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乐融集团在上海举办从“融”出发2019年大屏营销推介会,这也是乐融品牌推出以来首次举办推介会。从创立到现在,乐融经历了至暗时刻,慢慢呈现出上升的势头。这些都离不开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与其说这是一场营销推介会,不如说这是一场感恩答谢会。
7月18日,一个全新的品牌乐融诞生,乐融背后的寓意是家庭的齐乐融融。乐融的使命就是要为家人创造丰富的陪伴和沟通场景,营造一个齐乐融融的家庭氛围,重新拉近家人心与心的距离,成为家庭美好生活的运营者。
聚焦家庭生活乐视向乐融的蜕变
自今年7月18日,乐融集团CEO刘淑青宣布成立乐融品牌后, 9月1日,乐融品牌成立后的第一款新品Zero65零距壁挂亮相柏林,在欧洲最大消费电子展上获得IFA的“设计与技术集成创新金奖”。9月22日,乐融致新股权完成拍卖,融创成为乐融致新第一大股东,来自股东的支持逐步落地,乐融品牌以及乐视超级电视的各项业务已经在逐渐恢复的过程中。
刘淑青在会上表示,OTT已经走到了爆发的前夜,OTT的价值爆发,将会在未来1-3年出现,这是因为量的积累必将会带来质的变化。互联网的电视人群属性,也决定了这一平台必将成为最具影响力的营销渠道之一。乐视智能终端目前保有量超过1200万台,电视保有量依然是互联网电视品牌第一,未来我们将努力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那如何领先呢?我们将工匠精神体现在超级电视的每一个细节上:经典的云底座设计,几乎成了一个时代的符号;壁挂与墙壁零距离,让Zero65尚未发布就获得德国柏林IFA创新大奖。这种匠人精神还体现在对商用客户的服务上,从开创沉浸式的开机广告体验,到全路径影响用户,再到提出大屏上精细运营的方案。
刘淑青认为,中国消费升级的时代无疑已经到来,文化消费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乐融的全新战略,是要聚焦家庭,携手融创,共同打造家庭全场景的智能文化娱乐生活。
乐融要以互联网大数据和AI智能的技术优势,整合平台、内容、终端、和场景,将用户价值数据化,形成线上线下全场景的新社群。
互联网电视进入存量时代将回归商业本质
中国的彩电市场毫无疑问进入了一个最坏的时间点,整体市场的发展基本停滞。进入到2016年之后,中国彩电市场销量基本在4500万台左右徘徊,难有过去30年那样的辉煌增长。但是,同时我们也可以认为中国的彩电市场也是进入了一个最好的时代,智能电视基本成为了家庭用户标配。”乐融品牌营销中心及商业产品副总裁张磊说。
进入2013年后,智能电视在终端的渗透率持续走高。中怡康的数据显示,2018年智能电视的渗透率将达到92.6%,未来两年更是接近95%。市场上将很难再看到非智能电视出售。智能电视所带来的客厅商业将成为彩电厂商在寒冬存活的核心依托。
张磊认为,电视行业已经进入寒冬,此后还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未来几年,整个行业吸睛和吸金能力持续上扬,竞争势必加剧,未来的硬件利润会保持相对平衡,电视行业的后半场将进入存量的竞争时代,比拼的更多是横向和纵向运营的能力。“这个市场最终只会有3至5家企业拥有话语权,这对于乐融来说是一次机会,也是个再度进化的机会,后向长期运营就离不开硬件的性能支撑和系统的调校。”
据介绍,乐融在硬件和软件上均有长远的规划。硬件方面,乐视电视始终坚持使用Mstar芯片及超大存储介质,并标配HDR和4K;高清软件方面,全新EUI8.0即将推出,根据现场剧透,EUI8.0的核心宗旨是化繁为简,轻量级的Launcher带来了流畅性25%的提升,为用户使用软件服务应用,提供了更多的内存空间。
OTT持续增长 用户培育空间大
根据尼尔森网联此前发布的《2019中国家庭大屏产业生态发展白皮书》显示, 2017年全球彩电出货量2.2亿,中国与北美洲成为全球出货量最多的两大地区,虽然自2015年以来收各种因素影响,电视整体出货量有所下降,但智能电视在整体电视出货量的占比却在逐年强势提升,互联网电视正在借助电视更新周期进入越来越多的家庭,互联网电视已经或正在影响全球客厅媒体格局,而乐视超级电视则是最早开展互联网电视运营的中国品牌。
尼尔森网联高级副总裁兼CTO张弘分析,在家庭大屏以三驾马车为主的收视终端中,DTV、IPTV、OTT TV经由不同类型的盒子汇聚在显示入口,实现平台对内容的运营。广告、技术和数据作为家庭大屏的生态土壤,培育和延伸用户在直播频道、视频点播等收看/互动的使用偏好。纵观中国家庭大屏市场,截至2018年第二季度,整体互联网电视+机顶盒用户规模已达2.28亿,周活用户达1.61亿。其中纯OTT用户占比15.1%,而且这个比例对比2016年的11%,还在呈现增长的趋势。
随着智能电视的大规模普及与交互技术的推动,尼尔森网联联合产业链多方,致力于打通大屏内容、消费及多源标签大数据,还原大屏营销价值,并与乐视超级电视最早展开互联网电视领域数据合作,并实现乐视超级电视的全量SDK监测,基础监测数据的公开透明,为后向运营提供了可靠的可量化保障。在2018年,尼尔森网联又与乐融和其他合作伙伴一道推出大屏一键购产品,实现了从曝光、交互到购买转化的全数据链路监测数据管理。通过持续对诸多品类和不同内容适配测试,对持续积累的数据进行挖掘品类、地域、家庭结构、内容间逐渐显现出强相关性,尤其家庭大屏可交互广告在母婴、家居、汽车、金融产品等家庭决策类产品的强大影响力,最高触达交互转换率达到6.9%。
