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展望Cloud 2.0,华为云专家带来不得不看的三个剧变

   时间:2018-09-14 15:04:17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还记得Web最初始的状态么,它只是被动的信息来源。但是随着“Web 2.0”时代的到来,Web转变为应用和服务的交互式平台。如今,当我们进入云计算第二个十年的时候,云技术也在发生类似的剧烈变化,我们称之为“Cloud 2.0”。在这个新时代,有三个巨大变化会在接下来的几年内重新塑造云计算。

前所未有的负载类型

首先,之前从未有过的工作负载——比如AI和区块链——会从根本上改变公有云提供服务的方式。虽然对如今的程序而言云原生架构变得越来越标准化,新的工作负载类型会迫使企业改变他们在云中创建和运行IT的方式。

举个例子,目前很多企业围绕DevOps已经积累了很多实践和工具,帮助他们对云应用进行部署和生命周期管理。但是这些实践和工具均是针对代码。然而,经过训练的AI框架是代码和训练数据共同作用的结果。当这套训练后的AI框架被部署时,工程师们希望它在生产环境和训练侧的行为统一。如果工程师们发现生产环境中的AI框架是通过不合格的数据训练出来,应该如何将这个AI框架回滚到上一个已知状态并且减小不合格的训练带来的问题?

再比如,人们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将很多原来云计算的核心服务去中心化。如此一来,将引入很多硬件和基础设施的新诉求,同时对服务于现有业务的安全机制带来极大改变。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在Cloud 2.0时代,云服务将因为支持许多新的应用和服务而在很多方面发生变化。

无所不在的计算

随着万物的数字化,目前纯粹的后台服务型计算的形态被驱动着向横跨数据中心、边缘节点和移动终端全领域进行覆盖演进,并且各处的计算将由先进的网络如5G进行联接。当然,不要对终端的处理能力有所怀疑,当云计算刚刚开始的时候,工程师们可以得到的虚拟机资源不过是单核1.7GHz的处理器和1.75GB的内存,但现在华为的P20手机已经拥有高达2.4GHz的8核处理器和6GB内存。

随着边缘和终端设备的计算能力越来越强大,数字化进程的加剧,“处理”这个动作将从数据中心移动到接近其作用对象,如数据和事件的任何环境中。这也意味着目前我们为数据中心而建立的混合云及多云架构会演进并涵盖更多现实生活场景,比如城市、汽车、工厂等等。

从分布式数据中心变为分布式现实生活场景,这个改变意味着在Cloud 2.0时代,云计算技术将有以下演进:

云计算应用平台将会变得越来越轻量来适应各类小型计算设备。

网络在云计算中将变得极其重要,这样才能在大范围内把数据、设备、数据中心联接起来,同时5G技术由于其高带宽和低延时,将为成为关键的使能技术。

考虑一下自动驾驶场景,每辆汽车将会:

含有大范围的数据传感器和本地(边缘)计算能力。

同数据中心进行通信。

和乘客的移动终端联接获得定制化和路线。

因此说,在Cloud 2.0时代,云计算将会从数据中心变为无所不在,从而支撑我们周围的世界进行数字化。

供应商、云服务提供商和客户关系的重新洗牌

最后,随着公有云逐渐成为工作负载的主要平台、托管服务变为应用的基础组件,IT产业的软件和硬件提供商会经历一个激烈变革,最后成为云服务提供商。

目前的IT生态玩家从技术和商业上来说都非常受限,和大规模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提供的内容相比,他们无法为客户创建和运维原生的托管云服务。

细想一下:

软件供应商由于受限,他们要么只能在公有云的marketplace上提供软件image,要么只能在公有云平台上提供孤岛式的SaaS服务。

只有云服务提供商自己可以提供原生的托管服务。

云服务提供商则经常利用自己全功能、原生的托管云服务和自己生态中受限的软件image进行竞争。

拿Kafka做个案例,Apache Kafka是一套非常流行的开源消息系统。但是如果你想要在公有云上使用它,你需要自己对它进行安装、配置、管理、运维和升级,并且你的Kafka实例并不能和公有云上其他服务进行集成。再来看看公有云服务提供商,他们大多数都有由他们进行管理的消息服务,这些服务不需要客户进行安装、配置、运维、升级等等操作,你只需要使用即可。不光如此,这些消息服务还可以和公有云的其他服务进行集成。

目前看来,整个IT产业中只有不到10家云服务提供商可以创建托管的原生云服务,而随着云计算的产业化向前发展,这种格局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在Cloud 2.0时代,IT供应商、云服务提供商和企业客户间的关系会面临重新洗牌。

为您的Cloud 2.0做准备

那么,您该如何为Cloud 2.0中的应用架构、计算运行环境和商业环境三个变化进行准备呢?或者您应该如何选择云服务提供商?可以从以下因素进行思考:

选择一个可以运行未来应用平台的云服务提供商。他们为上线新服务的硬件能力和规划是什么?他们除了提供核心服务之外会不会向您提供搭建应用的工具?他们是否支持多种应用的运行环境?

选择一个可以横跨数据中心、移动设备和边缘的云服务提供商。随着Cloud 2.0向数据中心外演进,您的云服务提供商是否会跟着变化?他们在边缘侧的硬件能力怎么样?他们能否为您提供一个横跨多种硬件环境的云应用平台?他们怎么帮助您将这些环境联接在一起?

选择一个尽可能开放的云服务提供商,他的生态不排斥别的玩家,客户也不会被他锁定。您的云服务提供商使用了多少开源软件来构建他的云?云服务提供商的服务和API专有化程度如何?您对于云服务提供商平台有多少接入权限和影响力?

云计算的第二个十年会出现很多让人无法忽视的改变,总体来说,云会从今天受限和专有的后台IT服务平台演变为无所不在、智能和开放的可获得数字平台。今天,我们已经可以用云计算搭建出很多出色的服务和技术,Cloud 2.0会更加让人期待。

文章来源于华为云《CLOUD 云+》杂志第 2 期,文/华为 Bryan Che,详情请参阅:华为云官网

HUAWEI CONNECT 2018作为华为自办的面向ICT产业的全球性年度旗舰大会,将于2018年10月10日-12日在上海隆重举行。本届大会以“+智能,见未来”为主题,旨在搭建一个开放、合作、共享的平台,与客户伙伴一起共同探讨如何把握新机遇创造智能未来。欲了解更多详情,请参阅:2018华为全联接大会官网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
关闭
ITBear微信账号

微信扫一扫
加微信拉群
电动汽车群
科技数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