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IDG资本:AIoT站在趋势之上,前景不可小视

   时间:2018-11-01 14:43:40 来源:北国网 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IDG资本,创始于1992年。26年来,IDG资本始终专注于投资技术型企业以及以技术和创新为驱动的企业。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投资基金,IDG资本已成为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领先者,除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外,还在吸纳优秀人才、推荐战略合作伙伴及资源、融资及资本市场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专业支持、经验和资源。投资覆盖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及并购重组各个阶段,投资规模从上百万美元到上亿美元不等。重点关注互联网与高科技(TMT)、新型消费及服务、文化娱乐、医疗健康、先进制造及清洁能源等领域的投资。

截至2018年10月,IDG资本在全球已投资超过750家优秀企业,包括腾讯、百度、小米、美团、美图、商汤科技、蔚来汽车、特斯联、宜信、携程、如家、汉庭、奇虎360,乌镇、古北水镇、九安医疗等,其中已有超过170 家通过上市或并购形式成功实现退出。

IDG资本合伙人 牛奎光

Q:您长期专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领域的投资,如何去评价近年来,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爆发?

A:众所周知,人工智能的发展经历了几次起落,迎来今天这一轮浪潮。而物联网的概念,也提了有十余年,但一直没有很好地兴起或者爆点。究其原因,我觉得和“智能”有很大关系,既在端上的“智能”和技术成熟度还不够。主要是两个掣肘因素,一是传感器能耗问题,另一个是使用成本过高。

物联网行业在中国的发展,有比较性优势。技术突破,解决前端设备能耗上的供电问题;中国的高人口密度,可以摊薄使用成本。同时,过去几年人工智能的算法取得巨大进步,给数据的数字化采集提供了新的输入方式,为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落地应用注入了强有力的催化剂。这也是为什么特斯联科技一直在讲AIoT是个很大的机会。

目前中国经济深化改革,增长方式发生转变。从之前的建设型的GDP向运营型的GDP转型,而运营就要持续地提高效率。同时,国家把人工智能写入国家战略。宏观环境和政策红利,也给中国的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提供很好的成长土壤。

产业智能化是必然的趋势,会激发出全新的、无法忽视的大赛道。而AIoT正是大趋势下的重要赛道之一。

Q:您如何去形容,AI(人工智能)和IoT(物联网)之间的关系?

A:IoT描述的是万物互联的标准,AI则是技术意义上的定义。我认为,AI技术本身不是一个行业,而应该作为驱动者应用到各行各业,做成产品,实现效率提升。

技术永远不能脱离实际使用场景而存在。技术针对场景去落地,才能给生产、生活提供帮助,并带来深刻影响。真正能落地应用,且应用便捷度高的前沿科技,这才是好科技。

AI技术的落地应用,物联网是很好的抓手。如今成熟的AI算法,可以在IoT布设于终端场景的设备上直接实现很多数据的数字信息化采集。比如结构化属性的人脸、人体识别,再如流水线上的操作标准,这些数据过去都是很难转化成数字化信息的。现在的利用AIoT技术,就可完成。有了数据,再经过大数据平台的智能分析,进而产生可以转化交付的价值。

无论AI,还是IoT都是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技术机会。与其争论两者谁更有价值,不如把两者都抓住。这也是特斯联目前正在做的事情,一方面看到了人工智能物联网兴起的势头,在入场时间上占据了先发优势;另一个方面,脚踏实地做项目落地,真正把客户的期望落到实处。

Q:从“互联网+”到“AI+”,都在提赋能传统行业,您认为这两种赋能有什么不同?

A:“互联网+”解决的是生产关系的问题,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成本降低,优化资源配置。而AI是技术,技术本身是生产力,AI+所带来的是供给侧的改革。

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期,“互联网+”改变了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通过现有资源额重新分配完成了资源优化配置,而并没有让资源变得更多。AI+则可以实现效率的提升,降成本、提产能。

举个例子方便理解,比如医疗场景。“互联网+”可以做出一个“挂号网”、“看病网”,帮助医患双方实现便捷、简单的沟通。尽管能产生价值和社会意义,但并不解决医生的产能问题。而“AI+医疗”,则可以通过机器深度学习,辅助医生诊断,甚至完成一些基础的治疗。培养一名临床医学博士至少需要8年,而AI的深度学习,可以快速的完成。这就是AI+从供给侧去提升效率。

因此,“互联网+”和“AI+”赋能的效果,或者说提效方式是不完全一样的。

Q:作为投资人,如何看待现在的“资本寒冬”和“AI企业存在估值泡沫”的说法?