根据尼尔森网联大屏电商数据赋能研究,结合乐视智能终端1200万用户收看及使用偏好和电商营销大数据,可以还原人群特征、选择偏好、购买行为等用户群体画像,洞察电视背后观众的消费行为,不仅可以实现OTT大屏受众进行精准画像,甚至可以为传统直播频道进行大数据赋能。
乐视电视 大屏运营潜力大
乐融集团运营副总裁惠钊表示,乐融与各大内容平台的强强联合,使超级电视上的内容激增近3倍。此前的平台,基本都是封闭的状态,经过一年的开放,这些全新的内容为超级电视注入了新鲜血液。现在内容库中的剧集,就可供单人次连续观看27年。院线电影的覆盖量达到65%,其中票房过亿的影片达到83%,对票房TOP 20的影片达到100%的覆盖。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每人每天在大屏端花费5.2-5.4小时进行观影,用户的高粘度带来转化的无限可能。2亿次应用商店APP分发,效果较好的类型覆盖视频、教育、互动、购物类。
另外,依据超级电视大数据对儿童用户画像分析可知,有76%的用户家庭观看过娱乐动漫内容,观看儿童以低龄为主(0-6岁),占比达到81.2%,婴幼儿期(0-2岁)占到46.5%的比例。女孩比例略高于男孩52:48。根据地域特征分析,大部分亲子家庭用户集中在沿海地区,主要区域为华东地区、华中地区及华南地区,其中,广东省11%、河南省8.4%及江苏省7.9%为亲子家庭用户最集中的3大省份,山东、浙江、安徽位列其后。
因此,乐视电视基于家庭关系,推出了悦己、亲子、敬长三大运营模式,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各个年龄层的用户。
投放数据 真实才是王道
提到大屏运营就不得不提到大屏广告。在乐融商业创新产品总经理齐放看来,投放数据的真实,是所有合作的根基,只有真实才能反映出投放的效果、用户参与的情况,才能评估广告的价值,并指导今后优化的方向。乐融是首家与第三方对接SDK的智能电视厂商,用SDK方式为广告主提供最真实的广告投放数据监测。
齐放介绍道,投放数据真实保证,投放品质也是需要保证的。在乐视电视整个OTT营销闭环中,广告主可以在开关机、客厅杂志的电视端的广告;全局弹窗、桌面crazy、换肤、推广位、品牌桌面和品牌专区这些桌面级广告;还有贴近内容端的贴片、角标、屏显,全方位去覆盖用户在电视的行为轨迹。此外,针对不同的投放目标,乐融也有多种投放策略组合,为广告客户推荐更匹配的投放模式。
在投放效果上,观星系统可以通过分析大屏用户的行为数据标签,令其可被识别和运营。九大维度 2000多个标签,结合电视使用时间进行交叉分析,可以得出家庭用户的使用习惯,甚至可以描绘出个人用户的行为画像,所有数据基于真实样本,通过智能运算的交叉运算得出,这就为广告投放后,除了广告维度的数据结案之外,提供了触达用户的人群维度的数据。
乐创文娱 走在开悟之坡
乐创文娱是第一家电影互联网公司,拥有全国最强大的地面发行系统,推出过很多超前的营销理念并在行业中践行。在2016年,实现了11部影片“片片过亿”的产业均衡增长成功案例。在中国电影大盘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成为行业增速最快的电影公司。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乐创文娱经历了一段黑暗的时刻,虽然无比艰难,但乐创文娱终于有时间从蒙眼狂奔中停下来,开始认真思考、沉淀、反省。在个过程中也找到了一条突围之路。” 乐创文娱副总裁黄紫燕坦言。
在2018年6月19日“照亮”发布会上,乐创文娱正式提出了迪士尼模式的中国修正版,即“文娱知识产权特许联营平台的‘飞轮模式’”。张艺谋的《影》,成了“飞轮模式”的首次实践。《影》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与东方美学,是一部将中华文化体系进行综合呈现的电影。因此,基于《影》的文化价值,乐创文娱与文学、漫画、游戏、食品、保健品、服饰、美妆产品等领域的合作伙伴跨界联营,将《影》从一个电影,打造为一个文化品牌,并通过文化价值赋能,带来品牌的多重体验。“未来,我们会重点打造《神雕侠侣》、《狼图腾》等12大IP,以文化为媒,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输送给品牌源源不断的故事和故事背后的用户” 乐创文娱副总裁黄紫燕说。
在推荐会上,刘淑青还提到了另一个大家都很关注的话题,就是融创正式成为乐融致新的大股东,这也是她首次在公开场合提到这个话题。融创——以“至臻,致远”为品牌理念,整合高端居住、文旅文娱、商业配套等资源,为中国家庭提供美好生活的完整解决方案。融创+乐融注定会摩擦出不一样的火花,乐视智能终端保有量超1200万,智能电视保有量互联网品牌第一,未来将同融创一起,继续以工匠精神做产品,做服务,为用户和客户创造机会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