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从科幻到现实 AR市场沉浮录

   时间:2019-01-09 16:30:55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AR自2012年进入大众视野,曾有人称它将引领新技术革命。6年过后,AR市场距离“起来”还有多远呢?我们发现目前国内市场的普及度和接受度并不高,那制约AR行业发展的关键是什么,未来的机会又在哪里呢?

青桐资本将从两个维度,帮助大家全方位了解AR市场。我们研究了8篇行研报告和29篇文章,梳理出了AR在2018年中国市场的表现。与此同时,我们还将邀请“它说”创始人李蓓贝于1月16日做客青桐大咖说,从创业者的视角进行《ARVR 拥抱商业化,移动化应用落地是制胜关键》主题分享,直击产业一线发展现状。(通过文末海报即可报名参加分享)

AR的“走红”之路

AR(增强现实)是一直是科技领域的热词,也经常有人将其与VR(虚拟现实)相提并论。尽管两者的使用场景有相似之处,但技术构成却是不同的。简单来说,VR为用户创造出虚拟的沉浸体验,使用者看到场景是假的,而AR是在真实的世界中加入虚拟的场景,用户看到的一部分是真的,一部分是假的。

虽然AR技术在50年前就已经发明,但直到2012年谷歌AR眼镜发布,2015年AR手游《pokemon go》开始风靡,AR才逐渐真正被大众熟知

国内在 2016年也随之兴起了AR潮,腾讯QQ率先使用AR在奥运会期间发布全民传递火炬活动,接着支付宝则推出了实景红包,开创了AR的新玩法。

AR在中国市场如何?

经过了几年的发展,当前AR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如何呢?我们从硬件产品、技术应用以及国内巨头布局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AR硬件:手机比眼镜更普及

就硬件产品而言,AR手机和眼镜是当前使用AR的主要设备。从中国的市场情况看, AR手机普及度较高,支持 AR功能的手机以IPhone为主,用户量多达2.43亿,是全球最大的市场。虽然谷歌也在安卓系统手机开发了ARcore平台,但目前国内无法使用谷歌服务,大部分安卓手机并不能使用AR功能。

AR眼镜则是国内市场普及度最低的产品。据IDC统计,2017年中国市场AR头显出货量为1.5万台,仅占全球总数的2.5%,可见国内用户对AR眼镜的市场接受度并不高。

青桐资本梳理了目前国内主要的AR硬件产品公司,我们发现这些公司大多起步于2014年底至2015年,硬件产品以AR眼镜为主,但也有珑璟光电等公司着重研发商业应用的AR棱镜/波导显示光机,这些硬件产品公司大部分定位于B端市场

 C端发展乏力,B端逐步落地应用

为了解AR在国内的应用现状,青桐资本从C端和B端两个用户群体进行了研究:

目前,国内市场上面向C端市场的AR应用数量占比极低,内容以游戏和娱乐为主。由于国内大部分安卓系统不支持AR应用,我们以苹果应用数据作为分析范围。数据显示,APP store中有300多万个应用程序,但只有不到1000款AR应用。其中,游戏类占比最高为30%。AR应用数量少,缺乏优质内容,成为当前在C端普及面临的难题。

相比于C端在国内发展乏力的现状,AR创业公司也将业务重点纷纷瞄准B端市场,且已逐步落地应用。据《2018中国AR产业报告》数据显示,目前企业服务类AR公司占比达23%,硬件类公司占比28%,大部分产品主要定位于B端。

青桐资本梳理了AR在国内B端市场的应用场景,下面一些代表性的案例:

可以看出,AR在产品营销展示、医疗、教育、电商、工业维修等行业已经初步得到应用。尤其在工业领域,AR被证明能显著降低生产成本,受到了市场的普遍认可。AR与电商结合正发展出全新的营销方式,以场景营销工具平台“它说”为例,在2017年青岛啤酒节打造的“AR任意门主题全景馆”,为店铺带来超过17.3%的销售额;在2018年与京东联合打造的“AR七夕节”,用户通过扫描“比心”手势即可在商城购买鲜花和礼品,玩转全新的浪漫营销。

国内巨头的AR布局之道

国内巨头对AR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青桐资本从技术应用硬件产品两个角度分析了巨头的布局策略。

我们发现百度、腾讯、阿里、京东、网易等公司在软件技术方面以自己开发为主,并且紧密结合主营业务。例如,百度推出AR/VR搜索和AR地图导航;腾讯则通过AR开放平台免费为开发者提供识别、追踪、展现等基础技术;阿里巴巴和京东将AR技术应用于电子商务,相继推出AR购物平台,并进行品牌营销活动,网易在AR领域的布局则主要集中在游戏。

