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外媒报道称,美国企业Google在蓄力一年多后,将凭借一个代号为“Dragonfly”的搜索引擎返华杀个回马枪。尽管紧跟着就有国内媒体援引未署名的权威部门讲话,澄清其系传闻,但此消息仍引发行业热议。有专业人士揣测其是在吞下欧盟一张50亿美元天价罚单后,“有意释放回归中国市场的信号,以刺激资本市场”。不过,Google想重新返回中国市场揽金恐怕没有这么简单,水土不服就是第一难。
近年来,Google以多个无关痛痒的小产品试探中国市场与用户,却没做出什么名堂,激起的水花很小。事实证明,阔别八年的中国市场早已今非昔比,中外市场的差异性很容易让这个洋老外水土不服,最终“赔了夫人又折兵”。
舶来品不懂中国市场
援引六年前搜索业界的观点,下一代搜索引擎将是“不搜即得”的搜索,基于用户历史数据进行个性化推荐,如今被称为信息流搜索。在中国互联网,信息流早已成为数家知名搜索引擎公司的重头戏和标配所在。
同时,信息流的发展还依赖于AI技术的成熟,以AllinAi的百度为首,包括搜狗在内的中国互联网公司正在不断深化探索AI技术的应用场景。其中王小川作为国内最早一批“AI布道者”,所率领的搜狗搜索引擎的AI路径正在不断被验证。从战略到产品再到营收,搜狗将AI引入到核心业务搜索、输入法的同时,还一直深耕AI技术在智能硬件领域的市场化。
但是Google无论是在中国信息流玩家面前,还是在利用AI赋能搜索引擎的布道者面前,显然还是个小学生。直到2017年,Google才在I/O大会上首次提出AI战略,并于俩月后宣布将在Google搜索APP和Chrome手机版浏览器页面集成基于个性化推荐的信息流内容。而彼时国内的搜索引擎们已经在人工智能领域押注拓土多年,其中百度的信息流日活用户更是已经超过1亿,内容分发和用户平均使用时长均达到历史新高。
然而“传统搜索大鳄”Google显然并不懂中国市场,并未显出紧张感,到了来年4月才施施然宣布将搜索和人工智能业务拆分为两个独立部门,似乎终于要认真就人工智能做点事情。
此时的国内,无论是搜索还是信息流亦或者是人工智能,均已经是世界领先水平,留给它大施拳脚的机会也不多了。大家早已不在同一赛道,Google想要赶超甚至在市场上分一杯羹谈何容易。何况在中国特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Google这个“舶来品”还要受到很大限制。
监管是最大门槛
近年来Google在不断试探中国用户的反应,却疏忽了最重要的维度:监管。曾经就因不服管教毅然离开,如今国内监管依然是最难迈过门槛。
2010年退出中国市场时,Google公司因不愿再审查搜索结果,和中国政府谈判要求能够在中国法律框架内运营未经过滤审查的搜索引擎。在中国市场上停止过滤搜索结果,这将意味着Google对于搜索结果的处理将不再依据中国法律。随后Google借黑客攻击问题指责中国,宣布停止对Google中国搜索服务的“过滤审查”,并将搜索服务由中国内地转至中国香港。
当年这一番退出大陆市场的任性之举,却不成想成了诀别。对监管方来说,Google在国际上一直是不太受欢迎的角色,其在世界各地收集用户信息的事情屡被政府审查,前不久刚被欧盟开出43.4亿欧元的天价罚单。若是想回归中国市场,Google必须严格遵守中国的信息安全原则,并将数据服务器放在国内,按照法律法规对敏感词的屏蔽等等。
对于一家科技企业而言,想要保持领跑,最好的方式就是投资未来,人工智能和信息流或许就是当前的搜索引擎大佬们所能看到的下一个拐点。但Google似乎忘了,互联网科技创新虽是脑力活儿却也最是讲究手速,一步迟步步迟,况且如今中国的用户也不同于以往,选择上更加多样化,Google重返中国也不过是竹篮打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