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企业微信 腾讯C To B的物种进化论

   时间:2019-01-08 18:35:44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进入互联网的下半场,腾讯战略调整,深入To B端企业服务,曾引来质疑。但如果盘点企业微信的2018年,特别是企业微信与微信互通后,所展现的却是腾讯To B的另一蹊径:

在上半场的消费互联网,腾讯积累的所有优势都未离场。

无论是C端逾10亿的用户体量,还是在优秀的产品基因中繁衍出来的各项工具(微信支付、小程序等),或是连接共生的开放生态,都被企业微信整合到一起,融入企业需求中。

腾讯则在在这个过程中深入产业互联网,完成了C To B的物种进化。

打通微信 触达C端10亿用户

2018年3月,企业微信和微信消息互通正式开放内测:企业用户在企业微信上,就能与微信上的另一方进行消息收发等多项交互。

这就是说,即使另一方不在企业微信,只要在微信上,都可以触达。而拥有10亿用户的微信目前几乎覆盖了所有中国用户,即使是偏远山村的养殖户。

国内的农牧饲料行业巨头海大集团,拥有4000多名业务员,需要为全国130万养殖户提供饲料、养殖技术等服务。整个集团就都迁移到了企业微信上,业务员可以随时随地的与养殖户沟通。

在保险行业,企业微信甚至颠覆了传统的销售模式。全国有数百万保险代理人,一端连着公司,一端连着客户。保险行业专家徐斌介绍,大型保险企业转移到企业微信后,数万甚至数十万的代理人直连企业的HR系统,获得身份认证,在与微信上的客户交流时,就能迅速建立信任。在这之前,是需要打通中保协电话进行身份核实。

传统面对面的销售转移到了企业社交平台上,流程也随之简化:代理人在企业微信上发送一个小程序给微信上的客户,客户签单,通过微信支付支付保费,各项数据都沉淀到了企业系统里。代理人的佣金分成、上下线组织关系在企业认证的个人ID里也都一清二楚。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微信不仅帮助企业触达了微信上庞大的用户群,还将小程序、微信支付等工具都一并融合到企业运作中。传递的是一整套更加厚重、流程化的数据。

整合微信支付、小程序 实现产业互联

在中国“互联网+”数字峰会上,腾讯集团董事会主席马化腾就提出了腾讯To B的七个工具:公众号、小程序、微信支付、社交广告、企业微信、ABC(大数据、AI、云计算)还有安全工具。

“在这七个工具里,企业微信属于承上启下的角色”, 企业微信助理总经理卢青伟介绍,企业微信希望做到的是,能将腾讯整个社会化的能力和工具,与大家的需求融合,一起来助力各个企业。

这种融合不仅能够帮助企业打通B to C的链条,还能一步到位,帮助企业打通上下游B to B,实现产业互联。相关负责人就曾以网红品牌喜茶为例,描述了一个场景:

“比如我是喜茶的CEO,我有个订单系统。你是给我供‘珍珠’的,是我很重要的一个供货商,你并没有在企业微信里。但是我可以把我订单系统通过小程序发到你的个人微信里头,你在里面可以去输入,可以去追踪物流,可以去做很多的事情,甚至可以完成最后的B2B的支付,这就是非常典型的数字化系统。”

不止喜茶,润滑油生产商壳牌也在企业微信上连接了1万多个经销商。

经销商中包括了县城的“夫妻老婆店”式修车铺,这类分散的小 B 商户并不适用于正规企业系统,但利用微信的普及优势,壳牌石油的连接得以从大 B(大区经销商)强连接到末端的小 B(夫妻老婆店),真正打通上下游,实现对分销体系的管控。

2018年9月,腾讯启动了7年来新一轮架构调整,宣布深入To B端企业服务,要做企业的数字化助手,外界曾有质疑:腾讯只有To C,没有To B的基因。

但从企业微信和微信生态的互通,对小程序、微信支付的整合可以看出,如腾讯总裁刘炽平所说,腾讯可以演化出To B的基因。这一演化不是从0开始,是在C端积累的所有优势上延伸,是C To B的物种进化。

开放生态 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

在这些优势中,也包括了腾讯打造的开放生态。在C端做好产品就能实现赢家通吃的腾讯,将如何适应B端企业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这是外界评估腾讯To B战略时的另一疑问。把半条命交给合作伙伴的腾讯,再次祭出了“开放生态”的解决方案。

作为企业的内外部连接器,企业微信连接了内部员工,连接了上下游,连接了外部客户。目前覆盖的行业横跨50多个,不同的企业,不同的连接的连接场景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工具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微信提供协同办公的基础工具:通讯录管理、视频会议、公费电话和各项“轻OA应用”等,预设了打卡、审批、汇报等日常办公功能,为企业客户轻松实现了移动化办公。

但在更复杂的连接场景中,企业微信没有一手包办。而是开放了API接口,开放生态,让让致远、道一等专业的第三方服务商满足企业更加个性化、更丰富的场景应用需求。

以迁移到企业微信上的第一家企业长安汽车为例,目前的总应用数就多达72个,自建应用45个,第三方应用23个,基础应用4个。这些应用都像“插件”一样,一键接入企业微信,即可使用。

当工具和人产生更广泛的连接,就会沉淀出全新视角的数据,需要云计算、大数据、AI等工具深化利用,再反向优化企业自身的优化运营和产品,最终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而坚持做底层连接器的腾讯,完成了其在产业互联网中的角色定位:做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助手”。

也是在这一过程中,腾讯开启了自我的基因演化,不断的进行C to B的物种进化。如互联网观察人士曾响铃曾剖析过:

C端个人用户向“连接器”腾讯传导产品反馈及用户体验需求,B端企业向腾讯传导企业效率低下及产能过剩的问题;腾讯可以基于两端的需求,为企业提供获客渠道、科技服务、产业布局等多方面支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最后,企业和腾讯一起,基于C端用户的需求做出优化反应,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实现消费升级。

你如果觉得这些概念性的解析晦涩枯燥。或者想象未来的一个场景:

已经整体迁移的到企业微信上的长安汽车,正在他们的汽车产品上搭载腾讯的“AI in Car”,这一智联生态系统。马化腾还透露,腾讯在进行车载微信的研发。在不久的将来,汽车将不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是一个能感知你喜怒哀乐的智能空间,它能知道你前往的下一个目的地,知道你喜欢听的音乐,开车时最舒适的空调温度……用户在使用汽车时的反馈将通过车载微信、企业微信等链条输送到制造企业,越来越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方案因此产生。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