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流水破10亿,“不走寻常路”的千聊做对了什么?

   时间:2018-06-21 08:45:39 来源:搜狐科技 作者:刘旷 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知识付费继续乘风破浪,学员和内容生产者的体量扩张趋势依然相当可观。近日,知识服务平台千聊公布了一系列阶段性发展数据,包括讲师收益突破10亿流水、学员数累计已突破3亿、注册机构及讲师数超过120万等。

同时,为了进一步扶持平台的内容创作者,帮助他们更高效地变现,千聊还推出了“金字塔开放计划”。简而言之,就是要帮助知识从业者在流量、运营等方面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金字塔开放计划”的推出,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于千聊在不断滚大“雪球”过程中所积累的服务于B端用户的经验。事实上,早在去年10月份时,千聊的流水就已经突破了5亿元。时至今日,千聊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已经实现了流水的翻倍增长。从知识付费行业发展的大环境来看,知识付费的流量红利和不断下沉是很关键的外部推动力,但从各平台的发力点来看,千聊自身在知识服务上的差异化思维才是促成这一增长的根本原因。

教育逻辑指引下,千聊更注重知识的交付

虽说知识付费兴起不过两年左右的光景,但在互联网时代,资本、创业者的涌入会不断创造强大的源生推动力,知识付费由此进入一个黄金时代,包括知乎、得到、喜马拉雅FM、在行等在内的诸多玩家纷纷跟进。

不过,各平台对知识付费的理解其实不尽相同,这也相应地造成了各自发展快慢的区别,千聊之所以能够帮助B端用户,也就是内容生产者获得强劲的增长(月流水目前超过6000万),从知识付费的增长点即付费用户体量、内容生产者数量等来看,主要原因在于千聊在长时间的阶段性探索下,已经形成的一条独特发展路径。

首先,从用户体验来看,千聊选择全面化的呈现方式,在基础设施上做了更多的“有用功”。知识付费的交易模式和在电商平台上买卖东西一样,千聊要服务好B端用户,就必须要让B端和C端用户同时享受到良好的体验。

知识付费有很多种模式,有静态的问答,也有动态的直播。千聊在为B端和C端提供交流工具时,则采用了非常全面的体验方式,包括音频、视频、图文、直播、讲座、PPT等。而且对B端用户而言,从直播到音视频录播,千聊还支持精品内容上传。多样化的选择能满足不同时刻(状态)的B端和C端用户,比如注重知识的灌输效率则可以采用PPT或讲座模式,需要频繁沟通时则可以采用直播或者图文模式。

也就是说,工具上的全面性,让用户(B端和C端)在体验时都能随心所欲,并最终根据课程内容、交流需求等采用其中一种工具。事实上,目前不少知识付费平台受制于有限的呈现方式,也就谈不上取悦更多的用户,千聊从知识付费的基础设施出发,可以说是为了消除这些体验上的细枝末节。

其次,千聊为课前引流的效率和质量设置了一套非常完善的体系,以帮助B端用户尽可能多地抓住潜在学员。知识虽为无形商品,但如何让更多的人知道并愿意购买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千聊基于微信生态内用户的社交习惯,设置了不少方式来吸引用户购买喜欢的课程,包括拼课、分销、砍价等。

比如拼课就和平时的拼团一样,当用户将课程分享出去时便可获得免费听课或者一定比例的佣金。再如砍价和宝箱等营销功能,可以让用户有机会通过指定的社交行为来帮助自己取得优惠。这些方式的实现,本质上是基于C端用户社交的裂变属性,而且屡试不爽。

对于课前引流,或者说是课前营销,笼统来说很多平台太轻,导致B端用户需要自己在营销上下诸多心血,也就容易分心,而且由于不够专业往往还存在低效低质营销的情况,千聊这么做就是要让B端用户认真去生产内容,换言之,术业有专攻。但正是这一整套相互协同的营销方式,千聊才能不断精进,成为获客效率极高的知识付费平台。

最后,千聊对课中课后有精细化的运营支持,帮助B端用户实现高效的知识输出。B端用户在授课时最怕什么?无疑最怕用户接受不到有效的知识,也就是怕自己授课时干货的输出效率太低,那么用户就很有可能不买账。

对此,千聊为B端用户提供了数据分析的运营支持,包括复购率、完播率、转化率等。知识付费本身是一个以知识输出效率和效果为核心的商业模式,所以千聊对于知识的完播和转化也下足了功夫。而在这些数字背后,千聊还搭建了相当具备针对性的辅助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千聊做了与其他平台不太一样的选择。通过大纲、作业本、打卡等辅助性教学功能,B端用户可以将知识更完整地交付到C端用户手中,也就是完播率很高。而千聊,无疑是想借助系统化的知识转化工具来提升知识付费的交易效率,让用户不仅仅是知道,还要做到,具备实践性。从这个层面来看,千聊已经跳出了直播逻辑,转向了教育逻辑,即从“以过程为核心”到“以结果为核心”。

