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国产厂商亮出王牌 刘海屏之路已走到尽头

   时间:2018-09-21 09:53:26 来源:中关村在线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Apple 的设计追求内外合一和本质,不被外界和流行所干扰,总能在一定条件下找到最佳的结果,并且下一次依然会做到更好,如果因技术限制,遇到必须妥协时,会光明正大的妥协,而不会去掩饰,以防掩盖了内外合一性。——《Apple“无缝”设计之旅途》

真正意义上开创刘海屏时代的当属iPhone X手机,难道苹果没有技术做出屏占比更大的手机吗?当然不是,之所以这款手机上会有如此之大的刘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苹果无法抛弃Face ID。

抛去扬声器、麦克风、前置摄像头这些大家的都明白的东西,点阵投影器、环境光传感器、距离感应器、泛光照射器又是什么呢?要想了解这些东西,我们先来将讲一下iPhone X面部识别的原理。

iPhone X刘海

iPhone X刘海点阵投影器能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将 3 万 多个肉眼不可见的光点投影在人的脸部,绘制出独一无二的面谱,由红外相机得到面部 3D 深度信息模型。再结合前置摄像头拍摄的可见光人脸,将人脸的纹理与人脸 3D 模型通过算法结合, 得到真实的 3D 人脸图。为了实现如此有难度的面部识别,iPhone X的刘海才做了超宽的刘海。

小米8刘海

小米8刘海而小米8采用的是红外人脸识别技术,小米8的红外相机可以生成一个黑白照片,再通过内部的计算对其进行验证解锁,但它并不能判断是3D物体还是2D的照片,只要用一张红外镜头拍摄的照片就可以实现解锁,和iPhone X的Face ID可谓相差甚远,但是小米8却搭载了一个和iPhone X相似的大刘海,可谓是东施效颦了。

虽然苹果带火了刘海屏,但是无论对于用户还是厂商来说,这样的设计一定不是最完美的设计,其实已经有一些厂商正在前往创新全面屏设计的道路上,来代替刘海屏,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勇于创新的厂商。

勇于创新拒绝模仿的他们

当然越来越多的手机已经开始觉醒,发现没有必要去为了“刘海”而刘海,这里就一定要提到两款手机,OPPO Find X和vivo NEX,OPPO Find X其采用了6.42英寸的超大屏幕,屏占比高达93.8%,通过拆解我们发现其内部结构是由Nidec生产螺旋步进电机,通过旋转螺旋杆实现滑块的位移,不得不说OPPO用这款设备一扫“高价低配”的阴霾。

OPPO Find X

OPPO Find Xvivo的屏占比高达91.24%,一眼看上去非常的惊艳,它的内部采用的是螺旋步进马达电机来实现摄像头的弹出,单单这个组件就是不普通厂商可以实现的,这要归功于vivo在行业上的强大话语权,当然随后将会出现众多相似的手机。

vivo NEX

vivo NEXEssential Phone是一款比iPhone X早发布两个月的刘海屏手机,当然你也可以称它为“水滴屏”手机,如果没有刘海屏的出现,相信这款产品会成为前一阶段的主流,但是它的对手iPhone实在是太受各大厂商的欢迎,导致更加好看的水滴屏没有流行。

Essential Phone

Essential Phone不过最近发布的vivo X23也采用了水滴屏设计,屏幕使用了旗舰级别的Super AMOLED,机身比例为19.5:9,相比于Essential Phone也更加的圆润,相信不少讨厌刘海屏的用户已经或者准备入手这款手机了。

vivo X23

vivo X23还有一种形式的全面屏将成为接下来的主流,因为OPPO与vivo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华为、小米、等厂家也开始坐不住了,他们找到了一种来自过去的方式,那就是滑盖全面屏设计,不久以后这来自这几个品牌的“多胞胎”手机将会接连上市。

某品牌滑盖全面屏手机

某品牌滑盖全面屏手机来自坊间消息这个设计是由产业链研发,而这三家厂商直接拿来使用,所以就导致了设计基本一样的尴尬局面,虽然有很多人吐槽这个样式太复古,但是说实话但从外观上看这或许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解决方案,简单的手推式机械结构只在自拍等情景下使用,平时这完全是一款超大比例的极致全面屏。

笔者总结:通过上面这些真实的案例,笔者预测文章发布之后的时间内,至少在国内刘海屏的热度会快速并且逐渐的熄灭,至少从我个人和身边朋友的角度来说,讨厌刘海屏的人比喜欢刘海屏的人多出好几倍,这些新兴的设计将会占有更大的市场。

虽然三款新iPhone还是采用了刘海屏设计,但是苹果之所以如此做和其手机售卖战略是分离不开的,并且如何重新审视Face ID苹果还需要花上一段时间,当然毫无疑问这项技术是非常具有未来的。我也相信苹果明年的新产品会抛弃刘海屏这个“尴尬”的设计,但是具体又会有哪些创新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了。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