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罗振宇是骗子的言论在网络上很是流行,连带知识付费是不是骗局也成为了热门话题。作为罗辑思维旗下《得到》App的专栏作家,我认识罗振宇多年,也打过许多次交道,所以罗振宇是不是骗子这个话题,知识付费是不是骗局这个事情,我觉得你看看我的分析就已经足够了。
罗振宇是个什么人?在我看来,他是一个媒体型名人。媒体型名人是我发明的术语,相对的概念则是大众型名人。所谓媒体型名人,意思是说这个人的声望来自媒体赋能和媒体传播,自上而下进入民众的认知。比如说鲁迅就是典型的媒体型名人,如果把他的文章和言论从课本里去掉,从专栏和评论里清除,那么大多数国民就不会知道有这么个人存在。
所谓大众型名人,意思是说这个人的成名过程,全靠草根民众支持,他们如同养成游戏一样,一点点推着他进入大众的视野,他的知名度是靠水平向扩散,利用民众的人际关系网逐步为人所知。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奶茶妹妹、TFboys,他们都不是用媒体资源砸出来的名人,而是被草根民众发掘、举荐、传播,最终为全民所熟知。
这两种不同的名人,对应的粉丝群体截然不同。大众型名人和粉丝的关系异常紧密,我们可以看到tfboys的粉丝为了庆祝生日,可以租用火箭把偶像的名字发送上天,可以集资整体租用地铁站广告牌。这是因为他们彼此伴随生长,透过人际网络彼此联系,粉丝把自家偶像当做家里人,当做是自己一手打造出来的名人,在偶像身上实现了自己在现实生活里实现不了的梦想。
媒体型名人和粉丝的关系则异常松散,知名度的上升依赖于事件营销和媒体渠道,粉丝很少主动进行传播,大多是被动接受。罗振宇过个生日,是绝对不会有火箭上天,星星起名这样的待遇的,连送一瓶老干妈的粉丝都很少。媒体型名人的功用,是作为新闻事件的一部分而存在的。在这些年里,罗振宇一次次引起公众关注,绝大多数不是因为他这个人,而是因为和他相关的事件:会员制、卖书、卖月饼、签约papi酱......
所以,为什么分析罗振宇的各种文章根本看不下去?因为它们的分析连最基本的立足点都没有,连最基本的功课都没有做,然后就敢刷上几千字。罗振宇是媒体型名人,这是所有讨论的出发点。在这个出发点之上,才能讨论他的粉丝是什么人,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罗振宇对他们做了什么?
我们可以去做一个实验:在微博和微信里搜索“罗振宇”三个字。在罗振宇没有搞大新闻的日子里,搜索返回的结果非常少。看数据分析也是如此,“罗振宇”三个字无论是在微博指数还是微信指数里,数据都不如一个二三线明星。也就是说,罗振宇的粉丝并不在社交媒体上讨论这个人,也并没有多少表达的欲望。但是,罗振宇在微信公众号里拥有近千万粉丝,在各种视频网站、音频网站也拥有大几百万读者。这些用户数据是真实的,罗振宇的确拥有那么多的受众。
问题在哪里?罗振宇的粉丝属于生活中“沉默的大多数”,他们并不活跃于网络媒体和网络社交媒体,他们的活动地点在微信群和朋友圈,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独狼,并不和他人分享自己在罗振宇的《罗辑思维》和《得到》上的所得,只是默默地看,默默地听,当做是某种自修自学。
局面就是这么个局面:一个媒体型名人,和他的近千万不爱说话的粉丝结成一个松散的学习型组织。在这个盘面上,罗振宇做过一系列尝试。
按照互联网的标准套路,第一个想法肯定是搞社区,搞社群。阿里都不能避开这种完美诱惑,在支付宝里改过不知道多少版,恨不得抱着每个用户的脑袋狂呼:都给我社交起来!但媒体型名人的先天缺陷在转社交的时候就会体现出来,媒体型名人和粉丝的关系是自上而下的金字塔结构,想要把金字塔结构的每一个层级都打破,变成网状人际结构,这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人们来这里的目的不是为了社交,这种社交也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从商业的角度分析,依托个人魅力而形成的某个网站或者某种网络服务,很快就会达到天花板。一个网红也就一两千万注水粉丝,但几亿人去淘宝并非为了马云,几亿微信用户大多不认识张小龙是谁。
第二个套路自然是电,有了用户,有了影响力,做电商是最直接快当的路数。但罗振宇的个人标签不慎打下了知识、文化这几个字。于是,罗振宇绝对没有卖口红、香水、母婴用品的可能,这些商品和他的个人标签没有任何关系。附带说一句,在互联网上,知识、文化、思想这三个绝对不是什么好标签,它们严重限制了电商化的可能。最后罗振宇的知识标签只能落在出书上,这是合理的一条路径,粉丝在最大限度上也能接受这一点。但是,出版业在中国也是个夕阳产业。无论市场规模还是用户体量,都处于极为边缘的地位。随便找位姑娘,一年里买口红的条数都远比买书的册数多。而且,通过移动互联网而崛起的罗辑思维,最终落回到一个传统夕阳产业上去,这怎么想都让人觉得不对。事实上,罗辑思维的粉丝群体对于罗振宇的期待,远远不止基本纸质书那么简单。
传统套路都走完一遍了,罗振宇发现了《得到》的价值。