在AR硬件方面的布局,国内巨头们则以投资为主,但投资方向却各有不同。腾讯和京东投资的公司类型主要是硬件AR眼镜,阿里巴巴在显示技术和AR眼镜两方面同时投资,而百度投资收购的公司侧重于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及显示技术,与业务关系更为密切。

产业基金是AR领域投资的主力军

创业方向集中在硬件和企业服务

全球AR公司在2010年后开始大量出现,国内AR公司则起步较晚,从2012年开始出现,在2015年-2016年进入快速上升期。

目前,国内AR领域创业方向主要集中在硬件类和企业服务类。据《中国2018AR产业报告》数据显示,中国有397家AR及相关概念公司,超过全球公司数量的50%。其中硬件类公司占比28%,企业服务类占比23%,成为最主要的创业方向。

 融资轮次集中在天使轮早期阶段

青桐资本梳理了2015年以来国内AR企业获得融资的情况。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获得融资的AR公司仅有16家,从2016年开始数量明显增多,但有63.6%的项目融资轮次为种子轮和天使轮偏早期阶段。我们发现获得A轮前后的AR公司有44家,占比30%,以硬件类公司为主。

此外,不同背景的投资机构对AR行业则表现出不同的态度。根据《VR/AR全球投资回顾与2018年展望报告》统计,有产业背景的投资者在2017年成为投资的主要力量,而主流的传统风投基金如红杉资本、金沙江创投等因为早期布局未获重大成功,则持观望态度、出手相对谨慎。

套在国内AR头上的“紧箍咒”

目前国内AR市场普及度并不高,主要有两个关键因素制约着其发展:硬件产品和AR基本技术。

 缺乏刚性需求是阻碍市场普及的第一道门槛

AR眼镜价格贵、缺乏刚性需求是阻碍市场普及的重要因素。青桐资本调研发现目前国内市场上主流的AR眼镜价格从4000—20000不等,价格昂贵致使C端市场接受度普遍不高, B端还没有培养出需求刚性。在缺乏必要应用场景的情况下,用户很难愿意为此买单。

其次,AR眼镜使用容易眩晕的缺点尚待解决。我们发现目前国内市场上常见的AR眼镜平均重量约为200-500克,并不适合长时间佩戴,而且会导致眩晕感,用户体验效果不佳。

 专利技术积累不足

除了硬件产品的限制,另外一个制约国内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是AR相关的基本技术。

青桐资本研究发现国内AR相关的专利技术主要从2010年开始集中爆发,与全球趋势基本相同。但全球技术类专利增速明显领先于硬件类专利,而国内技术类和硬件类专利增长速度却差别不大,这反映出国内基本技术领域积累滞后的现状。

中国AR专利数量居全球第三,但运算硬件核心环节布局很弱。据专利之星统计,排名第一的美国在技术类专利的优势明显,且其运算硬件专利有42件,而全球只有66件,占比高达63.6%。第二名韩国硬件显示专利优势大,数量达209件甚至超过了美国。反观中国,在运算硬件领域缺乏技术专利,数字处理芯片技术落后,反映出硬件核心环节问题明显。

拥有AR相关专利数量前10名的公司主要集中在美国、韩国和日本。中国没有公司上榜,这说明国内AR技术专利分布比较分散,很难发挥技术集中的优势。

国内AR市场有哪些机会?

虽然国内AR市场面临硬件产品普及度不高、核心专利技术匮乏等问题,但随着用户接受度提升和技术进步积累,AR仍存在增长的机会。

AR需要实时呈现图像,对网络的计算能力要求高,目前网络计算能力不足是用户体验差的重要因素。5G网络将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案,中国将在1-2年内开始部署5G基础设施,届时AR计算速度将大大提升,此外AI(人工智能)芯片发展将逐步解决AR的计算难题,随着底层技术成熟,AR用户体验都将得到大幅提升。

就硬件设备而言,中国有超过6.8亿部智能手机用户,这将是AR市场的庞大潜在消费人群。一方面,随着苹果ARkit和谷歌ARcore开发平台推出,智能手机将成为短期内用户体验AR的主要设备。同时,Digi-Capital指出中国是全球第一大IPhone市场,考虑到苹果公司有望在2020年推出智能眼镜,中国众多的潜在用户将转化为市场优势。

对AR领域的创业公司来说,技术应用方面现阶段建议以与巨头合作为主,满足巨头的落地需求,同时探索更多的应用场景和市场渠道,为未来拓展市场打下基础。硬件端方面,国内在光模组、深度摄像头等已接近国际领先水平,对这类公司来说需要快速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打进垂直领域应用,快速拓展市场,形成行业进入壁垒。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
关闭
ITBear微信账号

微信扫一扫
加微信拉群
电动汽车群
科技数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