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大众点评“致敬”快视频,内容创业者们还好吗?

   时间:2018-07-31 09:15:00 来源:零镜网 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1.

2018年的新年对于一些人来说或许并不好过。大年初五的劲爆消息,让不少B站UP主,以及身陷“搬运”风波的360快视频工作人员都伤透了脑筋。

从18号开始,陆续有B站UP主发现,授权B站发布的视频(包括UP主昵称、头像及用户评论)在不知情的情形下,均被一一“搬运”至了快视频上。甚至部分视频连发布时间都原封不动照搬,更有时间戳早于快视频诞生之前。但更不对味的或许是后者,部分UP主发现用B站账户竟然可以直接登录快视频,以致于一时间B站被360脱库的消息不胫而走。

但B站随后回应表示相应登录状况难以复现,顺带撇清了B站被脱库的嫌疑。而身为当事人的另一方快视频则在一开始措辞严厉地表示已报警并会追究相关博主的造谣行为。直到一个小时后才开始承认“发现部分快视频账号确实存在未经原创作者授权,私自搬用其内容,甚至冒用其头像及ID”的行为。

年初的这次快视频“搬运”B站视频的风波中,舆论几乎以一边倒的方式压在了快视频的身上。很快,事情便以下快视频下架相应视频和道歉而告终。

2.

但新闻总是一次次重复。才过去不到半年,“搬运”风波再次上演。只不过,相比上次数量庞大也更为活跃的B站用户群体而言,这次的“搬运”风波并没有在更广泛地范围内引发讨论。

这一次站在对立面的是小红书与大众点评。在被用户告知的情形下,小红书表示大众点评“疑冒用小红书用户名称账号,批量建立虚假账号,抄袭及搬运用户在小红书发布的原创笔记”。很快,大众点评便作出回应,“(事件)发生是因为大众点评新上线试运营的推荐栏目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违规转载”。

同样的冒用账号名称,同样的抄袭搬运用户原创内容,但不同的是人们失掉了对此事件的兴趣。但快视频的2月份的“搬运”事件,和大众点评7月份的“违规转载”风波,就像是悬挂在内容创业者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容不引起重视。

3.

我们不得不作出提问。为何在去年11月正式发布,并有着“100亿快基金”的视频应用仅仅在短短3个月后就铤而走险,甘愿走在被唾弃的道路上?又是什么让大众点评“致敬”前辈,甘愿走到如今的位置上去,这背后真的仅仅是“新业务合规管理的疏漏”吗?

2017年11月,360正式发布快视频(此前已经在市面上实质存在)。但快视频进入到的已经是一个趋于红海的市场中,此时快手、秒拍、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抖音、美拍占据着半壁江山。入场稍晚的快视频即便依靠碰瓷快播的Logo借力营销,也很难切入到基本上已成定势的短视频市场中去。所以外界不乏有声音认为这不过是一场病毒式营销,用以扩大用户群体。此外,作为视频平台,快视频急需大量优质视频内容进行填充,也难怪有用户爆料被搬运者不止是B站,还包括微博、快手等各个平台。在“流量为王”的逻辑下,似乎一切都能够很快的得到理解。

而如今的大众点评抄袭小红书的用户原创文章,更像是转型的阵痛。直到现在,大众点评还被很多人视为工具。但事实上,大众点评试图弱化的也正是其工具属性。在大量的工具增强社交化属性的同时,大众点评也跟随了这一趋势。但是大众点评似乎并不擅长如此。

为了社交化,此前大众点评曾尝试关联用户微信好友,暴露相关住宿、饮食信息,最终不得不以道歉而告终。而小红书活跃的社区氛围已经强大的“导流”能力,无疑让大众点评十分眼红。或许基于此,大众点评才会出此下策,“致敬”前辈,作出与快视频如出一辙的事情。

4.

如果说作出“抄袭、搬运”事件有着它们自己的商业逻辑存在,那么另一个问题可能会更难回答:这样的事情为何会一再上演?我们似乎不得不引用一位生前伟大死后同样伟大的名人说过的话,“如果有20%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如果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冒险;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如果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的法律。”

查看身陷抄袭搬运风波中的两家事后跟进的处理结果,或许能够看到更有意思的事情:快视频在3月5日通报最新进展时,承认是“审核不严、管理不完善”造成的错误,并“诚挚的公开道歉”,对“部分快视频帐号私自搬用进行最严厉的打击”,接受up主的批评和鞭策。

大众点评再次“致敬”前辈,表示已经“第一时间完成所有内容排查与全部清理下线,并通过技术手段确保该类问题不再出现”,事件原因是“大众点评新上线试运营的推荐栏目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违规转载”,因“管理疏漏”而对“小红书及相关用户表示歉意”。

上述堪称典型的事件中,官方所付出的代价仅仅是“下架”并“道歉”。从某个角度来说,几乎是零成本的。不用付出,没有任何风险,就可以获得千百倍的回报;即便被发现也可以仅仅以道歉了事而不用付出金钱上的代价。如何选择,想必资本早就清楚明了。

但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这或许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差的时代。因为,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