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发展热潮退去,共享单车行业沉淀下来亟待治愈的“繁华后遗症”引人关注。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周延礼提及共享单车被暴力对待的情况时表示:“我曾经看过一个视频,堆成山的共享单车让我感觉很痛心,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同时也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
陆续被爆出的共享单车“坟场”以及将单车暴力拆解、打包成废铁的黑色产业令人触目惊心,用户们也遭遇“找车难”、“用车难”的问题。共享单车损坏情况严重成为行业痼疾——车辆越来越少,完好能骑的单车更少。针对这一现象,新华网也曾经特地刊文发问:“共享单车都去哪了”?
一
很大一部分共享单车消失在“单车杀手”手中。
2017年2月,济南男子郭某酒后将路边停放的4辆摩拜单车扔进了东泺河,被警方以“寻衅滋事”为由行政拘留十日;2018年6月,由于东莞共享单车私占、破坏情况严重,哈啰出行配合东莞长安警方发起专项整治行动,8天内查破涉共享单车违法犯罪案件36起,行政拘留36人;2019年3月,广东茂南2名故意损坏共享自行车的男子被警方带回派出所训诫教育,并作出了经济赔偿……
共享单车风靡全国后,单车的“噩梦”也开始了。使用后被恶意拆卸或随意乱“扔”;车身被贴满各种小广告;开锁的二维码也被涂刮损害……并且,这些乱象颇有“管不住”之势。艾媒咨询数据显示,37.3%的用户曾遇到过共享单车质量问题,这些问题多集中在坐垫、车把、铃铛及车头等较易损坏的部位。对此,摩拜负责人曾表示,“单车损坏数量不方便透露,但已经影响到企业利润。”
据业内人士透露,共享单车由于投放数量大,监控力度不够,综合车损率大概为10%/月。如果再加上恶意破坏,损耗率更难以想象。经保守测算,到2020年,我国将有至少1000万辆共享单车面临报废。海量受损共享单车的管理问题需由近百名专职人员负责,每月支出几十万元费用。《北京青年报》曾报道称,共享单车数量逐渐减少,其中一大原因是“故障车不能及时维修恢复使用”。
损坏过共享单车的比例和大众见到被损坏共享单车的频率(图源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组)
二
为何共享单车被肆意破坏的乱象屡屡发生?
究其原因,表面上是因为一些用户的不文明用车行为,但事实上问题症结远不止此。规范发展是行业与企业的责任,企业与政府的一些举措也对共享单车行业成长有着明显的锚定效应。
据《中国共享单车行业发展报告(2018)》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共享单车累计投放2300万辆,覆盖城市超200个,进入2018年后,该数据仍有小幅增长。在行业早期发展过程中,头部企业早期进入城市大量无序投放单车,而运维、管理能力却没有及时跟上,这导致单车日常维护无法精细保证,坏车频繁出现。
共享单车坟场
另外,带有“互联网+”、“共享经济”等标签的共享单车企业,其发展理应配套新的监管手段和理念,但现行的政府管理规则与手段并没有随之更新,如此一来,就容易诱发行业发展乱象。比如解决破坏、售卖共享单车的黑色产业链并非企业一己之力可以对抗,这意味着,监管部门必须加大管理力度并提升管理水平,结合行业发展实际做出针对性管理举措。
三
综合行业内外部因素,我们对于共享单车行业发展的态度也应趋于明朗。
互联网共享单车不仅延续了自行车缓解交通拥堵、促进城市出行可持续发展的效用,而且还通过先进的物联网和软硬件平台,让用户的骑车、还车体验突破了固定空间的限制。相比PPP模式下建立的“有桩”公共自行车模式,共享单车更具有灵活性与市场弹性,更能满足用户需求,给予用户科技感与使用感兼具的体验。
(无桩共享单车) (有桩共享单车)
任何商业模式从诞生到成熟都必然要“攻坚克难”。作为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式,在共享单车向正规方向迈进之时,它的亮点正在于“共享”二字——既意味着资源的共享,也意味着文明的共担。作为公民,在享受共享单车提供的便利时,也要从自身做起,拾起道德心与责任感,拒绝做“单车杀手”。
(热心市民手绘保护共享单车的涂鸦)
“我在今年全国两会提案中就提出,要推进共享单车持续发展,减少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河南省委主委、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张震宇说。张震宇常年关注城市自行车发展,一直坚持在全国各地做相关调研,连续8年在全国两会上提交相关提案。今年两会期间,张振宇委员去了北京一家共享单车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在与公司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单车持续发展路径时,负责人向他反映了目前共享单车被大量扣押损坏的困境。
(两会期间,张震宇到某共享单车企业的北京总部实地调查)
张振宇认为这种困境的存在,其中有企业过量投放和用户文明骑行的问题,也会有个别执法人员执法方式不太科学的问题,“必须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和基层执法行为”。此外,张震宇还建议交警等部门联合共享单车企业定期举行文明骑行宣传活动,对于典型违规用户进行曝光,形成警示和震慑效应,加大用户的违法成本。他始终认为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大,通勤效率低,鼓励共享单车等绿色交通工具发展是必经之路,尽快解决丢失、损坏等共享单车面临的难题是当务之急。