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中国厂商不再模仿苹果 开始重新定义安卓系统

   时间:2018-10-18 14:24:09 来源:The Verge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2018年,对中国智能手机厂商来说,是进步大到让人无法忽视的一年。从最先进的摄像头阵列到超高速充电技术、再到屏幕指纹识别技术、再到为了实现各种全面屏设计而进行的各种弹出式摄像头的尝试,中国智能手机厂商的硬件设计和制造水平都在不断进步。在过去的一年里,苹果、三星和谷歌,对于自己的产品都只是进行常规的小幅度升级,但OPPO Find X、华为P20 Pro和vivo NEX等国产手机,却因为独特的革新式设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智能手机就是目前市面上最好的产品。在欧美市场,许多体验过中国智能手机产品的安卓用户(包括科技博客作者),都会发现有一个方面根本无法让自己满意:系统。与国际厂商的产品相比,中国厂商的手机界面和系统往往过于花哨和繁琐,并且与其它国家市场预装的软件类型和数量都大不相同。比如要说给华为刚刚发布的新旗舰Mate 20 Pro找出一个缺点的话,那么很有可能就是系统和软件。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几乎体验过了所有主要中国厂商的主流产品,并且多次到访中国与主要的手机厂商相关人士接触。但这段经历并没有阻止我依然认为中国手机厂商在系统开发方面还有很长路要走的想法。对于为何很多产品的系统都热衷于复制iPhone系统的风格,没人能给出让人满意的答案。但我已经从这些手机的背后看到了一些端倪,没错,有些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

先让我们一起回到2013年那个让人兴奋又难忘的夏天,当时市面上还没有哪些产品能像Google Play版三星Galaxy S4和HTC One这样在用户中引起如此巨大的反响。这两款产品都是通过谷歌在线商店进行销售的无锁版本,同时它们最大的亮点就是运行了真正的原生系统而并非厂商定制的第三方界面。

原生系统,通常是指没有经过厂商修改的安卓系统。不过安卓系统现在之所以能如此普及,也是因为硬件厂商和运营商都可以免费获得安卓的使用权,并且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修改和定制。谷歌认为这种策略可以帮助自己当时在与微软的移动版Windows系统竞争中拥有优势。而这种做法带来的负面效应,在2012年达到了最严重的程度,很多产品的定制系统复杂、预装了臃肿的软件,比如三星的TouchWiz和HTC的Sense等。在某些情况下,定制系统甚至会影响手机的运行速度。这就是为什么随后谷歌推出Google Play版Galaxy S4和HTC One会让人如此兴奋的原因。顶级的硬件、最简洁的系统,它们才是最佳组合。

而今天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三星已经变得相当克制,而Google Play版本产品也早已消失。原生安卓系统的概念变得越来越模糊,谷歌自家的Pixel产品线运行独家的系统,同时在Android One平台上又运行的是另外一套系统。通过AOSP提供的原生安卓开源版本早已经不再适合用户使用,它不仅内置的应用数量极少,而且API支持的数量也很少。目前国际厂商的安卓智能手机都授权谷歌Play提供基本的服务,同时还包括了一些谷歌开发的App,比如Play Store、Chrome浏览器、谷歌地图和搜索等。

当然,目前中国智能手机厂商面临的问题是,所有Google Play的相关服务都已经被屏蔽,因此用谷歌的服务作为开源安卓系统的补充并不可行。因此几乎所有的中国手机厂商都采用了一种最明智的做法,那就是以AOSP的开源系统为基础,在其之上开发专门针对中国市场打造的功能、服务和应用商店。

换句话说,中国厂商的手机,并不像三星TouchWiz那样只是简单套了一层“皮肤”,它们仿佛运行了一种全新的系统,只是“恰好”兼容安卓平台App而已。而第一家将这个想法落到实处的就是小米公司。

现在随便走进中国一座中等规模城市(当然按照世界标准来看,这些都是超大级别城市)的普通商场里,都会看到小米之家零售店。这些灯火通明的商店可以看成是小米的“Apple Store”,但装修风格更类似于日本的无印良品。小米为无数初创企业提供资金,生产出一系列价格低廉、并且有极富设计感的产品,这些产品共同组建成了“小米生态链”,其中就包括行李箱、充电器等不同类型的产品。

小米让人印象深刻的零售业务,甚至会让人忘记这样一个事实:小米是通过软件起家的。小米版的安卓系统名字叫做MIUI,在2010年首次亮相,当时中国厂商几乎还没有生产高品质智能手机的能力。MIUI很快就获得了用户的追捧,甚至还受到了西方科技作者的好评。一年之后,第一代小米手机问世了。

“MIUI的愿景与小米一样,都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技术带来的乐趣。”MIUI的首席设计师Robin(朱印)去年表示。当时我们是在小米Mix 2的北京发布会上进行了这次采访,Robin同时参与了软件和硬件的研发工作,并且还包括了MIUI的调整工作,来适应小米Mix的无边框全面屏设计风格。

