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UC将借世界杯实现换道超车,信息流行业回归内容本质

   时间:2018-06-14 10:51:47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万众瞩目的世界杯,还有1天就要开幕了。此次世界杯由于是在俄罗斯举办,地理位置上的优势,使其成为了中国球迷期待满满的一届世界杯。获得2018年世界杯视频授权的UC,凭借着自身综合信息入口的优势以及体育、娱乐的年轻化气质,也将会是广大球迷、泛球迷最重要的聚合平台之一,将在世界杯期间,收获巨大的世界杯红利。

不仅如此,随着世界杯的开幕以及陆续深入,此前UC并没有被行业所清晰意识到的“三驾马车”——重大事件的大入口和枢纽、阿里大文娱舰队的航母平台、推动信息流行业回归内容本质的加速器,也将刷新整个行业的认知。

UC所在的信息流行业,在经历了前半场比先发优势、比产品区隔、比人口红利争夺的比拼之后,如今已经开始进入了“中场战事”。在新的竞争阶段,UC在“三驾马车”的拉动下,或将实现换道超车。

世界杯盛宴的大入口,用户注意力的分发枢纽

实际上媒体、信息流行业世界杯期间的大战,本质上是对用户注意力的争夺。胜出者不仅可以获得更好的品牌口碑,提升品牌形象,同时也可以得到更好的商业变现回报。而笔者之所以敢认为——UC将成为本届世界杯期间,受益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是有着四大方面的依据的:

首先,是UC拥有全面的世界杯内容生态矩阵。毫无疑问,内容是世界杯最大的王道。UC的内容生态矩阵体现在三大方面:一是官方授权,继优酷拿下世界杯直播权后,UC也成功获得了央视授权的世界杯赛事、集锦、花絮等短视频播放权,再加上其它央视体育频道节目、央视世界杯历史资料、图文信息等等,内容可谓极其丰富;二是众多明星参与的UC原创自制节目,包括签约保利尼奥、阿扎尔的《世界杯来我家》,邀请中国国家队队长冯潇霆等参与录制的《圆桌明灯》,以及球迷深度参与的《奇葩世界杯》等等;三是来自优酷方面的自制及合作内容,如网络版《豪门盛宴》的《这就是世界波》、明星脱口秀《奇谭十一人》等等。

其次,是UC拥有品类丰富的内容生产群体。前面提到的那些官方内容和自制节目之外,UC组建了顶级的世界杯报道团,搜达足球、虎扑、齐帅等专业体育自媒体,会带来及时、专业、精彩的世界杯报道和点评,鹦鹉厨房、摩卡视频、星座不求人等跨界创作达人将生产有趣的周边内容。此外,UC更是拿出了亿级流量、千万现金、星级权益等多重激励,隆重推出了“世界杯UC创作狂欢季”,让百万创作者一方面分享世界杯巨大的粉丝、流量和收益红利,另一方面也给广大球迷、用户带去最快、最全、最鲜活、最接地气的原创内容。

再次,是UC祭出了最具生态特质的用户互动玩法。包括可全民参与的花式竞猜赢大奖;与柳岩、李沁等爱豆亲密接触的“你画我猜”等互动游戏; UC协同优酷、淘宝、支付宝等用户平台推出的集卡活动,据说现金奖金高达2亿元;此外还与盒马鲜生、滴滴、花椒、FIFA游戏等合作,融合线上线下场景,为用户打造的“有的看”、“有的玩”、“有的赚”的全新世界杯观赛体验。

最后,阿里承包用户“世界杯24小时”的生态联动中,UC可以说是优酷之外核心的资讯入口,是随时随地看世界杯的强有力支撑平台。必须强调的是,除了世界杯,UC一直以来还是国内国际热点事件报道的聚集地,是中国互联网用户注意力的分发枢纽。

协同优酷组建世界杯战舰集群,世界杯期间让球迷进入“阿里时间”

虽然世界杯只是一个事件、一个节点,但是通过阿里大文娱在世界杯期间的一举一动,以及优酷、UC的主动出击和在整个大文娱体系里所扮演的角色,我们可以预测甚至是可以“看到”,世界杯期间球迷互联网生活将进入“阿里时间”。而以往这种角色是被门户网站或者是社交媒体、社交网络所霸占的,这种行业格局的变化,也带来了新的启发和现象:

第一,作为阿里大文娱体系两大核心用户平台之一的UC,入口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阿里大文娱包括了:优酷土豆、阿里影业、阿里音乐、阿里体育、UC、阿里游戏、大麦、阿里文学等业务。尽管这些业务类型不同,所在的阶段也不一样,但是通过业务之间的生态联动,尤其是与核心用户平台的强联动,在用户场景、品牌口碑、商业变现方面,就能够实现明显的拉升。

第二,以往有大型赛事落户到其它互联网企业的时候,由于业务板块的单一,往往是孤军作战,比如门户、视频网站、社交媒体或者社交网络等。但是UC加优酷这两个用户平台,再加上阿里大文娱其它业务板块的参与,就组成了世界杯内容舰队集群,加上阿里大生态的协同,可以在世界杯期间24小时接管用户的时间。

