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与魏银仓的一场内斗,让银隆新能源重回舆论的焦点。
11月13日上午,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隆新能源”)发布公告称,公司原董事长魏银仓、原总裁孙国华涉嫌通过不法手段,侵占公司利益超过10亿元。银隆新能源已向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并向珠海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进行报案。
魏银仓立即反击,在随后接受媒体采访时,魏银仓称已经起诉银隆新能源第二大股东董明珠,近期会向社会交代澄清事实。对于反诉的原因,魏银仓称是因为双方对于当初董明珠投资珠海银隆的协议存在争议。
11月14日下午,魏银仓通过其旗下公司珠海市银隆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银隆投资)发布函件表示:魏银仓为公司负债经营是全体股东明知并接受的事实,个别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董明珠为个人私利,利用公司对大股东发难,实在用心恶毒,手段恶劣,大股东对此非常愤慨。
11月15日,银隆新能源针对银隆集团发布的“致珠海银隆新能源股东函”做出回应,称董明珠并非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函件“想绑架董小姐的知名度、给她泼脏水”,并称魏银仓在北京相关法院起诉董明珠系“信口开河”,银隆新能源不是魏银仓的。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明珠 中新经纬 摄
高层的内斗对于银隆新能源并非一件好事,一位不愿具名的私募机构投资人向中新经纬客户端透露,此前其所在机构已经有意投资银隆,并已经确定了投资额度,但是由于高层人事震动影响,最终不了了之。而事实上,这场内斗最后无论结果如何,银隆新能源的未来,仍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董明珠造车的这两年
董明珠造车已经有两年了,2016年12月,在推动格力电器收购银隆新能源的计划失败之后,董明珠和王健林等圈内大佬,以30亿元的价格,拿下了珠海银隆逾20%的股权。此后,董明珠继续增资,最终以17.46%的持股比例,成为珠海银隆的第二大股东。第一大股东则是魏银仓,持股比例为25.99%。
而尽管只是第二大股东,但是在董明珠入股银隆新能源接近两年的时间里,银隆新能源一边迎来了格力系高管的全面掌控,另一边,也在董明珠的大力支持之下迅速跑马圈地。
2017年11月以及2018年3月,银隆新能源的原始创始人魏银仓与孙国华相继离任公司的董事长职务,并由具格力系背景的卢春泉和赖信华分别担任珠海银隆董事长和总裁。而据《财经》2018年1月的报道,彼时,银隆新能源的7位副总裁中,4位副总裁有格力履历,分别负责采购、财务、品质、生产技术等核心业务。报道直呼,“格力系全面进入银隆”。
董明珠对此也并不讳言,她在2018年两会上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我看来,(银隆新能源)很多问题都是想象不到的。其中包括管理粗放、对品质的追求。我认为,部分汽车企业,多少存在一些问题。它对每一个部件的标准、对品质的控制的强化意识,都需要快速改变。”
董明珠在银隆新能源中的强势地位在公众面前也早已彰显。在此前与魏银仓一同上节目的时候,董明珠直接对魏银仓说道,作为公司的一把手,必须(胜任)。除非你不在其位。在其位,谋其政,必须用极致的眼光要求你的队伍。
除了大刀阔斧的改造银隆之外,在董明珠的支持之下,银隆新能源也在2017年迎来迅猛的扩张着。
从2016年8月-2017年8月,银隆新能源先后在成都、邯郸、天津、兰州、南京、珠海、洛阳等地打造产业园项目,据媒体的不完全统计,这些项目投资总额高达800亿元。而这些产业园项目的落成,与董明珠的努力密切相关。
2017年5月9日,南京溧水经济开发区的银隆新能源(南京)产业园项目开工,据悉,为了达成这一项目,董明珠在半年内先后四次前往溧水,董明珠对于银隆新能源之用心,可见一斑。
此外,为了适应快速扩张,珠海银隆还一度发起了向IPO的冲刺。2017年3月,银隆新能源完成股份制改革,5月在广东证监局办理上市辅导备案登记,并进行受理公示。
在谈及这次高层内斗时,前述投资人也坦言,作为潜在投资人,肯定还是希望由董明珠来统筹大局。“董明珠的运作能力很强,可以给银隆带来一些其他的资源。”
然而,正当董明珠大刀阔斧的改革银隆、银隆大步流星的扩张前进之时,危机却悄然而至。
悄然而至的危机