Robin表示:“我认为在手机制造方面,硬件设计与软件设计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在设计硬件时,总是在考虑如何增加内部的空间、减小设备的体积,或者如何能够让屏幕再薄0.1毫米。硬件设计是关于空间的,而软件设计则需要时间。这一点可以从用户体验和对操作过程的设计中看出来,比如让用户在启动应用程序之前自动点亮屏幕并解锁。”

如果时间投入得不够,那么MIUI就无法成功。解锁手机之后,会看到短小精致的动画、简洁的设计,整体效果要比我们想象得更精细。从很多方面来说,MIUI就是中国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最典型的代表,颜色简单,没有应用列表,只提供了快捷方式。同时我从采访的设计师口中还了解到了一些小米用户最喜欢的功能,比如计算器中的高级转换功能、能够筛选并标记陌生号码的电话本功能等。

“MIUI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它从最初就是以用户为中心。”MIUI的设计总监Gary表示。“我们拥有专为小米用户和粉丝搭建的论坛,可以随时和用户沟通,了解用户的不满、需求和建议,并且反馈给我们的设计团队。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们对用户提出的建议持非常开放的态度,并且会在适当的时候在MIUI中添加用户需要的功能。”

其中一些功能不仅具有创造性,而且非常实用。但对中国以外的用户来说,似乎很少有机会能够体验。“MIUI传送门”就是其中之一,它是MIUI 9系统的最大亮点之一。它与Google Assistant的Now On Tap功能比较类似,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分析手机屏幕上的内容,然后在不离开桌面的情况下,快速调取诸如大众点评和微信等应用接口,通过长时间按住的操作提供快捷信息预览和连接。如果这项功能被使用好,那么可以帮助用户节省大量的时间。但这项功能非中国用户暂时还无法体验。

小米表示,在设计MIUI时,并未专门区分中国用户和外国用户,但一些功能的设计,的确会针对本土用户进行优化。为此,在小米同样取得成功的印度市场,公司同样会针对当地的服务进行设计。MIUI 10已经与印度流行的服务进行了特定的整合,比如Paytm,现在可以直接通过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另外通过与购物网站Flipkart的合作,可以通过短信链接直接查看订单状况。同时浏览器还有专门针对印度网络研发的渐进式页面打开方式。

无论MIUI是否符合你的审美,我们都无法否认它本身是一个稳定又可靠的操作系统。如果你喜欢谷歌的原生安卓风格,就像我们在Pixel身上看到的,也合情合理。但对于中国用户来说,绝大多数人都从未真正看过Play Store究竟是什么样。

但并非所有的中国厂商都采取了小米的做法。例如vivo就为自己的产品定制了名为FuntouchOS的界面,目前这个系统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与MIUI或其它中国厂商的系统相比,Funtouch与苹果iOS系统极为相似,而这些相似已经不能用“巧合”或“借鉴”来形容了。对iPhone用户来说,看到Funtouch的气泡通知、上滑式半透明控制中心以及屏幕右侧的部件列表都非常熟悉,即使vivo NEX在硬件设计上已经非常具有创新性。

坦率的说,考虑到中国有数以亿计的iPhone用户,这种做法自然有vivo的道理。就像Stratechery的作者兼分析师本·汤普森(Ben Thompson)指出的那样,在西方市场,想要彻底放弃iPhone其实难度很大,很多用户多年来都习惯了在App Store中购买应用、通过iMessage与朋友联系,用户粘度非常高。但中国用户并不关心iMessage,因为大家都用微信聊天,同时微信的影响力也不仅于此。微信对中国手机用户来说几乎“无所不能”,从支付到玩游戏,甚至微信本身已经成为了一种“操作系统”。

考虑到这一点,让产品的基本操作界面尽可能的与iPhone相似就有了一定的意义。

Funtouch系统在MIUI诞生的几年之后才开始研发,并且本身的确具有一些比较简洁的功能。但与小米MIUI不同的是,Funtouch很少尝试对操作系统的核心功能进行尝试。相反,vivo更倾向于使用华丽的硬件设计,无论是弹出式摄像头、还是屏下指纹识别传感器。一名vivo的产品经理向我介绍了这一理念:“我们不仅仅是为了创新而创新,我们的目标是满足客户对最佳移动体验的需求。如果这些需求是通过应用程序列表和熟悉的控件,方便用户使用微信、浏览网页、听音乐和拍照,那么我们一定会完成任务。”

提到拍照,中国手机厂商在这方面也非常努力,尤其是在自拍方面。很多手机都通过技术手段提高亮度、或者自带磨皮效果。我曾问过小米的Wang Qian,他负责MIUI的拍照软件开发。“从心理上来说,中国用户更希望自己看起来漂亮一些,但我们也明白,在亚洲以外的国家,包括欧洲和美国,甚至是印度,大家更喜欢自然的效果。当然,我们的首要目标是关注中国和亚洲用户,然后才是针对海外用户进行调整。我们已经开始进行针对欧美用户审美的拍照效果设计了。”