此外,阿里大文娱的各个业务板块,在世界杯期间的各种合作、协同,还可以自然而然的在体系内,形成互为入口、互相导流、互为犄角的“用户/流量互相倒流网”。举一些直观的例子,比如在优酷看世界杯直播,在UC看赛事资讯,在阿里音乐听世界杯主题曲……用户可以在大文娱的内容消费场景中自由流动,并通过贯通业务的创新玩法互相加持。

必须强调的是,外部入口固然重要,但是基于外部入口而衍生的“用户/流量互相倒流网”或者称之为“内部入口”,也同样重要。要知道外部入口就如同人体的主动脉,人体主动脉的长度毕竟有限;而内部入口就如同人体的静脉血管、毛细血管、微血管,据说其总长度高达17.6千米,远远非人体的主动脉长度科比。加之它们互相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网”关系,使得很多节点与节点之间的距离是可以、也必须要重复计算的,这样一来其发挥效用的“价值总长度”更是要比其“物理总长度”成线性级乃至几何级的倍数增加。

第三,是数据赋能。如今UC的活跃用户数已经达到6亿之多,成为中国互联网的头部应用,加之其产品兼具“浏览器+信息流+搜索”的特质,使得平台上的数据能够涵盖吃喝玩乐、衣食住行、以及各行各业方方面面的数据。在此基础上依托阿里大文娱、阿里巴巴的产品、平台等生态优势,再通过和其它产品、平台进行数据互通、数据印证和数据优化,由此输出的数据就会更丰富、更立体和更精准,其价值自然也就更高。这些数据可以赋能给创作者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内容创作,也能反哺给内容生态部门的内容生产,还可以提供给电商生态部门的商品运营……可以说,UC的价值赋能,是取之于生态,又用之于生态。

内容生产和分发平台形成良性循环,推动信息流行业回到内容本质

实际上,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UC显然已经不是一款简单的浏览器或者信息流产品,而是一款聚集了最广泛用户的移动通用信息服务平台,只是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可以是浏览、可以是推送,还可以是搜索……

而在阿里大文娱的内部,UC也早已经不是固守自己一亩三分地那么简单。概括地说,UC在阿里大文娱的生态角色变成了:开拓用户,大入口打造者;连接内部,生态内网疏通者;聚焦数据,价值数据输出者……多种角色加身,让UC在阿里的血统和基因里,可以更好地联动内容生态与电商生态,有效尝试和开拓内容+电商的新模式,给平台、内容生产方、品牌商家、创作者、用户等多方,带来互惠互利的共赢。

聚焦到信息流这个领域,UC也绝不仅仅只是一个单纯的玩家和厂商,而是一个搅局者和变革者,UC希望能够在内容生产和分发平台形成良性循环,推动信息流行业回到内容本质。

信息流跟传统的移动门户相比,有着更迅速、更灵活、更聚合、更移动、更接地气等诸多优势,因此无论是当下发展还是想象空间,都比移动门户要大得多。

在信息流的前场战事中,一些厂商凭借着彼时的先发优势、产品创新、人口红利、新奇特内容等等,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如今战局从前场演变到了中场,在中场战事里,行业发生了三大基本面的变化:

一是,部分平台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倒挂现象,“LOW俗黄抄”的内容吸引人眼球这是人性使然,在这种情况下,那些真正聚焦内容创意与生产的创作者,无论是UGC还是PGC又或者是OGC,都需要新的平台、更多的平台,因此对于一般的内容“见者有份”成为了行业的一个特点;二是,在整体舆论监管趋势趋紧的背景下,信息流领域的监管未来也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严,这对于部分以“LOW俗黄抄”为特点之一的平台,可不是一件好事;三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民群体整体的认知水平和价值审美,也在不断升级和进化,那些新奇特、标题党的效果已经越来越小,信息流开始回归“内容本质”。

这三大基本面的变化,尤其是在内容回归本质的大趋势下,对于UC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利好。优酷土豆、阿里影业、阿里音乐、阿里体育、UC、阿里游戏、大麦、阿里文学从不同的细分领域,与UC形成了源源不断的、专业的、优质的内容联动;而UC则可以给这些优质内容以精准的内容分发服务;用户方便快捷又准确的获得了其最喜欢的内容,可谓皆大欢喜。

由此就形成了:盟友共创优质内容——内容精准高效分发——用户关注、消费这些内容——内容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创作者物质精神层面获得收益和肯定——盟友进一步产生优质内容……这样,在生态体系里,就形成了一个人人贡献价值、人人享受成果,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性循环系统,不断输出高品质原创内容。

写在最后的话:

在网络门户时代,每一次热点事件,尤其是周期长的体育领域的热点事件,都会在行业层面发生黑马逆袭、弯道超车、换道超车、格局变更、乃至改朝换代的事情。08年的奥运会之于搜狐是这样,而多年的NBA之于腾讯也是如此。

而在当下的信息流时代,类似这样的演变和更迭,只会更多、更精彩、当然也更残酷。而任何一个厂商,要想保住“在场”竞赛的资格,最重要的有三点:一是要顺应大势,因为趋势永远比优势重要;二是要有长远的眼光,业务表层捷径带来的一时之利固然让人惊喜,但是最能长久的无疑是抓住业务底层的本质规律;三是要有共赢的心态,信息流行业需要信息的分发流动,更需要价值的共享互通。

如若如此,打败你自己的,只能是明天的你。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