进入2018年,在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国家去杠杆政策持续推进的背景下,银隆新能源似乎一夜之间陷入了困境。先是1月份被媒体曝出珠海银隆拖欠供应商货款至少达到12亿元。此后到了5月,银隆的河北武安园区、珠海园区、洛阳项目也纷纷被曝出停工、生产停滞、工地荒芜等负面消息。而到了7月份的时候,南京银隆产业园由于与业主方纠纷未平,被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查封。
另一方面,银隆的IPO也戛然而止。5月30日,广东证监局在最新一期的广东辖区已报备拟上市公司辅导工作进度表中显示,珠海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珠海银隆”)的辅导进度栏显示的是“辅导终止”。
不过对于这些报道,赖信华此后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表示,因为董总(董明珠)是银隆的投资人,外界对银隆很多时候就会“小事化大”。
赖信华还称,生产线的停产,是因为前管理层在没有进行市场调研的情况下,盲目投资电池生产线,由于供需不匹配,导致大量库存(积压)。为此暂时停产,对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
此外,赖信华还表示,员工出走也是管理层有意为之。在接手之后发现很多园区都是拼命招人,没有标准工时和定岗定编,人浮于事现象严重。“可以说以前银隆内部根本没有管理、成本控制的概念,完全是一盘散沙。”
从赖信华的表述不难看出,银隆新能源的格力系高管对公司前管理层的不满由来已久,如今董明珠与魏银仓双方明枪实剑的争斗,或许也是长期积累矛盾的集中爆发。不过,也有分析认为,董明珠能否连任格力电器董事长仍是未知,此举或许是在为自己日后铺路,使得其在卸任格力电器董事长后,仍旧保有自身事业和资产。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对于银隆新能源来说,除了高层内讧、管理混乱和扩张过快以外,公司赖以生存的电池技术在未来是否会被淘汰也令人担忧。
技术路线需要转型吗?
2010年,银隆新能源斥资三亿多人民币收购了美国奥钛纳米科技公司53.6%的股权,掌握了该公司钛酸锂材料的最新技术;2012-2013年,公司又先后收购了珠海广通汽车、石家庄中博汽车,从而拥有了生产整车的资质,成为全球位数不多的具备钛酸锂材料并达成动力和产业化应用的企业之一。
据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张鸿坚介绍,钛酸锂电池是以钛酸锂为负极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可以选用锰酸锂、三元材料或磷酸铁锂等。钛酸锂电池在安全性能、充放电以及循环寿命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其最大优势在于可实现快速充放电。
也是因为上述的优点,银隆新能源的电池技术曾在多种电池技术脱颖而出,被北京的公交系统采用,也因此被不少投资者看好。
不过,张鸿坚介绍,钛酸锂电池也存在能量密度较小的缺陷。所谓能量密度,其实就是指单位体积的电池能存蓄的能量,这直接关系到装载在电动汽车上的电池能够提供的续航能力,因为要保证达到一定续航标准,汽车可能要装载很大的电池。
而随着新能源车的迅速发展,能量密度正在成为行业最为重要的衡量指标之一,在此前发布的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中,能量密度以及续航能力,成为了影响补贴的重要判断标准之一。
也因此,在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与乘用车中,采用的几乎都是能量密度更高,续航里程更强的三元锂电池技术与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而钛酸锂电池技术,仅仅能在新能源客车中获得一席之地。
上述的私募机构投资者也指出,银隆新能源主要劣势在于目前银隆主要靠大巴车,而小轿车方面相对较弱,他指出,未来银隆必须在小轿车领域发力,因为这才是最大的蛋糕所在。
此外,从技术路线上来看,钛酸锂电池技术也并非市场认可的主流,新时代证券在研报中指出,未来,我国的电池行业中,正极材料中三元材料将成为技术发展的主流路线,而负极材料中,石墨类碳材料由于具有成本低、比容量相对较高等优势,将一直占据负极材料市场的主导地位。
“银隆的优势在于有一定的政府资源,已经有很多城市在使用其生产的大巴车,品牌效应较强。但和其他新能源汽车企业相比,银隆的‘人工智能’色彩比较弱,可以说,他是新能源汽车企业里偏传统的。”上述私募机构投资人说道。
造车并不是一件易事,在这边董明珠与魏银仓酣斗之时,那边的贾跃亭也与恒大打得不可开交,不过,比起贾跃亭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孤注一掷,董明珠看起来更加理智。在今年4月召开的博鳌论坛间隙,在中新经纬客户端问及其是否仍看好新能源汽车市场时,董明珠仅回答称,“一切以结果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