至于相机应用的界面,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绝大多数应用都非常相似,无论是苹果还是其它。从模仿者的程度上来说,iOS 7的拍照应用界面是近十年来最具影响力的软件设计之一,看看上面的图片就知道了,尤其是小米,只是将拍照模式的文字变成了蓝色。而只有华为对拍照界面进行了重新设计,并且使用非常出色。

Vivo的产品经理告诉我:“vivo在全球市场都要努力理解消费者的行为,而我们的相机UI设计也是根据消费者的习惯来决定。滑动式的导航操作可以允许用户保持当前的使用习惯,来更方便的切换不同的模式。我们会通过测试得出结论,找到最有效率、具有最佳用户体验的方法。”

这种做法也证明了这样一种观点,如何摆脱苹果的影子是中国软件设计师面临的一个严肃问题。一加手机首席执行官刘作虎就表示:“我清楚的看到很多不同的公司都在模仿苹果,或者创建一种与iOS系统类似的界面。或许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让用户更容易的从苹果转移到自己的产品上,并且找到类似的体验。”

小米的Robin也表示:“我认为苹果在整合行业就是权威,并且以人性化的设计推出过很多优秀的产品。我认为我们在为用户考虑时也是如此,我们的手机和系统设计都是为了让人们可以更好的使用。因此对我们来说,它不仅仅是一个操作系统,而且还是更注重人性化的工具,可以更好的为用户服务。我们与其它操作系统的区别在于,有些系统只是简单的模仿苹果,但我们的MIUI从一开始就在追求改变。我们有各种定制的主题,能够以不同的方式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在软件体验方面,还有一家中国厂商风格“独树一帜”,并且在美国市场也受到了热烈的追捧,那就是一加。一加凭借高配置与合理的价格,为自己赢得了不错的剩余。一加手机以出色的性能和偶尔出现的新功能掳获用户,并且与谷歌安卓系统的体验非常接近。

“我们关注的是一种没有负担的体验,”一加首席执行官刘作虎最近在深圳总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试图让用户尽可能的体验软件中最直接、最小、最轻松、最流畅的部分,而不是添加功能,除非我们能够确认这项功能的确能够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价值。”一加并没有增加很多无用的功能,系统也没有广告,希望能够提供一种符合用户预期的体验。

一加将自己定位成创业公司,但它与中国手机巨头OPPO关系密切,两家公司拥有相同的投资者和供应链。事实上,你甚至可以在一加的办公室里直接连上名字为“OPPO”的Wi-Fi网络。但在软件设计上,两家公司的风格截然不同。OPPO手机使用了ColorOS,我认为它更类似于vivo的Funtouch,其实vivo也与OPPO及一加有一定的关系。但colorOS更侧重于用户体验,比如多任务快捷方式等。

然而,一加的Oxygen OS系统更是一种克制,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纯粹。通过软件优化来看,除了谷歌Pixel系列之外,一加是唯一一家在系统响应速度和平滑度方面能够与iPhone媲美的产品了。我和一加的工程师交流过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他们表示这都是公司的战略发展计划。一加每年只发布两款手机,新款发布时老款产品就会停售,而且每一款产品都会使用市面上最好、最快的处理器。这使得Oxygen OS系统的工程师可以尽可能的利用硬件优势,并且比获得支持较慢的产品更有效的开发系统。这是这种自由,再加上动画和UI过渡的流畅,让一加6使用起来感觉很快。

除了Oxygen OS系统之外,一加还为中国市场开发了名为Hydrogen的操作系统,这个系统界面与谷歌原生系统类似,但内置了为中国市场定制的功能和服务。尽管与传统中国厂商产品的系统截然不同,但一加相信这会让用户感到很快乐。“当我听到用户在使用过我们的系统并且与其它系统对比之后,‘舒服’成为了最常见的体验。”刘作虎还表示,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已经开始向一加所追求的方向转变。

“看看中国用户,这是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我认为大家正在开始改变。在我看来,用户对快速流畅的设备体验有着相同的追求,因此无论是中国市场还是其它国家市场,大家都关注相同的事情。我看到的趋势是,用户的需求从原来追求不同、差异化和个性化的多余功能开始向更小的改变转化。这需要时间过渡。”

我们不知道中国厂商在系统的开发思路上何时会出现重大转变,但刘作虎的观点是正确的,这的确需要时间。也许这种转变是变成一种更简约的用户界面。

但现在的情况是,并非所有中国厂商的产品系统都那么糟糕。以前之所以给欧美用户留下糟糕的印象,是因为要么内置了臃肿的软件、要么过于追求对iOS系统的模仿。但这些都是在安卓和iOS两大不同平台上提供的体验。

目前中国手机市场已经成为了硬件创新的新战场,并且规模前所未有。但是如果想要进一步发挥硬件创新的作用,那么尝试开发出更好的软件也非常必要。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