等的保障。”他认为,虽然居民对车位需求迫切,但只有合理、便捷的服务才会得到大家的接受和支持。
你会接受共享车位吗?你觉得共享车位还需要改善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