全面赋能下,千聊的核心引力是“利他”

事实上,知识付费发展到现在,已经能看出各个平台在模式上的不同。但仅仅走不一样的路线,恐怕还不足以吸引精明的内容生产者们。一方面,各平台都在花式抛出各种很具吸引力的入驻条件,比如内容扶持计划,抑或是高价签约费等;另一方面,内容生产者的目的多样化,但在平台发展的长期优势却是所有人都看重的。

正因如此,千聊在考虑与B端用户建立何种关系时,践行的其实是“利他性”的思维。用目前零售领域的一个常用词来说,就是赋能。通过丰富的工具和高效的工具使用方式,千聊让内容生产者实现了粉丝快速增长,以及快速变现的目的。具体来看,千聊对B端用户的赋能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第一,销售渠道上多级赋能。去年11月,千聊举办了自媒体知识付费行业峰会,宣布推出“知识通”升级工具,自媒体可以在知识通商城里选择课程推荐给自己的粉丝,既不用自己生产内容,同时也不用担心粉丝的流失;同样在去年,千聊推出了以“课代表”为主的“珊瑚计划”,在社群模式下让C端用户作为“课代表”形成健康的分销模式,从而让平台上的内容触及到更多的受众。

这两个计划的目的在于拓宽了千聊平台上内容的销售渠道,“知识通”针对的是自媒体,“珊瑚计划”针对的则是社交网络里的个人。目前千聊上的课程数已超过500万,如此庞大的内容,自然需要更大范围的曝光,而千聊通过这两个计划,则很好地将内容营销职责过渡到自媒体和个人,为内容生产者铺了一张巨大的营销之网。

这张网在千聊最近推出的“金字塔计划”和“知识回馈月”活动里也能看见踪影。在平台层面,千聊抓眼球的方式非常多元,比如让关键字搜索话题和直播间优先展示、直播中心推荐、APP开屏页等;在课程层面,千聊不仅可以帮助B端用户打造精品课程,由于自身渠道根系非常发达,又可以通过知识通内超过1000万自媒体的分销联盟,以及“珊瑚计划”内的200万名学士帮他们高效分发课程。

第二,粉丝的粘性赋能。对B端内容生产者来说,粉丝粘性是至关重要的。知识付费之所以能发展得如此迅速,粉丝经济功不可没。从“珊瑚计划”来看,分销模式表面上看是渠道的拓宽,但当课代表在社群中销售课程时,课代表以及其社交资源是可以被课程的曝光辐射到的,所以实际上是增强了内容生产者或者内容本身与粉丝的联系,即分销过程带动了粉丝数量以及粘性的增长。

不过,无论是分销渠道上的赋能,还是粉丝粘性的赋能,都是指向B端用户的变现效率。由此也可以看出,在知识付费的赛道上,千聊其实没有走中间商赚差价的路线,而是把自己当做一个全面的赋能工具,来尽可能地帮助内容生产者实现多维度变现。

成B端用户心腹的千聊,像拼多多,也像淘宝

去年10月,千聊获得了腾讯的战略投资,可以说这既表明了腾讯对其知识付费模式的认可,同时也表明扎根于微信生态的千聊,将在腾讯的帮助下进一步增强自己的营销能力,为B端用户带来变现效率上的增益。

这与同在微信生态内起家的拼多多很像,拼多多借助微信的社交裂变已经坐上社交电商的头把交椅,同时也为电商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径。从工具属性上来看两者,拼多多已经成为了一个基础性电商渠道,满足了用户的购物需求,而千聊则成为了一个基础的知识服务渠道,满足了用户学习以及获取知识的需求。

但同时,千聊也像淘宝。2016年千聊创始人朱峻修在接受采访时曾说:“用一句话来概括千聊做的事情,那就是,我们是知识服务者的淘宝。”今天的千聊,在课程内容上已经涵盖了专业技能、职场生活、婚恋育儿、时尚美容、投资管理等40多个类目。而今天的淘宝,也已经成为一个容量超大的购物平台,更是网购的一个代名词。

不只是内容类别,内容生产者以及用户上走向多而全的千聊,随着知识库存的不断扩大,无疑正在向“知识付费领域的淘宝”迈进。

各方利好因素不断催化下,知识付费还有很大的产业规模增长空间,10亿流水,对千聊来说正是一个新的起点。据悉千聊准备推出“知识回馈月”的活动,加之“金字塔开放计划”,千聊后面想做的已经很明显。品牌升级后的千聊将进一步扩大自己的服务群体,成为知识付费的一个忠实推广者,同时,稳步增长的千聊也将为知识付费行业树立起一个值得参考的发展标杆。

过去的两年多时间,千聊证明了只要找对路子,知识付费不仅能做起来,而且能做得越来越大,越来越深。而这个路子,现在看来就是,千聊成了B端用户的心腹。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