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百度首席安全科学家韦韬做客第一财经:数据安全AI捍卫

   时间:2018-11-22 14:12:33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AI时代,互联网和大数据已然融入到你我工作、生活之中,带来便利的同时,公众对于包括个人隐私在内的数据安全的担忧也随之而来。那么,面对这一现实问题,这些敏感数据应该如何有效保护,又该如何合理利用?

日前,百度首席安全科学家韦韬做客国内颇具影响力的第一财经“头脑风暴”栏目,向现场嘉宾和电视观众阐述了百度安全在AI时代捍卫数据安全的思考和努力。

“随着人工智能结合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很多人会觉得越来越不安全。”韦韬并不避讳行业正在面临的挑战,同时数据也在佐证——来自第一财经现场的调查数据显示,65%的被访者对于个人数据的安全问题感到恐惧。

“但技术也会反过来帮助大家提升安全,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韦韬同样也不掩饰自己的信心,“我们正在推动整个行业,希望往这个方向来发展。”

今年,百度安全将首创的七大技术——KARMA系统自适应热修复、MesaLink TLS下一代安全通信库、MesaLock Linux内存安全操作系统、MesaTEE下一代可信安全计算服务、OpenRASP下一代云端安全防护系统、AdvBox对抗样本工具包和HugeGraph大规模图数据库——全面开源汇成“七种武器”,全面解决云管端以及大数据和算法层面的一系列安全风险问题。实现由传统安全时代的强管理向AI时代的强技术支撑下的核心管理的转变,显著提升安全运营和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为整个AI生态赋能。基于这七大技术的支撑,百度安全也同步推出了一系列智能化场景的开放行业解决方案。

以小度智能音箱为代表的智能音箱产品便是一例,一个业界广泛采用的隐私保护功能是关于“唤醒音”的端上实现。国外最早的智能家电语音识别功能是持续将语音上传进行分析的,这样有严重的隐私风险问题,韦韬介绍,目前根据个人隐私保护的需要,只有当用户使用“唤醒音”将设备服务触发时智能音箱才会将声音上传“回云”,以用于后继交互识别和服务功能。而“唤醒音”本身是在智能家电端上处理,不用传回云端的,大大降低了隐私泄露的风险。业界也在努力提升唤醒音识别的准确性,降低错误触发的几率。

目前主流的智能音箱多是基于Linux、Android或者FreeRTOS系统。安全研究表明,黑客可以利用这些操作系统未及时修复的系统漏洞,直接获得智能设备的管理权限,窃取个人隐私。百度安全为智能音箱提供一整套智能终端安全解决方案,提供了系统级自适应热修复以及完整的安全防护服务,同时使用了内存安全的安全通信库MesaLink TLS,在确保通讯内容加密的同时,也避免了使用低版本或者未正确配置的OpenSSL库带来的数据泄露隐患。截止目前,该方案已拥有超过30家合作伙伴,囊括中外学界、业界的重要院校和企业。支持产品除智能音箱之外,还覆盖了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智能家居、智能车载和服务器等众多领域超过1亿部设备。

从以“七种武器”为代表的新一代安全技术的研发与开源,到为行业提供一体化安全解决方案,一系列领先的技术产品共同承载了百度安全对于AIoT时代全新安全挑战的思考——智能设备的迅速普及,不断丰富的应用场景,数据量的急剧扩增,AI在推动万物智能与互联的同时,也给网络安全带来了新的风险,提出了新的要求。

遵循“有AI,更安全”的理念,在全面覆盖百度各种复杂业务场景的同时,百度安全始终致力于让更安全的AI驱动产业互联网的变革。而以技术赋能、标准驱动、生态共建为支点,百度安全也正在和合作伙伴们一道,努力构建AI安全开放生态,实现产业共赢。

安全的攻防和对于用户数据的保护是一场持久战,需要的不仅是对技术的持续迭代,更是需要企业管理者对于安全的执着。尽管在短期内对于安全的投入可能无法快速获得产出,但这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基石所在。

“从长远来看,不论是AI公司、数据公司,还是互联网公司,你只有保护好你的数据,你的空间才会更广泛,更远大,否则的话你很快就会掉到一个巨大的坑里面去,然后会使你整个的业务发展受到巨大的挫折。”韦韬表示。

事实上,当我们谈论AI时,其时态已不再是一个将来时,而是正在进行时。全新的安全挑战也正在催促企业对网络安全予以更大的重视,对新形势新变化保有更多的关注,以更好的支持主业务在全球竞争中的稳步前行。

韦韬指出,当下,不论从监管部门、企业,还是个人角度,我国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投入都在快速提升,以百度为代表的中国科技企业正在引领这一技术革新。“现在一线的这些公司已经开始应用最新的学术成果,包括实际上也开始来做开源,在整个生态内进行推广,我们相信未来三到五年之内会有成果,并不会太遥远。”对于AI时代中国网络安全和网络安全市场的未来,韦韬充满信心。

数据安全,AI时代,百度安全来捍卫!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
关闭
ITBear微信账号

微信扫一扫
加微信拉群
电动汽车群
科技数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