在没有任何推广的情况下,《得到》APP破了百万用户数。不过是贴了几篇文章,几期视频,几段有声书,用户几乎是穷凶极恶地涌了进来。在移动互联网的收官阶段,《得到》APP横空出世,突然成为一个网民聚集的地方。也就是在这个阶段,罗振宇自称是“知识服务商”,在《得到》APP开启了知识付费的新模式,再一次站上新闻头条。在这个新的领域里,罗振宇找到了罗辑思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方向。
我个人不赞同罗振宇的“知识服务商”定位,在我看来,更为精准的说法是“知识中间商”。《得到》APP的火爆,证明了的确存在旺盛的市场需求。讨论“知识焦虑”的那都是纯粹的屁话,根本是在极为微观的层面上考虑问题。《得到》成立的根本原因,不是什么语音模式念书念文章是上班族的网络时代学习方式,也不是什么知识焦虑下的自我陶醉和自我满足,它解决的是在知识领域内的信息不对等问题,降低了学习梯度,从而形成了多赢的局面。
大众需要知识,但没有指南针和地图。一方面他们知道自己需要学习某方面的知识,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对这个领域的全貌一无所知,更不知道去哪里找谁能成为自己的领路人,还不知道自己应该从哪里着手开始。
知识分子需要受众,但一方面他们由于精专的原因不为大众所知,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知识分子根深蒂固的习气,造成他们工作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服务大众,因此,他们的著述也很难为一般大众所接受,更谈不上喜欢。
《得到》居于这两者中间,一方面通过遴选内容、挑选专家知识分子的方式,给与了大众指南针和地图,减免了他们摸索的时间成本;另一方面通过深度合作,和知识分子共同打造适于大众认知和理解的内容,降低了他们的学习门槛,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他们的入门问题。这是一个精巧的站位,如果深一步为民众提供完整的自修自学方案,《得到》就在和各种付费成人教育机构正面竞争,因为专业程度不够而败下阵来;如果浅一脚完全站在知识分子的角度,他们愿意写什么写什么,愿意怎么写就怎么写,完全不用考虑受众,那么《得到》就在和各种出版社、学术杂志竞争,而且出来的东西根本就没有人愿意看。
所以,《得到》的站位足够精巧,分寸感很好,这是它成功的重要原因。大众因此节省了时间,找到了需要找的学人,得到了一窥门庭的路径,为后来继续深入前行做了准备;知识分子因此扩大了知名度,增加了收入,也为他后续更为专业的内容引来了潜在的读者和粉丝;《得到》赢得了市场地位和知名度,在投资市场上占据了主动---这是一个多方共赢的局面。
于是就有人在讨论,罗振宇是不是骗子?《得到》给出的是不是知识?知识付费是不是个骗局?
简单粗暴地来回答这个问题,其实一句话就足够了:供求双方存在,一旦交易达成,即告市场宣布成立。当然,第三方观察者总是可以说,黄金市场是个骗局,黄金就是一种金属而已;艺术品市场是个骗局,艺术品价格都是炒作;房产市场是个骗局,根本没有实际价值支撑房市的价格......但只要有一盎司黄金发生交易,一张油画发生买卖,一套房子发生过户,市场就已经存在。无非是后续规模和延续性的问题,和供求关系有关,和骗不骗没有任何关系。
还可以参考一下佛教的灌顶。灌顶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宗教仪轨,意思是具德的上师用一套特别的方法使得弟子“成为福田”。但灌顶分为两种,一种叫做结缘灌顶,一种叫做秘密灌顶。所谓结缘灌顶,就是大德摸摸头这样的事情。有的时候甚至因为需要摩顶的人太多,大德累到抬不起手来,于是弟子就用杆子挑起一条哈达,放在座前。需要摩顶的人从哈达下走过,磕个头就算是灌顶完成了。
为什么叫做结缘灌顶?因为在这种灌顶里并没有秘密心法的传授,也没有结成真正的师徒关系,只是简单的结下缘分,种下一颗种子,期待未来有发芽生长的机会而已。而秘密灌顶只发生于严格的老师和学生之间,有严密的一整套仪式,在灌顶的过程中会传授不可以对外宣讲的秘密法义,学生需要在灌顶结束后严格按照教授进行修证,算是一种深入的修行。
那么,结缘灌顶就不算是灌顶么?
罗振宇并不是教育家,《得到》APP也不是教育软件,他们所做的事情就是结缘灌顶。如果因为他们所提供的电子书,专栏、有声书,能让对某一领域有兴趣的读者找到门径,了解初步的只是,对该领域的全貌有所理解,大概知道个人继续进修应该走什么方向,读什么书,上什么学,我觉得就已经达到目的。而现在针对他们的批评,相当于是在宣称:用户花了199块钱,并没有上薛兆丰的研究生课,听了一年没有文凭,不能赚钱,这就是诈骗。那你怎么不去抢呢?
因此,在我看来罗振宇的问题并不在于骗,而是在于骗得还不够。《得到》需要更多专业更多门类更多领域的知识分子,需要完成更多知识普及化和大众化的工作,吸引更多想要进行自我终身教育的成人前来,获得前行的必要资粮,找到共同前进的道侣。这样,才会有更多人沿着这条路继续深入走下去,完成从阅读、收听到切身学习的修行之路,真正改变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