A:IDG资本是资历较久的投资机构,经历过至少四次的经济周期。所以在所谓“资本寒冬”的时候,也不会那么悲观,我们还是会比较平稳地去衡量一个企业它真正的价值。尤其是这个企业的团队,在解决什么问题。

知史鉴今,每一家伟大的企业都有其独特的地方。因为本质上讲,创业是打破旧的共识,凝聚成新的共识的过程,打破得越大,成就就越大。我们认知中那些伟大的公司,可能往往都是在一个阶段上有巨大争议的公司。

要穿越经济周期,团队是最重要的方面。商业模式、商业路线选择,本质上都是在解决问题,而团队是解决问题的人。模式不是由静态地看,要时刻准备着,应势而动。把企业打造成能抓住现有机会,同时是有适应变化能力的组织。而不是刻舟求剑式地判断,某种商业模式的对与错,或者某项技术是否会兴起。因此在应变的过程中,团队能否准确判断形式和大的市场环境,才决定企业能否获得一个比较好的发展。

再来说所谓的“估值泡沫”。我觉得,任何一个有潜力的行业,在早期的时候都会自然地获得投资界很多关注,这是个正常现象。另外,还要看这个“泡沫”是“肥皂泡”,还是“啤酒沫”。如果是“啤酒沫”,品酒还有香味,不是坏事儿;如果是“肥皂泡”,吹得太大,可能就会出现问题。

现在市场对于AI和IoT的热情,其实对那些真正想在这个领域做事情的企业来讲是非常好的机会。“泡沫”这件事其实本身并不可怕,关键还是企业自身,怎么去抓住市场的机会来迅速的成长。我们看特斯联目前的成长轨迹,就能说明这一点。

IDG资本合伙人 翟萍

Q:您有超过20年的不动产投融资经验,为什么会在三年前选择了人工智能物联网这个相对陌生而创新领域去投资?

A:当时还没有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的提法,讲的还是物物相联的概念。

为什么我会觉得物物相联很重要呢?多年的不动产经验,让我直接地感受到房子其实是一个功能性的载体。过去20年,房地产行业从“黄金时代”走到“白银时代”。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进一步转型,不动产行业更需要向“镀金时代”前行。如何“镀金”,就需要从建筑的运营和智能化上下功夫,用前沿技术赋能不动产行业,让建筑智能起来,更上一层楼。

物联网能够让建筑中相对“硬”的部分,通过相联而“灵活”起来。当物与物、物与人之间建立起联系,有了联系才有数据,有了数据便可以产生互动。通过智能化的运营,可以改变原有粗放型的物业和建筑管理模式,节能、降本,提供运营效率,寻求不动产的新增长。

因为我们看到物联网是切实被需要的。这就是三年前,选择进入这个领域的基础逻辑。这几年,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很幸运物联网构建起的互动,变得更容易去想象,也正在从智慧建筑向更多的场景延伸。

Q:您在天使轮选择的项目特斯联科技,刚刚完成了B-1轮12亿人民币的融资。您见证特斯联从概念走向成熟,从“物物相联”到“万物智联”,成为AIoT领域的独角兽。那么,您认为特斯联的团队具备怎样的能力实现快速地成长?

A:万物智联”,其实就是特斯联现在的以AIoT技术赋能百业。

从投资人的角度考量,我认为团队的整合能力和多元非常重要。不仅是整合各方资源,更是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把握资金、业务、技术、落地实施的各环节;有能力调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地产等多个行业的资源。特斯联的管理层队伍背景很多元,团队的落地执行能力非常强,才能去攻克发展中每个阶段的难题。

这样的整合能力,是需要时间成本积累的。时间能积累下来的门槛,是最高的。这不是一个技术团队能够马上上手的事情,如果不经历一段时间的沉淀,很难积累出这样的整合能力。因为在积累的同时,原有的门槛又更高了,这是不会停的。从这个角度去评估,会发现拥有这样基因的团队是很难得的。

三年以来,我看到特斯联科技从零开始到今天的规模,从这个团队身上看到了这种基因。更惊喜的是,特斯联的每一步整合、整合后的融合,都可以把原来的资源发挥到最优、效率最高,这一点更难能可贵。

Q:您是如何看待AIoT这两年的发展,对这个领域的未来有什么期待?

A:可以看到,这个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技术路径上的创新发展越来越多。人工智能算法算力的提升、大数据、云计算等等,以及市场上大量的需求机会。抓住这些机会,会让企业成长得很快。

特斯联这三年的发展,越来越聚焦,同时也越来越拓展。聚焦是说,经过初创时期的尝试、试错,快速做出判断,留下企业想要的,明确发展目标,现在以AIoT助力产业智能化升级。越来越拓展是说,特斯联在横向的场景覆盖广度和纵向上业务深度上都在不断拓展,搭建起城市级的智能物联网平台,生态系统也已经逐步构建。

我觉得,只要能够在一个被需要的行业里面,抓住阶段性技术进步的点,未来是非常值得期待的。技术是属于始终在进步的。身处变化过程之中,对一个企业而言能够阶段性地抓住对其有用的技术要素,排列成适合自己的组合,它的发展动力会非常强大。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